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我国百货零售业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从我国百货零售业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几点提高其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 百货零售 现状 提升策略
一、我国百货零售业现状
零售业是实现各种商品的价值和使用的重要途径,是反映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并担负着促进生产,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需要的重要任务。多年来,百货店一直是零售业的业态形式,百货零售企业直接担负着实现商品价值的任务。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的增长水平。在大中城市,年销售额在1.2亿元以上的大型商场由1992年的98家扩大到2000年的1000家以上,还有相当数量的在建或筹建大型零售商场和网点。但是,随着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步伐的加快,超级市场、仓储商店、网络购物等零售业态快速发展,外商零售业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的百货零售业面临着国内多种业态和国外零售业巨头的双重竞争。百货店的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在零售业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而其他零售业态所占的比重逐渐扩大。从经营业态看,百货商店产业活动单位数在综合零售业中的比重仅为29.4%。在传统百货商店逐步退缩的同时,其他新型业态发展迅速,百货零售逐渐丧失了零售业第一业态的主导地位,百货零售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非常严峻。
二、如何提升我国百货零售业竞争力
(一)构建企业形象战略
企业形象战略是以提高商品认识程度为直接目的,通过改变企业的视觉形象,使企业更能引起外界注意进而达到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企业的形象越来越重要。企业的形象已经与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被称之为企业经营的四种重要资源。企业形象对市场的吸引力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新动力。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可以增加消费者信心,是产品在市场上无形的“通行证”,可以优化零售百货企业的生存环境,吸引人才,加强企业的内在凝聚力。百货零售业只有通过构建和提升自己企业的形象,才能不断地创新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在众多消费者的眼中,大型百货商场,既是购物场所,也是休闲场所,是老百姓的家。因此,大型百货商场拓展企业功能,成为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购物休闲中心,以适应各种消费层次的需要,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特色形象。目前市场消费内容的多元化,需求层次的复杂化和购买行为的理性化都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百货零售业进一步强化定位意识,集中精力经营适合该业态和企业自身的商品,根据商业自身的优势和消费者内在的需求,将自己定位经营现代的中高档、时尚的商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树立引领生活时尚的先驱零售企业形象。我国百货零售店经营的都是制造商的品牌,曾为一些制造商培育出一个个名牌商品。但属于自己的自有品牌却几乎没有。百货零售企业要突出自身形象,维护竞争地位,注重“名店效应”,即通过“名字号”、“老字号”,例如,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上海一百,所形成的对顾客的吸引力来稳定和扩大市场,注意进货品牌的声誉获取商业利益,必须开发自己独有的商品,创立他人所没有的品牌,逐步形成自有商品的特色。提升企业形象,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创立优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百货零售业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形象宣传、企业的服务质量、企业商品的定位及对企业的管理。比如上海的太平洋、百盛,杭州的杭州大厦,银泰百货等商业企业,都是典型的潮流式服装在引导消费者的穿着习惯。无论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营业员或是收银员,都应该受到本企业文化的培训,清楚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应该做些什么。首先,百货零售企业要创建独有的企业形象,分为有形形象和无形形象,有形形象包括企业的外观形象、产品形象、员工行为等,无形形象包括企业的精神风貌、信誉和社会责任心等。另外,强调企业文化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关注员工的需求,直至满足员工的需求,形成团结、和谐、文明的企业心理环境和企业文化环境。
(三)加强对一线员工的管理
百货店经营者为减少运营成本,大多数采取“借鸡下蛋”的经营模式。一线员工主要有生产厂家所派驻商场,生产厂家所派驻人员的人事关系、工资均由生产厂家负责,商场对这些人员只是简单管理,员工对商场忠诚度低。商场运营成本虽低但潜在隐患是公司没有自营商品和自营员工,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百货零售业应加强对一线员工的管理。百货零售业可以派遣自营员工去国际大品牌公司工作,让员工享受品牌高薪的同时也享受公司的各种福利。自营员工同时也学习到国际一线品牌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营销技巧,通过培训,可以加深员工对商场的了解,增加专业知识,弥补厂家对这些一线员工培训的不足,降低商场的人员流动率,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成立了现场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员工的联络沟通工作和现场监督工作。对员工进行多个岗位的技术培训,如收银员、仓储管理、礼品包扎和处理消费者投诉等,使员工可以胜任多个工作。多岗位培训可以增加员工工作灵活性和趣味性,减少员工对单调工作所产生的厌烦情绪。
(四)控制经营成本
在百货零售企业中,成本,优质低价的商品才是竞争中永恒的源动力。要控制成本,必须具有高效率的信息系统和组织能力。先从采购工作做起,对于采购人员有一系列详细的制度规定,例如,采购人员的差旅费规定,旅费自付,不吃不拿,不要供货商的一分钱。采购员定期轮换,甚至规定除办公室外不得约见供货商,在办公时约见供货商等具体要求。百货零售企业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个商场有关顾客的购物习惯通过卫星传输给各地商场的经理,经理们通过电视会议对购物习惯进行分析,再及时地传达给商场的全体员工,达到低成本进货,低成本占用资金,低成本管理,最大限度地将资源用在实处,从而提高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 姜鹤,实施连锁经营是我国零售企业的必然趋势,商业研究,2002-6
