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对结直肠癌小鼠肠道菌群、炎症因子及HER-2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ki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对结直肠癌(CRC)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HER-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人源化BALB/c雌性小鼠40只,采用腋下注射小鼠法结直肠癌细胞株(CT 26)的方法成功建立小鼠结直肠癌模型后,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只.对照组给予顺铂(0.1 mL/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灌胃白头翁汤[25 mg/(kg·d)]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给药前后两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比较给药前及给药3周、6周后两组小鼠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血清MMP-9、VEGF、IL-10和TNF-α水平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治疗后两组小鼠肿瘤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结果:给药第4、5、6周时研究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给药6周后研究组小鼠肿瘤质量为(0.32±0.09)g,显著低于对照组肿瘤质量(0.65±0.12)g(t=9.839,P<0.001).给药3、6周后,研究组小鼠梭杆菌门、拟杆菌门菌落数较对照组降低,厚壁菌门、变形菌门菌落数较对照组上升(P<0.05).给药3、6周后研究组小鼠血清MMP-9、VEGF、IL-10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给药6周后研究组小鼠肿瘤组织中HER-2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头翁汤可有效改善紊乱的结直肠癌小鼠肠道菌群,并减低结直肠癌小鼠炎症因子及HER-2的表达,抑制肿瘤体积增大和生长.
其他文献
国内外普遍采取测井方式进行井下油套管泄漏检测,但是,测井作业具有操作过程复杂、安全风险高、作业时间长及经济成本高等缺点,而油套管泄漏的地面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痛点,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为此,本文对国内外油套管泄漏的地面检测技术进行广泛的调研,分析对比了不同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已成为应用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为实现对桥梁缆索的安全评级和健康自动诊断,研制并布设光纤光栅索力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对桥梁缆索的结构应力和温湿度等多参数实时监测.随机抽取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标定数据及钢丝疲劳测试值进行分析.实验表明,传感器输出波长与结构应力和温湿度变化呈高度线性,且具有重复性,为光纤光栅传感器在索力和温湿度监测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某螺纹连接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失效,通过对故障件化学成分、断口、显微组织、硬度等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螺栓断裂形式为疲劳断裂,裂纹源位于表面.形成裂纹根本原因为产品表面氧化处理时,腐蚀过度,使螺纹表面形成点腐蚀,机车运行时,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最终疲劳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