钕对苯直接氧化制苯酚催化反应的促进作用

来源 :中国稀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w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r/Al2O3,Nd-Cr/Al2O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增加了负载过渡金属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使孔道结构更加规则有序。程序升温脱附(TPD)、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27Al固体核磁共振(27Al MAS NMR)的表征进一步说明稀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对载体表面性质和Al配位的影响,在催化反应中铬是主催化剂,钕是助催化剂。将催化剂用于苯一步氧化制备苯酚的反应中,反应结果表明所得催化剂均具有较高活性,并且Nd-Cr/Al2O3的催化活性高于Cr/Al2O3。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rare earth increased the loading of transition metal Of the alumina surface area, so that the pore structure more regular and orderly. Characterization of TPD, TP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27Al MAS NMR further illustrate the effect of rare earth metals and transition metals on the surface properties and Al coordination of the support Of the impact of chromium in the catalytic reaction is the main catalyst, neodymium is a cocataly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of the obtained catalysts had high activity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Nd-Cr / Al2O3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r / Al2O3.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整体柱材料的SERS检测方法。通过将探针分子和银溶胶混合后滴加在整体柱上,我们可以得到浓度低至10-18 mol/L的罗丹明6G(R6G)及10-16 mol/L的对巯基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白光LED用双钼酸盐红色荧光粉,利用XRD,F-4500等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荧光粉可以被近紫外光(396 nm)和蓝光(466 nm)有效激发,发射
将微孔滤膜浸入柠檬酸三钠和硝酸银混合液通过微波加热银化制得一种新型、高活性的SERS活性基底。以结晶紫为探针分子,采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检测其SERS活性,同时探讨浸泡时间
以15N标记的亚硝酸钠和叠氮化钠为原料,低温下合成出15N标记的对甲氧基苯基五唑(p-MOPP)和对叔丁基苯基五唑(p-tBPP).利用低温1 H NMR、13C NMR和15N NMR等一维核磁技术及gHS
本文严格求解了一维广义Woods-Saxon势的薛定谔方程,导出了用超几何函数表达的散射态波函数,获得了转移和反射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利用波函数的连续性条件,计算了在广义Woods-S
考虑一类具高阶Laplace算子的脉冲中立型抛物偏微分系统的振动性,借助于一阶脉冲时滞微分不等式,得到了该类系统在Dirichlet边值条件下所有解振动的若干充分条件.所得结果充
讨论了一类带有惯性项的时滞神经网络模型的Hopf分岔。首先从模型特征方程入手。分析了特征方程特征根的分布情况;结合已有文献中对系统平衡点稳定性的分析,得到了平衡点失稳后
通过循环伏安法(CV)、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计时库仑法(CC)等研究了邻仲丁基苯酚(o-secbutyl phenol,osBP)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7.5的B-R缓冲液中,osBP在
综述了低温制备α-Al2O3涂层研究进展,指出实现低温制备α-Al2O3涂层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离子轰击以及增加形核密度,同时展望了低温制备α-Al2O3涂层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
基于土体对地下管线弹性约束的现有设计方法不考虑管土间的塑性滑移,夸大了周围土地对管线的约束程度。研究采用弹性地基梁模型并考虑管土界面上土体剪切破坏或界面摩擦所产生的塑性滑移,发展了地下管线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方法,推导给出了管体应变的基本计算公式,公式采用滑移系数反映管土间相对滑移所引起的管应变的降低。此外,考虑管线受到行波激励的简谐波作用,推导了土体弹性抗力系数的计算公式,而临界剪应力取为依据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