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山区河流整治 促进河流保护与开发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nHdt6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区河流整治、保护与开发是我国水利事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建议相关部门抓住机遇,做好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工作,争取将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为河流治理项目提供资金保证;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加强工程日常管理、维护,确保工程发挥应有效益。
  【关键词】山区;河流;整治;保护;开发
  一、工程概况
  桂湖溪发源于红寮乡长基村牛场山,沿途纳入青石溪、东兜溪、红庙溪、溪湾溪流入连江县鳌江,全长约30.9公里,流域面积约186.67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为1.87亿立方米,详见图1。本文对该河流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开发进行了论述。
  二、山区河流存在的问题
  1 河流行洪、泄洪能力低
  流域内建设占用河道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区段甚至存在人为改道的现象,阻断了行洪通道,缩小了行洪断面。流域内目前尚无大型蓄洪、滞洪等控制性防洪工程,只有一些小的水库、塘坝,且存在设置不合理和设备起来老化的现象,未能形成完整、有效的防洪体系。原规划的分洪渠占用了居住用地,一直得不到实施,造成河流分洪能力下降。
  2 河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1)生态系统结构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由于受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等的影响,河流水质恶化,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降低,除上游水质较好的支流中有少量鱼类外,其他污染严重的河段水生生物极少。
  (2)水质污染严重,容易诱发疫情。各种生活污水及养殖污水使河流水质恶化,极易滋生病菌、寄生虫和蚊蝇等,从而可能引发疫情。在汛期爆发洪水时,上游的各种污染物及动物尸体等流入下游,使得本来就污染严重的水体更易诱发传染病。
  3 景观破坏严重
  该河流的自然河道地勢险峻,有急流、险滩、瀑布、深潭,同时有多处在不同历史时期建成的堰坝等人工水利建筑,具有较高的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但这些自然、历史、人文资源并未得到良好的整合利用,反而因为河道的污染而受到严重破坏。同时,大量沿河的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侵占河流岸线土地,破坏岸线生态与景观。另外,河岸生硬的人工渠化,小型发电站引水渠、水库、闸坝等水利设施的不合理建设,以及过度近岸耕种,都严重破坏了河流生态景观。
  三、注重长效管理,加强污染控制
  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对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生态治河的首要任务是控制与治理流域内污染源,改善水质。一是建设垃圾分类收集→无公害处理→资源再利用系统、污水收集→处理→再生水回用系统,防止垃圾污水进入河流;二是提供科技支撑,推广测土施肥、控制农田等面源污染;三是发挥两岸绿化植被缓冲带作用,恢复河流水体自净能力。
  四、山区河流整治的总体构想
  根据河流的特点,以及河流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情况,山区河流的生态整治主要是开展必要的疏浚整治,进行生态护岸建设,达到防洪和水土保持和保护生态的目标,条件适宜的,可以通过整治开发漂流等旅游功能。
  五、山区河流整治、保护与开发
  山区河流洪水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生态环境人为破坏,旅游景点缺乏。针对山区河流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山区河流生态整治的目标。
  (1)防洪防冲目标。根据山区河流的特点,生态整治重点应该放在险滩卡口,疏浚拓宽窄槽,对有农田和村落的河段实施护岸等,以达到防洪防冲的目标。
  (2)水土保持目标。流域内严禁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开发过度的要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持和促进流域植物生态向好的方向发展,防止水土流失。
  (3)旅游开发目标。根据山区河流比降较大,水流急缓交错的特点,可以拓宽投资渠道,筹集建设基金,开发漂流、探险等旅游项目,以旅游促进农村乡镇社会经济的发展。
  山区河流整治要减轻或避免水灾对人类及其生产活动造成的损失,要注重河流景观与人类、生物及周围环境的和谐。
  (1)防洪防冲。①疏浚整治河道,提高行洪能力:通过炸礁,清除河流卡口;通过疏浚整治,拓宽窄槽河段,以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达到防洪的目标。②建设生态护岸护坡,保护村庄和农田。在河流两岸有村庄和农田的凹岸处修建生态护岸护坡,以保护村庄和农田,达到防冲的目标。
  (2)建设生态河流。①增强水体自净作用:河流生态整治应种植柳树、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这些水生植物不仅能从水中吸收无机盐类营养物,其舒展庞大的根系还是大量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附着的介质,利于水质净化。②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河流生态整治要把水、河道、堤防、河畔植被连成一体,通过科学的配置,在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建立起阳光、水、植物、生物、土壤、堤体之间互惠共存的河流生态系统。③进行流域生态建设,保持水土:对流域生态采取保护措施,严禁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必要时采取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恢复和振兴流域生态系统,以保护流域生态,达到减轻洪水灾害,提高枯水径流,建设健康河流的目标。
