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治视野下的宗族调解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梅斌,(1987-),女,汉族,山东临沂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710122
  【摘要】宗族调解是古代民间调解中最普遍的调解方式,在化解民间纠纷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宗族资源对于现代法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宗族;宗族调解;现代法治
  中国社会已经从宗法等级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弘扬法治精神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但宗法伦理的精神依然渗透在现今的社会生活之中,是现代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不可抛弃的资源。因此,宗法文化的调解作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消除,应该正确认识现代法治下的宗族伦理对于调解的作用。
  一、宗族调解概述
  宗族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特征的人构成的一种特殊群体。宗族调解是一种由家族首领,如族长根据家族法规调处族员间的民事和轻微刑事纠纷的方式。一般是族长先进行说教,再根据事实进行调解。它是民间调解中最普遍的一种,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宗族社会,家法族规是每个人所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规范。现代法治视野下探讨的宗族调解已不是旧家族那种活埋、沉塘等野蛮的纠纷处理方式,而是指在家族年高辈长者的调解下,同姓家族解决简单的纠纷的一种方式。
  二、宗族调解继续存在的原因
  第一、血缘关系是宗族调解存在的前提。由于宗法思想的长期影响,中国人的血缘观念就变得尤其强大,亲族之间的交往是中国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亲族圈也是中国人重要的活动环境。中国人还很注重亲族的远近与长幼关系,以及与自己的血缘关系,这就为宗族调解存在形成了前提条件。
  第二、宗族间纠纷频繁是宗族调解的基础。宗族纠纷和宗族械斗在频繁的交往中时有发生,呈增多趋势。不同宗族之间为了维护各自宗族成员的利益,在争夺利益归属的过程中,发生冲突,这时家族年高辈长者的调解,对于解决同姓家族简单的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是宗族调解的思想根基宗族在我国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深厚根基,宗族观念己经深深的印在了人们的头脑中。改革开放之前国家政权对宗族组织的打击只是摧毁了宗族组织的外在形态,宗族组织的内在机制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只要宗族生存的内在基础没有被摧毁,宗族观念就不会消亡,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宗族观念就会得到滋生。
  三、现代法治视野下宗族调解的新变化
  第一、宗族调解以家庭纠纷为主。与传统的家族不同,现代社会里的家族活动的承载者都变成了家庭,由某一家庭来主持或操办一些家族活动,有时其他家族成员来参加,有时其他家族成员并不来参加。由家族分化成家庭,其核心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家族的“父子关系”为核心变成了现代家庭的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社会。这使宗族调解的当事人双方与调解人之间的地位更趋于平等,在此基础上的调解协议可接受性更强,宗族调解也成为家庭纠纷解决的很受欢迎的一种方式。
  第二、宗族调解人的权威及作用远不如前。近代以来国家大力塑造其自身的权威,并努力向下渗透,今日对国家权威的认同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经历数十年沉寂之后方才复苏的宗族,其领袖权威与宗法时代实不可同日而语,我们时常也会听见对于族长之公正性的质疑,当然,不可否认传统余威仍在,但是纠纷处理过程中当事人及调解人诸方面都会向外界借助各种力量,法律便是其中之一。
  第三、族谱、家谱的重新修订引发人们选择宗族调解的积极性。族谱、家谱的重新修订在当今农村社会十分普遍,续家谱在农村大家族被看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通过族谱联络族员感情,当发生冲突,族员更容易选择族谱内的年高辈长者进行调解,族谱的重新修订带动了宗族调解。
  四、宗族调解对于现代法治建设的意义
  现代法治下,宗族调解在解决纠纷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方便、成本低廉,节约司法成败。调解人或在田间地头,或在饭桌旁就能对当事人之间进行劝导,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并且协议履行的可能性很大,纠纷在宗族内就化解,无疑成本是最低廉的。(二)宗族调解的及时性。其一,纠纷发生时,宗族族长可能就在身边,可以及时化解矛盾。其二,某些纠纷将要发生时,族长可以以长辈的身份予以劝导,预防纠纷的发生。(三)宗族调解的道德性、亲和性。调解人与纠纷当事人生活于同一环境中,且有着血缘关系,使调解人与当事人更易沟通,极易达成协议,并主动履行该协议。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宗族组织对于民间纠纷的调解也不是万能的,在调解过程中要防止有的宗族组织直接偏袒某一方,另外,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和有效的法律制约,宗族调解往往带有相当程度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加强法制建设,把宗族调解限制在守法、遵宪的范围内就变得很重要。
  五、在现代法治视野下发挥宗族调解作用的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家族中的情感团结、情感信赖的作用,以最低成本解决纠纷。现家族成员间的交往以利益为主要标准,情感在利益面前得不到发挥和寄托,家族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由血缘关系建议起来的家庭成员关系更能得到每个人的信赖。发挥家族中的情感团结、情感信赖作用,有效解决纠纷,维护家族关系,增强凝聚力,也避免诉讼之累。
  第二、加强对宗族调解的立法,使得宗族调解有法可依。国家对于宗族调解在一定程度上采取默认的态度,只有纠纷的解决不是十分明显的不公平且给一方带来较大伤害时,国家才会干预。宗族依照惯例处理族内外认为应该由自己处理的事情,基本上不介意法律怎么规定的,宗族调解没有法律依据,在实践中就会出现调解任意,甚至引发更大纠纷的情况,而调解结果也仅仅是依靠家族的权威,没有法律效力,因此,加强宗族调解的立法,使得宗族调解也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毛国权宗法结构与中国古代民事争议解决机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钱杭宗族的传统建构与现代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11
  [4]曲谏,孙明,史耀雄和谐农村视野下的宗族调解[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
  [5]杨丽娟宗法伦理对现代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理论发展中的很多核心问题往往都始于并最终归因于对自然法、自然权利的讨论。而对于自然法、自然权利问题的讨其论起点又往往要追溯至理论家们对于自然状态的想象。
作者简介:张宁(1990-),女,汉族,河北沧州人,辽宁大学2013级法律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辽宁大学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在理论与实务中一直争论不断。其核心争议点在于原告资格的内涵以及标准问题。原告资格不仅是一个程序性的问题,更是法院实体审查的范围,本文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行政法  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内涵  原告资
目的:了解我院640例高血压病体检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检测结果,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8月间来我院体检的640例高血压确诊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空腹血糖(FBG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整个社会持续的低生育水平,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社会问题相继显现。计划生育新政策---单独二胎,便欲解决这个问题。
[摘要]由于传统教育的巨大惯性,人为地制造了一大批所谓的中职生“差生”。加之,有相当一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学生观上存在着严重的价值扭曲,于是,“顺理成章”地将“差生”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通过爱自己所教学生,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发展的教育,为中职生创造了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广阔空间。其中,学生的主题探究学习、社会实践学习、生活知识探究学习,展现了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学习策略。特别是他们求异、求新
作者简介:闵晶晶(1983-),女,汉族,陕西安康人,西北政法大学硕士,陕西省安康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法理学、刑法学。安康学院,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法官自由裁量权是法院审理案件中职权的必要,通过司法判决(例)的方式来规范自由裁量权较之其他方式具有更为显著的优点,并且不会妨害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在我国实行案例指导制度的大背景下,更是实现公正司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判例;公正;自由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农村税费改革前时期、农村税费改革后时期等四个历史阶段。
给草原兔尾鼠(Laguruslagurus)经腹腔接种不同量的婴儿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infantum)前鞭毛体,结果表明,不同量的原虫感染对动物体重及肝重没有明显的影响,但脾重则有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