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介入对日语教学的意义及应用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基石。每种语言都传递着不同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在日语教学中,介入日本文化,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语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背景,才能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日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关键词:日本文化;日语教学;意义与应用
  引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生活在一定言语使用区域中的人们在特定的语境下,通过书面语或者是口语的形式相互交流而产生的。并且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自然也会在语言中融入他们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当前各大高校开设日语专业,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日语的词汇、语音、语法规则等知识,而是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而成功的语言交流,除了要具备丰富的日语语言知识外,还需要掌握日语语言中隐含的大和民族文化背景知识。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日本文化介入对日语教学的意义及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日本文化对日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
  文化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文化与语言相互依存,相互辩证。语言记录文化,传播文化;文化为语言创造和表达提供可能,文化决定语言的发展方向,促使语言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学习日语也离不开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大和民族漫长的历史对日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导向作用与制约作用,因此学习日语必然要学习日本文化。
  二、日本语言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
  日本的民族文化处处体现出日本人的人际交往理念、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等,甚至影响了日语惯用语的表达方式。日语的方方面都渗透着浓厚的日本文化。具体表现如下:
  (一)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自古以来,日本民族都具有崇拜强者、无条件追随强者、锐意进取的心理特点,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日本民族一方面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还积极摄取外来文化,并将其与自身文化相互融合,继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例如中日关系的文化交往在隋唐时期达到顶峰。由于当时的隋唐王朝经济发达、政治开明、文化先进,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因此日本积极学习并引进大陆文化。但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衰弱,西方欧洲各国成为日本追捧的国家,日本大规模吸收西方文化,追赶英美技术,同时日本还继续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取长补短,从而最终形成了汉语、和语和外来语三种语言为一体的日语语言文化局面。
  (二)寒暄问候语丰富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日本人的寒暄问候语丰富,除了常见的“你早”、“你好”等用语外,日本人还喜欢围绕天气、季节等寒暄一番,借此来营造和谐氛围。
  (三)语言表达比较委婉模糊
  日本人深受“和”意识以及“以心传心”思想的影响,他们极其重视语言的委婉、模糊表达,以希望给周围人保持和谐、愉快的交谈氛围,即使自己交谈的内容不和对方心意,也要尽量做到不引起对方的不快。因此,委婉的谢绝、留有余地的承诺、巧妙的暗示以及似是而非的回答等都是日本语言的一大亮点。
  三、日语文化介入日语教学的措施分析
  (一)提升教师的日本文化素养水平
  要想提升学生的日语学习和对日本文化的了解,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日本文化素养,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具备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不断丰富自己的异国文化知识,广泛了解异国的政治、经济、艺术、建筑、文学、音乐以及宗教等,尤其是要注意流行的日月学刊、外来语、流行语等,掌握日本文化的变迁等。唯有这样,在开展日语教学活动时,教师才可能收放自如,增强日语教学的有趣性。
  (二)上课尽量采用日语直接教学的方式
  传统的日语教学方式以教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兴趣也不高。为了重新燃起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教学活动必须讲究一定的艺术性。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的日语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语言富有吸引力,并尽可能采用日语直接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日语学习氛围,举例恰当好处,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三)通过课外阅读文学作品或者网络,丰富学生的日本文化知识
  文学作品往往是该民族精髓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积累,最生动、最直接、最丰富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背景、性格特征、行为方式、社会交际以及丰富习惯等内容。因此教师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日本著名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还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日本文化。此外,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也可正面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搜集相关日本文化资源,让学生不断积累日本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习俗等相关知识材料。
  (四)充分发挥日语外籍教师的作用
  语言学习离不开交际环境,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日语,缺乏日本文化和语言环境,也很少有机会能够与日本文进行交谈,日语外籍教师是学生最先接触、也是接触最多的日本文。因此日语外教要多和学生讲解日本的社会情况、文化生活等,讲亲身体会,让学生学到更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文化知识。
  (五)采用比较法进行日语教学
  将中日语言中文化的内涵进行比较,继而学习日语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例如可以比较词汇的文化内涵、语言应用的文化背景等,找出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更准确掌握日语知识与应用。在比较时,可以从日本有中国没有的、中国有日本没有的、中日两国都具有但有差异的内容入手,可以借助语言解说、图片展示、图表对比等方法,让学生切实掌握日本文化的内涵。
  综上所述,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含有浓厚的文化特色,由于各个民族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仅仅依靠语言知识的掌握还不能满足轻松自如的交流需求。日语教学不仅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重文化的渗透,唯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原汁原味的日语。
  参考文献:
  [1]金兰.高职院校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1).
  [2]朱海淑.探讨网络辅助教学对基础日语教学的积极作用[J].新课程(下),2012(05).
  [3]孟霞.文化因素在日语教学中的作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
  [4]陈亚军.浅谈汉语文化对日语教学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5(18).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职高数学作为学生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技术水平以为未来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职高数学教学的内涵着手,对当前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供可借鉴价值。  关键词:专业需求;职高数学教学;课程内容改革  职业高中作为新时期在我国教育结构体系改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等职业学校,主要通过改建普通中学的方式形成,通常招收初中毕业生,设置为期
学术界一般认为,考据学家与文学家治学异途,各有长短,无人能够兼而善之。事实上,清代考据学大师戴震主张“义理、考核、文章”的统一,体现出对文学艺术方面的重视。其《屈原赋注》
强制性并置使《荒原》从诗体结构上形成陌生化。《荒原》的强制性并置主要表现为人物指称的强制性并置、典故的强制性并置和意象的强制性并置。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离我们已渐行渐远,但这个历史上的第41届、持续了184天的盛会,却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书写了人类文明的不同文化在一座城市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多佛海滩》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佳作。《多佛女郎——对人生的批判》是对《多佛海滩》的扭曲模仿,诗人用反讽的手法,嘲弄的语调,解构了原诗,消解了生活中的信仰和爱情,是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