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报刊发展策略与报刊编辑的综合发展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jxb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技术发展和文化環境的变迁,在更为深远的层面改写着传统报刊的生存空间。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挑战,传统报刊必须制定恰当的发展策略,并对报刊编辑的综合发展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新媒体时代报刊发展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新媒体时代报刊发展策略将为报刊编辑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报刊发展;报刊编辑;综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3-0120-03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报刊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纸媒时代到读图时代的发展。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挑战不断出现,促使我国报刊从业者做出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特别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报刊发展策略已然成为影响报刊编辑自我定位的重要因素。鉴于此,笔者拟从新媒体时代报刊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入手,结合报刊发展策略的角度,就报刊编辑的综合发展等问题略作梳理。相关问题的讨论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也不尽如人意,还望专家指教。
  一、新媒体时代报刊发展面临的挑战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新媒体时代以来新媒体技术的快速进步,无疑是对传统报刊冲击最大的因素。一方面,广大受众群体获取信息的手段迅速增多,极大地压缩了传统报刊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随着人们获取信息能力的提升,大众文化时代“泛娱乐化”倾向也逐渐增强,从而弱化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前述两种因素相互叠加所形成的合力,使得新媒体时代报刊发展面临的挑战多以下述几种形式得到体现。首先,从受众层面来说,传统报刊的读者群体正日益萎缩。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极大压缩读者阅读报刊时间的同时,也逐渐培养起新一代读者“浅阅读”的习惯。当越来越多的读者习惯于从微博、微信、手机APP获取信息之后,他们对传统报刊的认可度将不断降低。同时,青年读者群体对传统报刊的认可度也始终处于低迷状态,这无疑为培养读者群体造成障碍。这一趋势,在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更为明显。其次,从市场影响层面来看,传统报刊也逐渐被市场边缘化。一方面,传统报刊可获得的广告投放量日趋减少,原有的广告商数量不断被分流。另一方面,新媒体成为广告商争夺的新战场。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互联网广告投资始终保持年均60%以上的增长速度,而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增长量则长期保持在20%以下。再次,传统报刊的印刷数量和发行量也不断下滑,部分影响力有限的刊物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前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从不同层面说明了传统报刊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问题。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的良好势头十分喜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们、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1]这是对党的舆论工作的整体要求,也是对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具体来说,现代传播媒介的大量涌现,在为现代人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终端的同时,也改造和重塑着现代人对信息的解读方式。在传统纸媒拥有话语权的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窄化且获取速度较慢;相对而言,以智能手机、电脑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不仅拓宽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极大地提升了信息获取速度[2]。前述两个方面因素,以及传统受众群体文化素质的相对高悬与现代社会国民整体素质的普遍提升,造就了新媒体时代报刊阅读群体的萎缩。
  抛开上文所讨论的受众群体因素之外,广告数量的下滑和媒体整体问题的多重叠加,也是现代报刊发展面临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与2016年的数据来看,我国报纸广告发行量在广告市场的占比明显下滑,特别是2016年比2015年的广告发行量较同期广告投放量减少量维持在2.6%~3.5%的区间[3]。而这一势头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并没有改变,而是朝着互联网广告投放量明显上升和报刊广告明显下滑的趋势继续发展。不难看出,互联网在改变报刊拥有信息传递话语权的同时,也在压缩着报刊的广告收入。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信息传递手段及其效用层面对传统报刊提出了挑战。
  与此同时,报刊编辑也逐渐意识到本行业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新方法进行改变、突破。综合上文的分析,新媒体时代报刊发展面临的问题可概括以下几点。首先,传统媒体存在电台、电视台、报纸各自为政的分离状态。不仅是各媒体机构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沟通,甚至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而展开恶性竞争。其次,传统媒体行业自身的惯习难以逾越,导致其转型升级受到限制。特别是传统报刊编辑群体。
