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审计对于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引导投资者决策,维护资本市场秩序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审计市场存在供求关系失衡问题,导致审计服务质量整体下降,甚至会出现对低质量审计的需求。因为审计供求关系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审计市场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现状及其失衡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
供求 审计质量 独立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损害众多投资者的利益,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同时暴露出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独立性差、联合造假等一系列问题,而审计市场供求不平衡是导致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审计市场的主体之间没有建立起健康的供求关系,对高质量独立审计服务的需求比较缺乏,供给方在供求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供给市场的竞争程度,导致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与发展,采取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或行为来招揽客户,低质量供给相对过剩。
深究其原因,在我国这种失衡的审计供求关系下,保持审计独立性是以牺牲市场份额为代价的,越坚持独立性的会计师事务所,越容易失去客户。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来源集中于某一客户,一旦客户终止聘约,会计师事务所就会遭受巨大损失。而会计师事务所是营利性的机构,是不可能付出这种代价的,所以处于供需关系劣势一方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持市场占有率,减少来自同行竞争的威胁,便会退而求其次,迎合管理层的需求或收取有限的审计费用。然而要想保证审计质量,就需要更加充分的审计程序,花费更高的成本,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想要赚取利润只能压缩成本,导致审计程序的充分性难以保证,造成审计质量低下,审计独立性缺失的现状。
我国审计市场供求失衡的原因
市场经济中,任何一种产品或劳务的价格和质量都取决于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供需状况。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的价格与质量同样服从于审计市场的供需状况,审计的供给方是会计师事务所,需求方是被审单位和利益相关者,双方围绕被审查会计资料及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问题寻求供求均衡。
(1)审计服务需求不足
在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中,国家占据很大比例,导致权责关系无法落实到具体个人,因此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关注不高,也就失去了对审计服务的需求。此外,资本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对审计服务同样存在着需求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高度投机性,在二级市场上,个人投资者的目的是通过股价的波动赚取短期利益,因此他们对经过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得出的财务信息的关注度不高。目前的审计需求主要源于政府对于证券市场的规范,并非所有者的强烈需求。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层掌控审计服务
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大多不完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制衡关系。大部分董事会成员同时又是公司的高管人员,或者董事的薪酬由公司管理者支付,这就导致董事无法对管理层履行监管职能。在国有企业改制的上市公司中,国有股的比重相当大,产权主体不明确,导致国有股的所有者没有能力约束代理人,即所有者缺位,使管理者作为被审计者的同时担任了委托人和付费人的角色,审计委托者与被审计者重合。这就导致为审计服务付费的并非审计服务的真正需求方——债权方、投资者等等,而是被审计者——企业管理层。从而使得本应独立于被审计对象的会计师事务所依赖于被审计公司,审计服务实际上由管理层掌控,管理层并不关心审计服务的质量,他们只是为了应付政府的检查要求进行审计并支付费用,因此会根据价格来选择审计服务的供給方,导致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以价格竞争而不是质量竞争为主,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受到排挤。
应对措施及建议
(1)引导对独立审计的自愿性需求
明确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使所有者真正意识到独立审计的重要性,推动对独立审计的自愿性需求,进而形成有效竞争的审计市场。引导投资者的投资活动按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则进行,保证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提高执业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为高质量会计信息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2)建立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证监会应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内部会计监督机制,通过建立独立于管理当局的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负责任命和监督会计师事务所,从根本上改变审计人员和管理层的关系。
(3)供给方应兼顾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
一方面,独立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和鉴证活动,确保投资者的权利不受到损害,保护社会公众产权,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要实现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会计事务所以经济人的身份存在与市场中,必然也会考虑经济利益。会计师事务所在提供审计服务的过程中,要兼顾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审计主体只有实现了社会效益,才能被社会所接受并最终实现其经济利益。会计师事务所应将实现社会效益的行为统一于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之中,谋求二者之间的协调。
(4)健全法律体系,规范供给方行为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形同虚设,注册会计师即使发生严重的审计失败,也没有经济赔偿压力。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很少考虑提高审计质量和防范审计风险所需要的审计成本。所以,加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明确和加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所承担的责任,是保证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和执业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导致审计市场的恶性竞争,影响了审计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改善审计市场供求关系,建立有效的审计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手段来规范审计市场主体的行为,实现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者简介:王静(1990—),女,汉族,河南信阳市人,硕士,助教,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1] 陈修浩,何红霞.我国独立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现状及其应对[J].企业家天地,2010.
