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病变术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

来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nhu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一般资料rn患者,男,62岁,因“头痛1月+,加重伴头晕、眼花1周+”由门诊以“鞍区占位”收入住院,患者入院前外院磁共振示:蝶鞍区域、枕骨斜坡区域占位病变累及双侧桥前池、桥小脑角区.入院症见:头痛、头晕、眼花,无意识障碍;体格检查:共济运动相关实验、病理反射征及脑膜刺激征均为阴性,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行颅内血管CTA检查,图1A直箭显示蝶骨及枕骨斜坡骨质密度减低,骨质略呈膨胀性改变,图1B为颅内血管VR重建图,显示颅内血管未见确切异常;患者在全麻下进行经鼻内镜辅助下颅底占位病变切除术,切除过程中出血多,术后患者出现鼻出血,并行鼻腔探查止血术,然后行头颅CTA检查,如图2A与图2B弯箭所示,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岩骨段内侧局部造影剂聚集,瘤状突起,考虑假性动脉瘤,后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隔绝术,治愈好转出院.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多层螺旋CT(MSCT)图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2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基准,分析MSCT检查对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患者诊断符合率.结果 MSCT对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诊断符合率为91.30%,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高(P>0.05);在MSCT平扫表现:肿瘤可突入患者腔内,为不规则或者是息肉样的肿瘤,多数患者伴有肠壁增厚的情况,在增强扫描时肿块为明显强化;降段发病率为65.21%(1
目的 研究结直肠腺癌CT纹理分析征象与其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85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取CT参数值,分析结直肠腺癌CT纹理分析征象与其病理组织学的关系.结果 85例结直肠癌均为腺癌,肿瘤直径:1.97~7.02cm,平均3.87cm.低分化24,中分化32例,高分化29例;浸润深度:肌层以上49例,限于肌层36例;其中41例可见淋巴结转移.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限于肌层高分化者,标准差、熵、不均匀度参数值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转移、浸润深度在肌层以上的
目的 探究CT征象鉴别肠道良恶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6例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行CT扫描.评估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结果 病理诊断胃肠道恶性间质瘤31例,CT诊断30例与其结果一致,有1个误判为良性间质瘤;病理诊断胃肠道良性间质瘤65例,CT诊断58例与其结果一致,有7个误判为恶性间质瘤.恶性肿瘤组直径>5cm、病灶在肠道、病灶边缘模糊或分叶、密度不均匀、发生侵犯和转移占比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显著(P<0.05).CT诊断胃肠道良恶性间质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对儿童长骨骨肉瘤影像学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且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26例长骨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肿瘤位置、大小、密度、骨质破坏特征、有无钙化及肿瘤强化方式等特征;分析MSCT检查诊断长骨骨肉瘤的准确率.结果 MSCT检查诊断长骨骨肉瘤的准确率为88.46%,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肿瘤位置:股骨干12例,腓骨干5例,肱骨干5例,胫骨干4例.CT可见骨皮质不规则破坏,骨髓内浸润,肿瘤边界清楚或模糊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诊断及手术方案指导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检查,对患者所得MSCT图像进行分析,以手术分型为对照,计算MSCT三维重建对骨折患者Evans-Jensen分型分型准确性,并分析术前预后评估与术后实际预后差异.结果 MSCT三维重建对骨折Evans-Jensen分型患者分型与其术中所见情况基本一致,符合率为98.70%(P>0.05);术后77例患者术后感染7
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CT、磁共振检查对MPN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MPNS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及MRI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记录患者检查结果,将MSCT、MRI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比MSCT、MRI检查对MPNS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MSCT检查中MPNST患者确诊有6例,其诊断准确率为63.33%(19/30),漏诊率为40.00%(4/10),误诊率为35.00
目的 分析良性骨病变DR、CT侵袭征象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8例良性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出现侵袭征象的疾病例数,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良恶性骨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以出现骨髓及周围软组织水肿为主;骨样骨瘤,1例出现骨髓及周围软组织水肿,1例出现骨皮质的中断及病理骨折,1例出现不连续骨膜反应.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以出现骨皮质的中断及病理骨折为主;疲劳骨折以出现不连续骨膜反应多见.骨结核以出现类似瘤骨的软组
目的 分析基于MRI的伪CT图像对骶髂关节炎结构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于本院放射科检查的疑似骶髂关节炎患者53例,分别采用CT、T1加权MRI及伪CT对结构性病变进行诊断,并以CT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MRI及伪CT对结构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除MRI诊断侵蚀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强度为中等水平外(K=0.593),CT、伪CT及MRI诊断结构性病变的观察者内一致性、观察者间一致性绝大部分处于较强水平(k=0.627~0.898);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调整参与者内部相关效应后,伪
目的 分析MSCT重建技术、直肠三维超声在肛瘘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8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临床或手术证实.在治疗前均进行MSCT、直肠三维超声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以手术中所得结果为基准,比较MSCT、直肠三维超声检查对肛瘘术前分型准确性以及对肛瘘内口、支管、脓腔检出情况.结果 68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39例为括约肌型、4例为括约肌外形、6例为括约肌上型,19例为经括约肌型.直肠三维超声对括约肌型、括约肌外形、括约肌上型、经括约肌型诊断准确率分别
1 病例报告rn患者,女,53岁,因“鼻痛2+年,加重伴双侧鼻塞1年”入院.专科检查:外鼻塌陷,鼻腔狭窄,双侧鼻腔粘膜慢性充血,左鼻腔见肿物,质硬,触之出血,穿鼻中隔达右侧鼻腔,鼻中隔前端穿孔.鼻窦CT平扫加增强:左鼻腔-上颌窦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大小约4.5cm×4.0cm×4.0cm,密度不均,周围骨质变薄,鼻中隔不完整、向右偏曲,肿块突入右侧鼻道,鼻道阻塞(图1~图3),增强扫描肿块轻度强化(图4). 术中所见:左鼻腔新生物,伴坏死,鼻腔外侧壁受压外移,肿物穿鼻中隔达右侧.用鼻腔等离子刀将肿物完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