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范式的嬗变 从“保护竞争者”到“保护竞争”

来源 :中外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实用主义和规范化的融合。解决现实竞争问题的需要和对竞争的本质属性的回归,决定了其行为认定范式从"保护竞争者"到"保护竞争"的转变。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打破竞争关系的桎梏,引入独立的消费者利益标准,对行为不正当性的认定不再仅针对竞争者利益进行"权利化"的考量,而是依据竞争本身的结构、功能、特性来重新厘定考量因素和利益权衡框架。新法将"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置于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之前,并不是对价值序位的重新排定,而是强调行为只有构成对经营者竞争自由的"显著损害",或对消费者决策自由的"实质扭曲",导致实施者不合理地获得竞争优势,才能落入其规制范围,从而厘清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其他法律的界限。
其他文献
<正>患者,男性,66岁,主因"发现布鲁菌病(布病)1.5年余,发热并头晕乏力3个月"于2016年12月26日入院。自2015年5月始无诱因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纳差,于县医院和县疾控中心确诊为布
为了研究掘进面粉尘浓度分布规律,结合回坡底东五区掘进巷道的实际情况,借助流体软件Fluent建立并模拟了压入式通风16种模型的粉尘分布规律.对于巷道不同的水平面,随着离底板
通过对高炜等人的无可信中心的(t,n)门限签名方案进行分析,发现该方案不能抵抗外部攻击和公钥替换攻击。在原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t,n)门限签名方案,不需要可信中心,密钥生成
我们以《全球华语大词典》为对象考察华语三音词的区域类型、构词特点、语义特征属性和构字雅俗差异。在类词缀三音词方面,华语有其变异性和选择空间。尽管类词缀三音词变异
提出一种基于概念和语义相似度的聚类算法TCBCSS(Text Clustering Based on Concept and Semantic Similarity),TCBCSS算法基于WordNet对文档概念进行抽取和归并,形成语义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