[2] 陈艳萍,杨淑娥.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集中度与与竞争态势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
[3] 程梅.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及其改善政策—基于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J].财务与会计,2008.
供求 审计质量 独立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损害众多投资者的利益,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同时暴露出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独立性差、联合造假等一系列问题,而审计市场供求不平衡是导致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审计市场的主体之间没有建立起健康的供求关系,对高质量独立审计服务的需求比较缺乏,供给方在供求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供给市场的竞争程度,导致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与发展,采取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或行为来招揽客户,低质量供给相对过剩。
深究其原因,在我国这种失衡的审计供求关系下,保持审计独立性是以牺牲市场份额为代价的,越坚持独立性的会计师事务所,越容易失去客户。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来源集中于某一客户,一旦客户终止聘约,会计师事务所就会遭受巨大损失。而会计师事务所是营利性的机构,是不可能付出这种代价的,所以处于供需关系劣势一方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持市场占有率,减少来自同行竞争的威胁,便会退而求其次,迎合管理层的需求或收取有限的审计费用。然而要想保证审计质量,就需要更加充分的审计程序,花费更高的成本,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想要赚取利润只能压缩成本,导致审计程序的充分性难以保证,造成审计质量低下,审计独立性缺失的现状。
我国审计市场供求失衡的原因
市场经济中,任何一种产品或劳务的价格和质量都取决于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供需状况。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的价格与质量同样服从于审计市场的供需状况,审计的供给方是会计师事务所,需求方是被审单位和利益相关者,双方围绕被审查会计资料及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问题寻求供求均衡。
(1)审计服务需求不足
在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中,国家占据很大比例,导致权责关系无法落实到具体个人,因此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关注不高,也就失去了对审计服务的需求。此外,资本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对审计服务同样存在着需求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高度投机性,在二级市场上,个人投资者的目的是通过股价的波动赚取短期利益,因此他们对经过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得出的财务信息的关注度不高。目前的审计需求主要源于政府对于证券市场的规范,并非所有者的强烈需求。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层掌控审计服务
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大多不完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制衡关系。大部分董事会成员同时又是公司的高管人员,或者董事的薪酬由公司管理者支付,这就导致董事无法对管理层履行监管职能。在国有企业改制的上市公司中,国有股的比重相当大,产权主体不明确,导致国有股的所有者没有能力约束代理人,即所有者缺位,使管理者作为被审计者的同时担任了委托人和付费人的角色,审计委托者与被审计者重合。这就导致为审计服务付费的并非审计服务的真正需求方——债权方、投资者等等,而是被审计者——企业管理层。从而使得本应独立于被审计对象的会计师事务所依赖于被审计公司,审计服务实际上由管理层掌控,管理层并不关心审计服务的质量,他们只是为了应付政府的检查要求进行审计并支付费用,因此会根据价格来选择审计服务的供給方,导致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以价格竞争而不是质量竞争为主,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受到排挤。
应对措施及建议
(1)引导对独立审计的自愿性需求
明确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使所有者真正意识到独立审计的重要性,推动对独立审计的自愿性需求,进而形成有效竞争的审计市场。引导投资者的投资活动按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则进行,保证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提高执业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为高质量会计信息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2)建立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证监会应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内部会计监督机制,通过建立独立于管理当局的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负责任命和监督会计师事务所,从根本上改变审计人员和管理层的关系。
(3)供给方应兼顾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
一方面,独立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和鉴证活动,确保投资者的权利不受到损害,保护社会公众产权,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要实现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会计事务所以经济人的身份存在与市场中,必然也会考虑经济利益。会计师事务所在提供审计服务的过程中,要兼顾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审计主体只有实现了社会效益,才能被社会所接受并最终实现其经济利益。会计师事务所应将实现社会效益的行为统一于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之中,谋求二者之间的协调。
(4)健全法律体系,规范供给方行为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形同虚设,注册会计师即使发生严重的审计失败,也没有经济赔偿压力。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很少考虑提高审计质量和防范审计风险所需要的审计成本。所以,加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明确和加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所承担的责任,是保证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和执业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导致审计市场的恶性竞争,影响了审计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改善审计市场供求关系,建立有效的审计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手段来规范审计市场主体的行为,实现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者简介:王静(1990—),女,汉族,河南信阳市人,硕士,助教,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1] 陈修浩,何红霞.我国独立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现状及其应对[J].企业家天地,2010.
[2] 陈艳萍,杨淑娥.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集中度与与竞争态势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
[3] 程梅.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及其改善政策—基于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J].财务与会计,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