  目前看来,传统媒体行业的管理体制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在传统媒体中,报纸、电视台和电台多维持各自为政的格局。不仅各个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甚至传统媒体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恶性竞争。这无疑给传统媒体的转型造成了困难。为有效解决这类问题,传统媒体必须从重视本身行业特点出发,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比如报纸行业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采编慢、发稿慢等问题,而互联网等新媒体内容整合快、更新及时、原创自由等,大众可以及时参与进内容中,融合性高。除此之外,很多报纸行业因为缺少一定的数字技术和科技水平支持,在发展融合中遇到诸多问题,这既与中国传媒行业发展不成熟有关,也与世界媒体产业的冲击有关,因此在媒体整合方面,中国传统报纸媒体仍面临巨大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报刊的发展策略
  尽管新媒体技术彻底改写了传统报刊产业的格局,但新闻的基本属性并未改变。概括来说,用不同的呈现方式来报道不同的新闻事件是报刊编辑综合发展的关键。一方面,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叙述新闻事件,不仅要求报刊在采写新闻稿件时尊重不同文体的体例要求,真正做到“用事实说话”。另一方面,新媒体语境促使报刊高度重视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只有可读性强和情感充沛的新闻作品才能为报刊发展注入旺盛的生命力。   根据前文所列的传统报刊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當下较为常见的解决方式有二。其一,读者培养计划,也称“NIE”(Newspaper in Education)工程。即着眼于从青少年入手培养读报兴趣,在提高青年一代综合素质的同时,为报刊稳定发展培养忠实的阅读群体。目前,福州日报等媒体已经开始开展对这一领域的探索工作,并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报刊联合举办“榕台大学生新闻营”计划。在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报刊认可度的同时,也面向社会开展“小记者”活动。就目前取得的成果而言,部分计划群体已对传统报刊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其二,数字化计划,即传统报刊主动放下身段向数字技术靠拢。一方面,传统报刊采用数字化技术为自身寻找转型发展的出路。另一方面,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输出的结合为传统报刊探索转型的生存空间。其三,转变模式。国内部分传统报刊正逐步尝试推广免费报纸,如I时代报、北京娱乐信报、羊城地铁报都尝试以全新的方式推销报纸。
  综合上述发展经验,笔者认为报刊的发展策略应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首先,有效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刊思想。众所周知,报刊需要面对不同的对象和接触社会的各个层面。这就要求报刊不仅要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对多个领域的情况有充分了解。既要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考虑到编者的诉求;还要从读者的期待出发高效落实“以人为本”的写作理念。不仅是要在编辑过程中重视读者较为关注的新闻热点问题,更要以此为契机完善自身的工作[4]。在这一过程中,编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并以落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定位,方能为传统报刊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报刊编辑应在充分了解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强调报刊内容创新、报刊编写流程创新和新闻采写方式创新,突出报刊展现自我意识和自我优势,由专门的报纸编辑人员负责撰稿,分析读者的阅读重点、难点、热点,适当突出报纸的特色,使读者打开报纸后能迅速被吸引,培养读者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传统报刊虽然在信息更新速度上与互联网传播媒介有较大差距,但传统报刊在深度报道方面却极有优势。因此,扬长避短正是广大报刊编辑必须要做的工作。
  其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素,报刊编辑必须坚守正确的舆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都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这是报刊编辑必须遵守的原则,因为只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才能促使新闻报道在思想观念上牢牢把握新闻报道的意识形态属性,才能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驾护航。
  再次,强化传统报刊特色,寻找优化路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进步,更多的新媒体技术出现在当代人的生活中。但传统报刊的公信力仍有较大优势。基于这一特点,传统报刊不仅是在事实的海洋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更在于发挥“新闻敏感”,强化报道内容的可信度[5]。基于前述因素报刊编辑要努力将报刊在新媒体语境冲击下遭遇的困境转化为动力,既要把握新闻报道每一个阶段,也需要吸收、借鉴现代管理经验。比如部分报刊相继建立的手机网站、APP终端,都可以视为传统报刊在面对新媒体冲击时做出的恰当安排。通过线下发行,纸媒报刊充分利用和发挥深度报道带来的优势,使得传统报刊守住了自身的历史品格;通过线上终端,纸媒报刊充分拓展生存空间,使得传统报刊能够逐步赢得现代受众的认可。