  (3)营造优美环境,保护、开发旅游景点。①在满足防洪、水资源调度、生态修复的基础上,营造水岸景观,满足市民回归自然、亲近河流的情感需求。水岸景观应以安全性、开放性和舒适性为原则,并与城市建设风格相协调,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体现当地的文化特征、民俗风情、历史风貌。在适宜的节点建造亲水平台、体闲设施、历史文化长廊等,可提升区域景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②保护、开发旅游景点、景观。青山绿水,环境优美,远离闹市,亲近自然,是山区河流的优势所在。为此,山区河流在生态整治时,可以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便利交通,开发漂流、探险等旅游项目,让城市居民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六、模式的生态整治规划与设计方法
  1、模式的生态整治规划方法
  首先根据河流及其流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河流的特点和附近村落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当地水利建设规划,制定河流的生态整治规划和各个子目标的整治规划。河流生态整治规划在对河流进行疏浚整治,建设生态护坡护岸,达到村落农田防洪防冲目标;然后,在满足水土保持等目标基础上,通过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措施来提高和改善河流的水质,防止河流周边水土的流失,兼顾生态修复、景点开发和建设、便利交通漂流、探险等旅游开发到达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标。
  2、模式的生态整治设计方法
  模式的生态整治设计应在生态整治规划和各目标生态整治子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首先要根据生态整治目标要求和有关行业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确定生态整治单项工程的设计标准,然后对整治单项工程进行设计。设计中,要遵循项目研究的有关设计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尽可能地采用国内外河流生态治理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做到生态整治工程设计理念先进,设计技术创新,设计效果生态化、可持续化、高效实用。整治工程要与环境协调,对河流、景点起到美化作用,对水生物、动物和植物起到保护作用,并促其多样化,不断繁荣和发展。进行疏浚整治设计时,除非防洪必需不得不进行的开挖和清除外,一般不进行过度的开挖清除,保持河流的自然状态。必须进行开挖整治的,也要最大限度地严格控制开挖整治的规模和范围。在进行护坡护岸设计时,要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生态护坡护岸技术,为河流的水生物提供生存发展条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在进行水土保持设计时,注意把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效果。至于漂流等旅游功能的设计则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充分论证,在确定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情况下进行。
  七、结语
  每条山区河流整治的规模小,范围不大,投资少,但效益可能比较大,或者说投资的效益较高。如能开发旅游功能,生态整治的社会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希望通过山区河流整治能营造出鸟鸣、山优、水清、天更蓝的生态效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增添光彩。
其他文献
探讨上流式厌氧复合床反应器(UBF)-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的试验效果。结果表明:进水COD1500mg/L、色度600倍的印染废水。在厌氧段停留26h,可使得COD的去除率在25%以上,
【摘要】深层水泥搅拌桩是一项软基处理的新技术,水泥搅拌桩在软基工程施工中分别对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检测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做了一点探讨。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设计;施工质量    近年来水泥搅拌桩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工程,它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用专用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与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
研究土小企业的特点,分析在关停取缔土小企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土小企业污染的对策建议。
【摘 要】在电能计量中由于电流互感器错误接线造成了电能表有功计量部分和无功计量部分计算的不准,有功电量通过错误接线算出更正系数进行电量追补,无功电量往往就被忽视,无功电量的追补我们也通过分析进行无功电量追补。无功计量不准不及时纠正,也会造成电量损失,为避免计量的失准,以下列举了常见六种错误接线分析。  【关键词】三相四限制;无功计量;误接线;分析  引言  在电能计量中,互感器错误接线造成无功计
本文阐述了国外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及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随着煤矿井下工作面支护材料的革新,推行"以钢代木"是主要途径。福建省永安煤业公司丰海煤矿307采区-60C2N采面是其公司首家在薄煤层中推广应用液压单体支柱的工作面,通过现场
目的探讨制定统一先天性梅毒(CS)诊断标准的必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0年2月因母亲梅毒感染而入院的85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性传播疾病管理指南(2015)/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