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孩子·教师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s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但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他,我唬他,我责备他,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在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了!”
  我拉他,我扯他,甚至踢他,蜗牛受了伤。他流着汗,喘着气,继续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了花香,原来路边有一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了鸟叫,我听到了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
  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着我去散步。
  这个故事我读了好多遍,每次读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同时又涌起淡淡的忧伤。
  我不由想起我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我的工作不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吗?那些孩子与蜗牛多么相似!而我不就是故事中的那个“我”吗?我总是嫌孩子的学习速度太慢,成绩提高不快,于是我就在后面不停地催促。我拉他,扯他,责备他,呵斥他,甚至踢他,也许他已经竭尽全力,可我仍然嫌他慢。他们的学习就像蜗牛爬行,特别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孩子学习跟蜗牛简直就没有两样,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还是只前进那么一点点,于是怒气充满我的心田。可我却没有想过,也许孩子已经竭尽全力,但他还得忍受着我的责备甚至呵斥继续往前赶。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动物可以到达金字塔的顶端,一是老鹰,一是蜗牛。这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两种动物:老鹰强悍,敏捷、锐利;蜗牛弱小、迟缓、笨拙。蜗牛背着沉重的壳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时候,我们心里那个急呀!该死的蜗牛你不能快点吗?真急死人了!可是,我们没有想过的是,他之所以叫蜗牛,就因为他没有老鹰那样飞得快,飞得高,否则他就该叫老鹰而不是蜗牛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认为孩子的学习速度慢,因为我们总是拿最快的速度甚至是成人的速度去衡量的。当孩子流着汗甚至流着泪拼命往前赶的时候,我们时常看不到他的汗水,更看不到他眼眶里满是委屈的泪水。因为我们的眼里看到的全是他们的学习成绩。
  儿童是“天外来客”(瑞典文学家阿托尔,隆德克维斯特语)。那么教师就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迎接“天外来客”的使者。孩子的学习就像一次散步。不是他生活的唯一,更不是所有。教师作为孩子学习之旅的陪伴者、引领者、帮助者,不是要孩子们比谁走得快,因为散步的目的不是为了比速度,而是为了欣赏沿途的美丽风光。如果散步充满泪水和痛苦,那么这样的散步还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我们总是生气?因为我们总盯着孩子的成绩,所以我们看不到孩子灿烂的笑脸,听不到孩子清脆的笑声,更看不到孩子无瑕的童心。所以有人说,如果抛开成绩,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
  为什么我们不能换一种眼光看待孩子的学习,换一种心态面对孩子的成绩呢?就当孩子是蜗牛,我们当教师的就是那个牵着他去散步的人。让我们放慢脚步,闻一闻路边的花香,听一听林间的鸟叫和虫鸣,还有那溪水的欢唱。要知道有些风景也许我们一生只能看到一次。童年属于孩子只有一次,童年的快乐只属于童年,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然而学习并不只属于童年,很多东西童年没有学会,以后还有很多学习的机会。多看看孩子灿烂的笑脸,多听听孩子无邪的笑声,然后我们忽然发现:原来上帝是叫孩子牵着我们去散步!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上帝是叫我们和孩子去散步而不是赛跑。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县晶桥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这是一份让我们期待已久的“纲要”。历时一年半,数十次易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终于在2010年2月正式向社会公布。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还是没有让我们彻底失望。  坚持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这份“纲要”的指导思想。让我们更加欣喜的是,“纲要”的制定者以一种“真的猛士”的精神直面中国教育当下的问题,并将其作为
内容摘要 儿童语文学习文化立足儿童的自然属性,挖掘儿童的自然学习潜能,着眼干培植语言的直觉,催生语言智慧,激发儿童持久的语文学习动力,追求“像呼吸一样自然”的儿童语文学习,使他们对每一个真善美的追求都变成享受。   关键词 儿童 自然属性 语文学习文化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文化现象,是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受到感化、美化、净化的过程。小学语文应着力建构儿童语文学习文化,张扬儿童个性,发掘儿童
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的童趣。    2 学习诗中生字,理解“小艇、浮萍、白莲、不解”的含义。    3 拓展阅读有关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诗中的童心之美。    教学片段实录:    一、讲故事   师:同学们,诗中藏着的一个故事,你们读出来了吗?(圈出“藏”字)轻声读读古诗。想想诗中藏着一个什么故事?同座位同学可相互说说
他,五十开外,鬓发已白,前额上还有几条深深的抬头纹。虽然刚过知天命之年,但大家喊“老尤”已有十多年了。一个“老”字,喊出了亲切、喊出了信任、喊出了尊重、喊出了发自内心的敬佩。他就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校长尤靖希。  老尤说校长要能放大教师的优点。他把学校工作分解为20个条块,落实到班子每个成员,确保有职有权,并提醒大家做事要有预案,勉励大家做好自己的事对学校、对家庭、对个人
有一个美丽的校园,四季花常开,年年叶长绿,还有陆续成熟的果实。  当初夏的杏子、樱桃开始结果的时候,校长制定了三条规则:最好不要随便摘果子;如果想吃,只摘成熟的果实;绝对不能损坏果树,不能摘未熟的果子。  果实一天天成熟,确实有一些学生摘果子吃。但由于那是学校明确规定可以做的事,所以不用背着老师和同学,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有他人在场,“坦然地摘下来吃吧”;大部分学生还是想做到最好的,即使成熟的果实他
数学模型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这将有助于他们发现数学、“创造”数学,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和数学素养。作为小学来讲,数学建模是遥不可及,还是揠苗助长?是无意插花。还是有意栽树?这需要我们从数学学科的价值和本质人手,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剖析。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建模成为沟通数学与生活应用之间的桥梁。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
本刊记者:  沈厅长,您好!2008年,江苏教育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公认的“让人民满意”的成果。2009年,江苏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内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的宏观背景下,江苏教育改翠与发展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沈健(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2008年,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围绕加快教育强省建设、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认真落实教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共有《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安塞腰鼓》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都与民间文化有关,是民间艺术的具体体现。三篇文章讲述了三种不同的文化艺术,每篇文章的核心知识也就自然不同。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文章的不同核心知识进行整体教学,从而引领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下面就以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一文为例,来谈一谈我是如何开展基于核心知识的主题单元教学实践的。   
近几年来,百家湖中学因教师主动、课堂生动、学生灵动而好评如潮。这主要得益于我们一贯践行的“自主生长,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  我们的“自主”,指的是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亦即主体的选择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生长”,是指个性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违背规律的标准化生长、转基因生长、拔苗助长。“自主生长”是以唤醒师生的主体意识为前提,以激发师生的内在动机为关键,以激活师生的潜能为重点,以
题记  周末,母亲打来电话,询问有没有时间回一趟乡下,说老家要拆迁了,留在老家里的那些书该怎么处理?一提到老家,我就莫名地激动,想着门前那条波光粼粼的小河,想着屋后那片碧浪滚滚的田野,想着家里家外辛劳忙碌的双亲,想着从孩童到少年到青年的我在那度过的一万多个日子……  大雪天,一盒香香的菜饭  我上学的地方,离家有五里路,家和学校之间是曲曲折折的田间小路,每天来回两趟。春天,踩着一路鹅黄嫩绿,心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