  前述问题在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报刊中以多种形式存在,有的已然成为阻碍某刊物良性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有的则尚处于萌芽状态。但更多的情况是,不同问题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进而形成了当今报刊产业良性化发展不得不面对的复杂格局。有鉴于此,新媒体时代报刊产业的发展不仅要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具体分析,更需要有纵览全局的整体策略。
  三、新时代报刊编辑的综合发展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报刊而言,既是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也是开启新纪元的起点。因此,不仅是报刊整体的定位要有所调整,也需要报刊编辑在新时代做出适当改变。在这一进程中,传统报刊编辑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报刊行业,更需要积极、主动适应新媒体语境。不仅要认识到自身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经验和人脉资源,以便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更要善于从传统媒体的文化立场着眼,找寻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契机。新时代报刊编辑的综合发展应从下述几个方面展开。
  其一,报刊编辑要整合多学科的知识,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自现代学科的学术体系建立迄今,已很难有人精通多个学科。但对于报刊编辑而言,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技能特点,并对多个领域都有所了解则是极为必要的。因此,新媒体时代报刊编辑的综合发展就要从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开始。只有具备广博的社会科学和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才能对新闻事件有更为准确的判断,进而为高效呈现新闻事实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新媒体时代的报刊编辑必须建立起复合型的知识框架。
  其二,打造融媒体发展平台。传统的报刊、电视、电台之间较少展开业务合作,基本维持着不沟通、不交流的业务模式。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环境要求报刊编辑在有限的时空内,以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获取较好的新闻作品。由此可见,打造融媒体发展平台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推进工作:就报刊整体而言,必须打破传统媒体之间的壁垒,以打造融媒体发展平台为契机,摆正新老媒体关系,分析新老媒体的利弊,以优势互补、扬优去劣,达到“1+1>2”的效果;就报刊编辑而言,不仅是要强化媒体之间的融合,更是要多渠道推进报刊的发展转型。在这一进程中,传统报刊编辑要对自身做出有益的调整,努力在保持报刊编辑特色和寻求新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
  其三,提升报刊编辑的整体业务素质。体制革新是传统报刊在面临新媒体挑战之际最主要的调整策略,但又不限于此,它还需要报刊编辑整体业务水平提升。报刊编辑中的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报刊编辑的重要性,并强化从业标准来选聘更为优秀的工作人员。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报刊编辑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通过与同行业从业人员之间进行业务交流、信息沟通,达到提升报刊编辑综合素质的目的。此外,也要与非同业人员进行交流,贴近人民群众、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撰写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章,才能吸引大众阅读报纸文章,提高报纸发行量。另外,报纸编辑还要树立用户思维,不仅局限于纸质媒体,要多接触新媒体,通过对新媒体的深度挖掘,形成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写作特点,注重用户体验,真正站在用户的立场上进行文案的创作。
  编辑作为报刊日常运营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推动和培育报刊良性化发展的“发动机”。因此,整合多学科的知识、打造融媒体发展平台和提升报刊编辑的整体业务素质三大举措缺一不可,只有有效利用相关管理机制,才能为我国报刊产业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诸多挑战提供支撑。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的一点是,报刊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它需要长远规划、合理布局、审慎投资的相互促进。
  四、结语
  以审慎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和适度的设想,笔者对新媒体时代报刊发展面临的问题稍作梳理。一方面,新媒体时代报刊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进而对报刊发展的整体定位和报刊编辑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另一方面,传统报刊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尚处于未定型状态,本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也主要是基于近年来传统报刊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展开的。传统报刊和报刊编辑在新媒体时代语境下面临的诸多问题,还有待于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新媒体给传统报刊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持久的、革命性的,由此产生的问题则不是本文所能全面总括的,还需要工作者在以后的报刊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杜尚泽.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A01).
