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康”的概念传承与意涵衍变——兼及中国共产党人对“大同”“小康”的承古开新

来源 :理论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om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同”的概念首见于《尚书》,后来相继被道家经典《庄子》和《列子》、杂家名著《吕氏春秋》、儒家要籍《礼记》和《孔子家语》,以及汉代以降各种文献广泛使用。就意涵而言,先秦典籍中它所表征的基本都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至《礼记》而终成最高社会理想的代名词。“小康”的概念首见于《诗经》,本义是“稍安”,后被《礼记》用以指称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中古以降,诸多史籍和文学作品多从民生或社会状况的角度使用“小康”的概念。毛泽东对“大同”概念不仅经常加以使用,而且基于全球视野提出了“世界大同”的目标,且赋予“大同”以
其他文献
根据飞行器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分布,合理确定飞行器隐身外形优化设计中的目标函数。首先,对3种目标函数(即威胁区域内RCS的平均值、大于临界RCS值的概率和被雷达检测的平均概率)的
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就是系统通过感知汽车内部与外部的环境信息,进行自身位置确定,并且规划目标路线,控制汽车在系统设定的路线上进行行驶并安全到达目的地。本文立足于当前无
从热力学与螺旋振动动力学的角度,建立了真空导热式螺旋振动干燥数学模型,以低熔点、高感度含能材料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TNAZ)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干燥速率、最终含水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