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les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标要求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激励、赏识中促其发展,是新的教学评价标准的精髓。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将权力下放,让学生在参与中乐学;将评价方式多元化,让学生在自信中发展;将角色转变,让教师甘心做一名组织者;将评价效果最佳化,让评价收获最大效益。
  【关键词】激励 乐学 评价方式 角色转变 最佳化 最大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105-02
  投身语文教学工作已经有十几年了,从最开始的彷徨,再到今天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我就这样一点点地走入语文教学的轨道中。欣喜地看到自己的学生在新的教学评价标准下,能够更加全面的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新的教学评价机制让语文教学如同细雨滋润万物一般,创设着自由、民主的氛围,使幼苗更加茁壮地生长,及早地成为参天大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和发现·创新”这五个方面获得发展,这就使语文教学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有力保证,发挥了其工具性的功能。同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又是语文教学人文关怀的体现。总体而言,我认为,在激励、赏识中促其发展,是新的教学评价标准的精髓。在这一精髓的指导下,我总结了几点教学评价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将权力下放,让学生在参与中乐学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要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占有了课堂的绝对话语权,学生基本上处于一个被动的接受状态,即便是课堂提问,也只是蜻蜓点水,意思意思而已。其结果常常是我累得大汗淋漓,學生却收获并不大。新的教学评价机制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为教师是否有意识地自觉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思维的活动,是课堂评价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和探究、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在这一精神指引下,我尝试着把教材知识大胆放手让学生讲解,针对我校学生都是住宿生,学生上网较困难这一现状,我在课前先把文学常识和背景资料印发下去,在学案中体现出来,让他们在自己理解和领会的基础上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共同探讨,分析文章的内容,总结主旨和创作意图。对于文言文教学,更是以学生翻译为主,我补充更正为辅的教学模式。此外,我还继续实行课前三分钟演讲制度,并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带领大家系统复习基础知识。我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倡导各种学习活动。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高涨,逐渐在学习中确立了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大幅度提升。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无数事实证明,态度决定一切,参与决定效果。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只有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其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参与不仅表现在独立思考的过程,还有与老师的交往,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往。必要的沟通和互动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孟子说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其实,与别人共享与探讨的乐趣又何止欣赏音乐这一件事呢?思维的火花常常是在碰撞中才被激发出来的,面红耳赤的争论往往胜过钻牛角尖似的独立思考。我就是这样让学生敢于质疑问题,大胆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不失时机地显露才华,一步步地迈向通往成功的阶梯。
  二、将评价方式多元化,让学生在自信中发展
  早在上大学时,教法老师就教导我们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存在着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而即使在课堂上,也应该允许他们按照不同的节拍,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受和成功体验。古人说“有教无类”,强调的是平等地对待第一个个体,并不要求整齐划一的“大一统”课堂。能否因材施教,是否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树立起“尊重差异、追求个性”的现代教学观念,是衡量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优劣的重要标尺,也是课堂是否富于生命活力的重要分水岭。
  我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虽生活背景非常相似,但学习需要,兴趣爱好却不尽相同。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探索问题的兴趣也有很大的不同。我深知用一把尺子、从一个角度、采用单一的模式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教师应该承认差异,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确立发展目标,运用多种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因此,我在平时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融入了许多种方式方法,除了纸笔测验以外,还有课堂讨论发言表现情况、课后访谈、小论文和表现性评价等多种方式。通过学生活动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但能够评价学生知道了什么,还能够评价学生能够做什么,还可以在学生的实际活动中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并关注个体差异,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其评价内容和要求我采用了不同的层次,例如,针对学生偏科问题,我鼓励那些以往对语文提不起兴趣的学生,适度降低对他们的标准,让他们在满足感中不断获取新知。另外,在实践中,我还试图让教学评价的主体实现多元化,不仅是老师评价,而且开展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方式,多方面收集信息,在最大程度上肯定学生的成就。学生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直接受益者,在评价过程中具有主体性,具有对自己和其他同学行为的反思意识和能力,这种内部动机比外部压力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从取得效果上看,我认为本着让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发展的原则,教学评价只有体现了个性差异,才能真正实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三、将角色转变,让教师甘心做一名组织者
  以前我读高中时,教师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威,是绝对的施动者。在这样的教育环境熏陶下,我也曾经试图扮演这样的角色,但往往事与愿违,常常无功而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强调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强调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体验、自我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思维发展。在这里,教材是一个育人的凭借,是与学生交流对话的平台,而不是“圣经”,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只有在认识上彻底转变,实施新的教学评价准则,才会达到育人的目的。   我首先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我努力从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方面为学生制定近远期目标,并指导他们完成具体任务,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提供作文题目并指导作文修改,让他们有的放矢地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其次我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感觉、善思维的人,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也找不到绝对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我向来认为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通往成功的必要阶梯,因此,平时我通过潜移默化,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养成自觉、积极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地行动,相信自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在此基础上,我还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把自己看成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跟学生一起、活动、聊天,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共同分析失败的原因。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能更好地合作学习,学习气氛更加热烈,效果更加可喜。
  总之,我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甘心充当一位组织者,而不是驾驭者,适时地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坦途。