  [2] 吉丽君.浅析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的报纸编辑[J].新闻研究导刊,2014(5):115-116.
  [3] 武海凤.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长治学院学报,2015(6):64-67.
  [4] 郝晓林.探讨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存在问题[J].中国传媒科技,2012(22):43-44.
  [5] 唐学良.全新媒体下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3(22):72-73.
  作者简介:白君(1973—),男,河北张家口人,本科,主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对中国国际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国际传播的深入研究也就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以历史视角对国际传播的西方学术渊源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的未来发展做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对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3-0056-03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情合理的理论,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破除思想障碍的基础上强化讲理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也能帮助他们用理性的思维来疏通情感,以便于用更加客观
摘要:现代移动互联网媒介当中,短视频平台不断崛起,其中抖音、快手等作为短视频APP的代表典型,占据了用户大量的使用时间,对传统的电视媒体造成了极大冲击。媒体融合要向纵深发展,传统媒体要转型,可利用短视频这个全新的流量风口来实现。本文基于短视频概念和传播优势,对短视频助力传统媒体转型进行分析,对短视频带来的转型机遇进行讨论,最后对传统媒体如何借助短视频进行转型提出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短视
摘要:思政教育是现阶段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讨教育教学方法或教育教学实施途径有突出的现实价值。分析目前的教学大环境可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改变,使得教学灵活性和便捷性有了显著增强。由此可知,当前教育教学在积极进行针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改变。随着网络教学的兴起和发展,网络思政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老师提议要基于网络教育渠道开启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为此,本文通过对新华日报·思想周刊2017—2019年刊发的文章进行分析,考察其传播现状与传播特色,归纳总结媒体融合对党报思想
摘要: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因其自身优势受到广泛欢迎,受众越来越多,成为传播的主要方式。主流媒体要顺势而为,借助短视频,用短视频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短视频;主流媒体;“四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3-0106-03  近年来,短视频在移动端社交媒体上十分火爆,以短小精悍、有趣有料、直观形象、鲜明生动的优
摘要:近年来,网络舆情反转事件频繁发生,其产生机理与应对策略的研究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全局角度对网络舆情的反转研究进行全面总结,首先对舆情反转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然后从舆情反转的产生机理、建模与仿真以及机器学习在网络舆情反转预测中的应用三个角度总结目前的研究进展。基于上述分析,总结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探讨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  关键词:网络舆情反转;研究进展
摘要:校园微商广告充分体现了微传播时代“微受众”“微介质”“微内容”的信息传播特点,表现出广告内容碎片化、广告传播者去中心化、信息流动双向化的一般特征,又带有广告语言网络化、广告内容两极化、广告频次随意化的个性特征,探究校园微商广播特征的形成动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对校园微商广告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传播;校园微商广告;广告特征;动因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要:国家形象是国家行为与传播的有机统一。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国家形象这一软力量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构建,并非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基于新媒体环境,对国家形象的跨文化构建进行探讨。  關键词:国家形象;跨文化;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3-0053-03  一、国家形象的内涵与外延  国家形象“是
摘要:近些年,谍战题材电视剧的出品发行进入了井喷期,作品质量的参差不齐成为社会广泛讨论的话题。相关部门也针对此类电视剧开始严格管控,不尊重历史、造成负面影响的电视剧被下架,同时也在不断优化审批通报流程。但是其中也有很多质量较高的作品,其具有优秀的英雄叙事结构和模式,此类谍战剧无论在叙事手法上还是在表演层次上都获得了一致好评,也带给观众很多积极影响。本文通过对新世纪谍战题材电视剧的英雄叙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