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改革的有效措施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lan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 数学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济和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高职院校技能型、实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仍存在教学理论空泛、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针对高职院校经济数学学课的现状,对该课程改革提出几点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经济数学 改革 措施
  经济数学是由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与数理统计组成,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经济理论知识、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并且能在金融、投资、统计等部门从事经济分析、经济建模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经济数学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应付式学习和考试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相违背。为了解决这一现状问题,实现经济数学课程教育的最终目标,就要对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
  一、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现状分析
  1.忽视经济数学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一向是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往往会偏重实践操作课程而忽略各种基础理论课程,以致理论课程课时受到一定程度的剪裁,其中就包括经济数学这门基础理论课。这样压缩了经济课程的学时,无疑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另外,经济数学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但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偏低,导致学生学习投入不够,热情不高,严重地影响教学的开展。
  2.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济数学课程仍采用“以教师为主,以书本为主”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一地沿用“引出定义、证明定理、例题讲解、布置作业”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大量定义、定理和解题技巧。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只是把学生打造成装载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考核方式单一
  采用笔试方式进行学生考核,是高职院校一直贯彻的理论课考核模式,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虽然对维持教学秩序有一定作用,却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以成绩来判断学生学习状况无法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反而增加学生心理负担,降低学习的热情。在这种考核机制下,学生只会疲于应付,无法做到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经济数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课程,目前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揭示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笔者从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素质的角度,对如何有效促进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校本教材
  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经济数学》教材往往不能结合高职学生的课程特点进行教学工作,一方面,教材内容上偏重理论知识,没有突出经济数学的实用性与应用性;另一方面,教材中所用到的定义、概念等基础知识过于严谨,使学生很难从抽象、严密的逻辑体系中脱离出来,真正理解掌握教材知识。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可以制定以经济应用为主线,对严谨的数学定理、概念等进行合理整合的校本教材。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减少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强调经济数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据调查,经济数学教材中有关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实例非常少,导致学生不理解经济数学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出相应的数学概念,避免采用过于专业化的叙述来表达概念的定义,减少经济数学的理解难度。例如,在介绍极限的这一抽象概念时,可以从庄子所说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例子出发引出极限的定义,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直观表象,降低理解难度。另一方面,教师要将经济数学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例如,运用极限的知识解释细胞的繁殖、树木的生长等问题。这样结合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经济数学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3.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如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关键。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往往遵循“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忽略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因此,在经济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要结合学生专业特色,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更高的教学质量。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把数学问题具体化,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各种经济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的印象,提高了经济数学在学生中的地位,还培养了学生从问题中不断探讨解决方法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完善经济数学课程考核模式
  单一的经济数学课程考核,不仅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反而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学生出发,优化并完善经济数学的课程考核机制。一方面,院校在考察学生基本知识掌握能力的基础上,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核。杜绝采用单一片面的考核方式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除了笔试这种常用的方式外,还可以采用调查报告、论文研究、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能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促进了学生技能方面的发展。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经济数学》改革,是一项全面、系统、复杂的教学任务。因此,要结合教学现状,不断探索并研究出促进改革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为培养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吴建国.经济数学课程改革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
  [2]高守雷.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三个要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7.
其他文献
语文单元教学兴趣一、增强教材张力,以拓展实现学生的知能迁移  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虽然我们一再强调教学不能够以本为本,但我们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积累的模板,而我们教师做的是做好中间的衔接,导之以法,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针对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
术前肌注阿托品而接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术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接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常规医学处理的同时,还接受静滴甘露醇等一系列联合降眼
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单是字、词、句、篇的教学,而应该根据语文学科这一特殊地位同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充分发挥语文科的特殊功效。这对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语文课 其它学科 联系 运用  语文、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语文又是基础的基础。这一句话贴切地道明了语文学科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
综合研究北团井田与隔川井田地质成果,进行苦竹坑一带沉积环境分析、构造对煤系地层赋存影响分析、苦竹坑一带深部含煤预测并提出地质勘查工作建议,有望发现一处较好的煤炭资
一、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农业生产在基层政府中的地位有所下降1.无试验示范基地。由于粮田面积的逐年减少和当地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工作重点大都以工业或经济产业为主.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