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课堂中的教学勇气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ER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调动感知,以积极心理悦纳教学理念
  当下,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层出不穷,让一线教师应接不暇。但事实上,很多教师在学习、模仿时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什么都想学,却什么都没有真正学会;有的教师甚至在反复模仿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基于“优秀的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这一关键理念提出:“如果我们是在生活集结的各种力量的交汇处找到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重新审视那些当初引导我们走向教学的某些交汇点,就可能会找到优秀的教学之本源。”教师在积极调整自我的同时,应该从自身的认知意识、教学实践出发,形成自己的判断,感知、悦纳、内化教学理念,并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在实践中尝试和巩固,将其铸造成为自身的教学言行,提升教学能力。
  二、激励自我,以阳光心理寻求自我突破
  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教师容易形成一种机械重复的认知惯性,这在心理认知层面被称为规律性认知惰性。教学是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性活动,即便是相同的内容,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也会形成完全不同的教学质态,因此,墨守成规是不可取的。但由于教师存在着鲜明的认知惰性,很难做出改变和调整,久而久之甚至还会形成教学的“恐惧”心理。帕克·帕尔默在书中指出,教师的这种“恐惧”来自对不可预知的变化进行调整的无力感。
  教学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故步自封只能让教学陷入更加机械而生硬的泥潭之中。教师要从自身认同和完善的角度出发,打破原始心态平衡,以重新构建的思维关照自身的认知体验,用发自心底的教学勇气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
  三、肯定自己,以创新心理推动专业发展
  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教学某些内容时,课堂节奏流畅,师生互动频繁,教学效果很好;而教学某些内容时,总是磕磕绊绊,甚至在解读教材、设置环节时就已经捉襟见肘。其实每一位教师都拥有较好的意识和能力,但对于不同的课程,所采用的处理方式不同,也就形成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会认为这是在处理教材的策略上出现了偏差,但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認知始终停留在固有的层面上,没有激活自身的创新意识。
  帕克·帕尔默在书中指出:优秀教师殊途同归的教学技术都体现出积极的创造性张力。所以,运用创新心理来设置课堂时,关注点不应该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解读、统整与设计,而是要激活教师内在的创造性张力。结合教学实践来看,这种创造性张力源自四个维度:一是开放,教师要开放视野,不能仅从教学者的视野关注教材、设置课堂,还需要从学生的视野,将课堂呈现的结构开放化、统整化;二是界限,开放有度才能拥有相对宽松而有力的创新空间,教师不能在一味的开放中削弱课堂教学原本应关注的中心;三是愉悦,只有在宽松有趣的课堂中,用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心灵保驾护航,学生才能感受到安全感、平等感;四是紧张,课堂是思维积极运转的场所,是获取知识的场所,保持适度的紧张感,更容易渲染求知的氛围。
  四、交互对话,以融通心理达成教学相长
  教学是师生之间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素养的铸造,都应该借助师生对话的形式达成,这是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必须要树立的基础性认知,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对话、互动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却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落实。
  书中指出,教学的本质就是开拓一个实践性的共同体空间。这种空间能够容纳师生思维扩散下的交互与对话,能够承载师生教学相长之后的联系与发展。因此,教师要摈弃知识单向传授的固有思维模式,以更加积极、畅达的融通心理,构建多维化师生对话体系:其一,融通心理,教师要以博大的胸怀悦纳学生的错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发生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这是他们在获取知识、实现成长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教师应接纳并珍视学生的错误。其二,学生在认知上发生争执时,教师要积极发挥导学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在分歧中找到彼此的共生点、融合点。书中指出,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其因各自的认知而进行辩论时,教师不应该以评判者的角色对学生各自秉持的观点进行优劣、对错的评判,而应该借助融通心理,帮助学生形成认知上的融合,找出各自观点中有价值的成分。
其他文献
【关键词】高中生;目标;假期综合征;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3-0070-03  【作者简介】吴宁,江苏省泰州中学(江苏泰州,225300)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新学期开始,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假期综合征”。作为新学期的第一课,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时光”这一主线贯穿整节课
【关键词】追星;自我同一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8-0066-03   【作者简介】周燕,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江苏扬州,225001)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建立自我认同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的未来”等问题,渴望发掘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这些问
【关键词】高中生;标签效应;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0-0072-04  【作者简介】1.邓毅,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第五中学(湖南株洲,412100)教师,二级教师;2.文利辉,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株洲,412100)心理健康教研员,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
抗战爆发后,中国红十字会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在全国军民的抗日浪潮中“救死扶伤,博爱恤兵”,成为战场救护的重要力量。为适应战局变化,中国红十字会(简称“红会”)成立了抗战时期唯一的、规模最大的“专负军事救护之机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简称“救护总队”),培养、组织了大量优秀的医护人员,派遣了100多个医疗队,奔赴各大战区进行战地医护服务,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红会这段永载史册
一  伟大的五四运动之后,科学社会主义对中国先进青年有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这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得以创建的思想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的组织条件是1920年前后进步青年社组织的发展变化。以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中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社团之一新民学会(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人于1918年发起组织的革命团体)为例。1921年1月1日至3日,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在文化书社集会,讨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
【关键词】拖延;方法;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6-0057-04  【作者简介】董林,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江苏盐城,224008)教师,一级教师。【设计理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三年级学生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内部自控力又尚未发展起来,他们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缺乏时间观念就是其中一个显著的表现。
【摘要】赵澎涛先生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平和中透着激情。他不显山露水的表象犹如平静的一泓湖水,常常挂在脸上的微笑恰是那水面上动人的涟漪。但当你良久地面对这片湖水的时候,你便会深切地感受到在这片湖水的深处,存在着海浪一般奔涌的激情。如果从知人论事者的文艺观点看,我以为平和与激情不仅体现了赵澎涛先生的为人处事之基调,也体现出其书法作品的精神。笔墨催君痴,平和显禅意,激情出灵性。  【关键词】平和;激情;书
在土改工作中,驻村土改工作队与韶山乡的干部遇到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即如何对待毛泽东的家庭成分,划不划和怎么划。  根据《土改法》规定,农村每个家庭都要参加划分阶级成分,出于一種特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韶山乡党支部和乡土改工作队觉得工作应该做到位,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土改驻村工作队队员夏海军主持召开村农民协会委员会议和小组长会议,让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提出对毛泽东家划成分的看法。据原引凤村(韶山村
【关键词】责任感;社会责任;心理核心素养;班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96-0073-03  【作者简介】何咪敏,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中学(杭州,311400)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社会责任感是高中生心理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的价值观具有复杂性、多向性、易变性等特
【摘要】本文以《北京人》与《樱桃园》为例,对曹禺与契诃夫的戏剧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戏剧;曹禺;契诃夫;《北京人》;《樱桃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曹禺,作为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杰出代表,创作了《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一系列优秀作品,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在契诃夫戏剧的影响下,曹禺首先创作了《日出》,剧中出场人物众多,性格迥异,但人物内心却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