[2] 王婉芳,关于发展百货零售业的新思考,商业时代,2004,30期■
[关键词] 百货零售 现状 提升策略
一、我国百货零售业现状
零售业是实现各种商品的价值和使用的重要途径,是反映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并担负着促进生产,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需要的重要任务。多年来,百货店一直是零售业的业态形式,百货零售企业直接担负着实现商品价值的任务。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的增长水平。在大中城市,年销售额在1.2亿元以上的大型商场由1992年的98家扩大到2000年的1000家以上,还有相当数量的在建或筹建大型零售商场和网点。但是,随着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步伐的加快,超级市场、仓储商店、网络购物等零售业态快速发展,外商零售业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的百货零售业面临着国内多种业态和国外零售业巨头的双重竞争。百货店的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在零售业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而其他零售业态所占的比重逐渐扩大。从经营业态看,百货商店产业活动单位数在综合零售业中的比重仅为29.4%。在传统百货商店逐步退缩的同时,其他新型业态发展迅速,百货零售逐渐丧失了零售业第一业态的主导地位,百货零售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非常严峻。
二、如何提升我国百货零售业竞争力
(一)构建企业形象战略
企业形象战略是以提高商品认识程度为直接目的,通过改变企业的视觉形象,使企业更能引起外界注意进而达到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企业的形象越来越重要。企业的形象已经与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被称之为企业经营的四种重要资源。企业形象对市场的吸引力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新动力。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可以增加消费者信心,是产品在市场上无形的“通行证”,可以优化零售百货企业的生存环境,吸引人才,加强企业的内在凝聚力。百货零售业只有通过构建和提升自己企业的形象,才能不断地创新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在众多消费者的眼中,大型百货商场,既是购物场所,也是休闲场所,是老百姓的家。因此,大型百货商场拓展企业功能,成为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购物休闲中心,以适应各种消费层次的需要,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特色形象。目前市场消费内容的多元化,需求层次的复杂化和购买行为的理性化都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百货零售业进一步强化定位意识,集中精力经营适合该业态和企业自身的商品,根据商业自身的优势和消费者内在的需求,将自己定位经营现代的中高档、时尚的商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树立引领生活时尚的先驱零售企业形象。我国百货零售店经营的都是制造商的品牌,曾为一些制造商培育出一个个名牌商品。但属于自己的自有品牌却几乎没有。百货零售企业要突出自身形象,维护竞争地位,注重“名店效应”,即通过“名字号”、“老字号”,例如,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上海一百,所形成的对顾客的吸引力来稳定和扩大市场,注意进货品牌的声誉获取商业利益,必须开发自己独有的商品,创立他人所没有的品牌,逐步形成自有商品的特色。提升企业形象,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创立优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百货零售业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形象宣传、企业的服务质量、企业商品的定位及对企业的管理。比如上海的太平洋、百盛,杭州的杭州大厦,银泰百货等商业企业,都是典型的潮流式服装在引导消费者的穿着习惯。无论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营业员或是收银员,都应该受到本企业文化的培训,清楚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应该做些什么。首先,百货零售企业要创建独有的企业形象,分为有形形象和无形形象,有形形象包括企业的外观形象、产品形象、员工行为等,无形形象包括企业的精神风貌、信誉和社会责任心等。另外,强调企业文化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关注员工的需求,直至满足员工的需求,形成团结、和谐、文明的企业心理环境和企业文化环境。
(三)加强对一线员工的管理
百货店经营者为减少运营成本,大多数采取“借鸡下蛋”的经营模式。一线员工主要有生产厂家所派驻商场,生产厂家所派驻人员的人事关系、工资均由生产厂家负责,商场对这些人员只是简单管理,员工对商场忠诚度低。商场运营成本虽低但潜在隐患是公司没有自营商品和自营员工,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百货零售业应加强对一线员工的管理。百货零售业可以派遣自营员工去国际大品牌公司工作,让员工享受品牌高薪的同时也享受公司的各种福利。自营员工同时也学习到国际一线品牌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营销技巧,通过培训,可以加深员工对商场的了解,增加专业知识,弥补厂家对这些一线员工培训的不足,降低商场的人员流动率,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成立了现场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员工的联络沟通工作和现场监督工作。对员工进行多个岗位的技术培训,如收银员、仓储管理、礼品包扎和处理消费者投诉等,使员工可以胜任多个工作。多岗位培训可以增加员工工作灵活性和趣味性,减少员工对单调工作所产生的厌烦情绪。
(四)控制经营成本
在百货零售企业中,成本,优质低价的商品才是竞争中永恒的源动力。要控制成本,必须具有高效率的信息系统和组织能力。先从采购工作做起,对于采购人员有一系列详细的制度规定,例如,采购人员的差旅费规定,旅费自付,不吃不拿,不要供货商的一分钱。采购员定期轮换,甚至规定除办公室外不得约见供货商,在办公时约见供货商等具体要求。百货零售企业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个商场有关顾客的购物习惯通过卫星传输给各地商场的经理,经理们通过电视会议对购物习惯进行分析,再及时地传达给商场的全体员工,达到低成本进货,低成本占用资金,低成本管理,最大限度地将资源用在实处,从而提高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 姜鹤,实施连锁经营是我国零售企业的必然趋势,商业研究,2002-6
[2] 王婉芳,关于发展百货零售业的新思考,商业时代,2004,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