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直觉思维的数学预设策略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39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是认知的高级阶段,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直觉思维则是指在面临较复杂的问题情境时,迅速再现知识系统和经验储备中的相关信息,结合总体观察,对问题实质作出大胆的假设和试探,迅速作出判断和推理,力求一下子契入问题的关键,疾速地解决问题。可以说,直觉思维是一种简约的、紧缩的、跳跃式的推理。直觉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思维过程的直接性、瞬间性。那么,小学生直觉思维又具有什么特点呢?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中的运用策略又有哪些呢?
  小学生直觉思维的特点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数学领域里,如果一个人的直觉思维能力不够强,那么他就不能把那些真正根本的最紧要的东西从浩瀚的学识中清楚地区分出来。由此可见,直觉思维的作用不容小觑。小学生直觉思维的特点主要包括自发性、灵活性、不可靠性。
  自发性 逻辑思维是一种经过系统、细致地观察、推断而得出认识的思维过程,而直觉思维则是瞬间产生的直观感受、直观推断,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研究与发现,因此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尤其是小学生的直觉思维,完全凭靠自己的感觉,是自发的。比如:让学生计算4×5 3×5,一些学生按照逻辑思维的方法,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四则运算定律来算,但是也有一些学生能凭直觉敏锐地看到这道题的实质是4个5和3个5,很快就能计算出7个5,也就是35。
  灵活性 直觉思维是靠感觉,靠对思维对象的整体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联想力作为运作方法,而做出的假设与猜想,由于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直觉思维比较跳跃,也是比较灵活的。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运算定律的教学中,学生并没有经过严密的推理与验算,直观就能感觉到这些运算定律的结论。这样一来,运用会变得十分简约。同时,也要注意,由于学生并没有经过严密的推理与逻辑思维,所以这些直觉思维无从论证,它是一种瞬间的“灵感”, 基本上是一种猜测,可以说具有一定的不可靠性。
  不可靠性 通常来讲,先是提出问题,然后经过详细思考,再经过反复思维验证,加上猜测和联想,进而达到观察、计算,最终得出正确判断。这也就是说,直觉思维没有经过验证环节,直接由问题的提出得出了答案,那么其可靠性就很值得怀疑。而且小学生的直觉思维往往是凭靠视觉和感觉来处理思维对象,视觉有时候会具有一些欺骗性与表面性,所以直觉思维具有不可靠性。
  在课堂预设中的运用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中,教师需要从目标预设入手,进行方法预设和习题预设,使学生能够运用直觉思维更好地学习。下面我们一一介绍这几种运用策略。
  目标预设中考虑学生直觉思维特点 有位哲学家说过:直觉思维就是用熟悉的知识作为基础和根据,来促使思维可以不经过验证直达结果,这是一种捷径。所以,教师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中,就要考虑到学生的直觉思维特点,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面对复杂题型可以合理联想,然后掌握重点,进行综合分析比对,然后把直觉通过思维的加工转为理性的答案。比如,对于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假如没有掌握一定的运算规律和性质,也不懂两者之间的转化关系,那么一定无法做出这个题。因此,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一定要对基础知识牢固掌握,还要掌握相关的运算规律和解题思路,这样才能够准确的解答题。
  方法预设中遵循学生直觉思维规律 ①利用观察法。想要学生养成直觉思维的能力,就是要不断引发学生的积极观察和思考,并且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事物的规律和原因,进而通过观察不断促进自我直觉思维攀升。②利用设想法。遇到问题时,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这时候教师便可以利用学生的大胆设想来进行教学。教师要对学生的质疑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释疑,切不可妄加否定,一定要对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行呵护,不要挫败其直觉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当教师在讲分数的加减法时,要求口算,这个时候,有学生认为有一种办法:将分数相加的算式中分母相乘就可以得到和的分母,然后分子相加就可以得到和的分子。这种捷径非常具有创新性,因此笔者没有批评这名学生。但是,学生的这种想法又比较有局限性,所以笔者又通过讲解让学生意识到这种捷径不见得是正确的。最后,在教师的补充下,学生完成了由直觉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
  习题预设中渗透直觉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题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力。举个例子,可以多做一些选择题。不要总是给学生布置四选一的选择题,而应该多布置一些开放性数学题,以此来培养其思维能力。选择适当的题目类型,有利于培养考察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假如开放性问题的结论和条件都比较含糊,那么就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提问。而且答案不拘一格,有助于直觉思维力的养成。
  结束语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同等重要,偏离任何一方都会制约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中,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利用学生的直觉思维诱发灵感,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朝着更高效地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小学)
其他文献
2008年3月27日,中国百年名校——复旦大学宣告成立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该中心整合复旦大学在能源经济、能源金融、能源政治、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力量,将形成跨学科
2007年俄罗斯原油产量达到4.91亿吨,比上年增长2.1%。原油一次加工量达到2.29亿吨,同比增长3.8%,汽油、柴油、燃料油产量均有所增加。2007年俄罗斯出口原油2.59亿吨,同比增加4.2%;原油出口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是最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创造效果的方式,是启发智慧发挥想象的一片沃土,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开展实践活动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培养想象 创新 实践能力 素质培养  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主题是如何提高人的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青少年是人才的后备军,培养优异人才的途径很多,其中美术教育是最直观形象的,然而现实中,许多老师、家长、学生都认为美术这一学
“爱在左,管教在右。”我们就应该“用理性的左脑来爱孩子,用感性的右脑来管教孩子。用充满爱的“惩罚”来扶孩子上路,使每个孩子不断趋于完美,焕发出最炫目的光彩,“罚”是为了“不罚”。  事件的起因  下课,我刚到办公室坐下,小怡就跑进办公室来报告。她气得脸色发白,急促地说:“老师,宇泽把我往男厕所推……”小怡的话还没讲完,小杰又跑进来报告。他更是气急败坏地说:“老师,您看,宇泽把小便往我脚上洒……” 
略读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材中的课文大多介于精读与略读之间,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略读,体现从“扶”到“放”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阅读提示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