  四、将评价效果最佳化,让评价收获最大效益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等同于其它学科,也是分级量化,考试排队。语文的人文性质导致了学生学习程度与考试成绩不成正比,一些平时刻苦甚至语文素养很高的学生成绩往往不太理想,致使不少学生反感焦虑,身心俱疲,没有信心,感受不到乐趣和鼓舞,潜能得不到发掘,个性得不到发展。我常为这种结果所带来的尴尬而苦恼。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话,给我的启发很大:怎样才能实现教育评价的最大效益?一句话: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从而让评价的功能(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纪录成长、积极导向)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段话让我为之一振,似乎在黑暗的摸索中豁然开朗。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呢?我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就是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能再以分数论英雄。卢姆说“评价要让学生以较少的反抗去接受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这样才能使得评价获得最大的效益。
  根据语文评价具有的价值多元的特点,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要求自己把学生放于平等的地位,充分地尊重学生,逐步养成欣赏孩子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实现民主评价。例如在背诵默写训练中,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针对一些男同学对背诵不感兴趣,背诵效率较低的现状,我为每一位同学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绝不搞一刀切,甚至让个别学生自己限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让所有同学监督实行,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基本达到所有学生默写过关的效果。在作文教学中,针对我校学生基础较差,对写作兴趣不高的特点,我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为他们的作文写评语,尽量找到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并采取面批的形式进行指导,为不同学生开设小灶,单独训练,语重心长地对他们写作上的点滴进步加以鼓励,本着宽容、理解的原则让他们从惧怕写作转变为爱上写作。当然,理解和鼓励并不意味着失去老师的权威性,适时地问题反馈可以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我还经常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让他们看到别人对改进自己学习所提出的建议,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總之,通过实施语文评价改革,我的学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享受到了取得成绩的喜悦,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他们的学习习惯好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们都变得爱读书了,阅读兴趣空前广泛,并且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作文也不再无话可说。独立思考的空间更加广阔,合作探究的意识不断增强。当然,我深知,这一切的改变都不是急于求成的结果,只有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潜移默化地贯彻以上原则,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我们的学生才会早日桃李芬芳。
  参考文献:
  [1]拉姆次仁:《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J],《西藏科技》2006年第5期.
  [2]周崇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新论》[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3]胥建华:《试论高中语文教师的知识节点角色》[J],《黑河学刊》2010年4月第4期.
  [4]潘涌:《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面面观》[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31卷.
其他文献
【摘要】Iris Murdoch’s combining of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makes her novels more profound than those of her peers. This paper explores her moral concern for the pursuit of goodness in The Unicorn. In t
期刊
【摘要】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理念匮乏,需要通过这一教育不断提升他们人生理想的认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趣。本文重点分析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探讨了中职学生存在的素质问题,从育人模式创新、德育教育教学体系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等方面提出了广西物资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措施。  【关键词】中职 传统文化 教学体系 家庭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1
期刊
【摘要】本文在阐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和分析高职行业英语教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业教材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介绍了这些原则在具体的教材编写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最后阐述了该设计理念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 高职 行业英语 教材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78-0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期刊
【中图分类号】J905;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97-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修订中新增加了“实践与综合”这一全新的内容,“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的实施是数学发展与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空间与时间,进一步沟通了生活数学与课堂数
期刊
工业的快速发展让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带动了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但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城市进入去工业化阶段,城市空间的演变也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消化。青山区作为典型的工业城区,遗留有大量的工业厂房与职工住区,其在去工业化的更新过程中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应对由此产生的问题,需建立在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相互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以城市公共空间和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市青山区为研究范围,以图形形态学和星型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比较研究法,系统地研究了
工业的快速发展让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带动了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但是随着传统产业的衰落,城市为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改善,开始将原本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工业空间进行清退。遗留的大量工业厂房和设施,在更新的过程中使得区域的城市公共空间发生了重大改变,如何应对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需要建立在工业遗存与城市公共空间相互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武汉市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研究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本论文研究的是整个研究计划中的一个城市片区。论文以工业遗存和城市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市硚口区为研究范围
【摘要】随着国家高职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随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建设的开展,高职教育教学正在实行全面改革,其改革的重点和核心任务是课程改革。本文以作者主研的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建筑构成与初步设计》课程的课改现状及成果为例就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本课程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3 【
期刊
厕所是人们解决其基本生理需求的场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也是中国当下乡村环境卫生危机的来源之一。一方面,中国近年来有大量关于厕所革命的实践,但缺乏针对农村厕所的系统性研究;另一方面,多专业领域已有针对鄂西南山区传统民居做过的大量研究,但其中户厕问题却有所忽视。在此背景下,笔者愿意在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问题上做些探索。
  首先,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和整理分析,基于中国传统厕所历史的视角对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的形制、使用方式以及相关的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进行研究,探讨了现状厕所问题存在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112-01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期刊
【摘要】建立错题集,有利于节约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同时,避免学生反复出错,有效降低错误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错题集 反思 建立 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120-01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