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致病菌PCR检测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 :食品与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d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为代表的分子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然而,在复杂的食品介质中实现微量致病菌的精确与快速检测,除了PCR体系构建之外,前处理方法也是快速检测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对食源性致病菌PCR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包括离心、膜过滤、磁性分离等)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尤其较为深入地综述了磁性分离在PCR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前处理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患者,男,25岁,因发热5d,皮疹1d于2004年10月24日入院。2004年10月19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9~39.0℃之间,伴乏力、纳差、头痛、咳嗽、流涕、咽喉部疼痛。院外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声带小结(vocalnodules)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慢性喉炎的一种,表现为双侧声带前中部两对称性的小突起,其病理改变主要在声带的上皮层。近年来我科采用直流电碘离子导入和超短波配合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与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3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和全麻组(C组),各组18例,分别在患者麻醉前
例1,男,46岁,因进食呛咳后剧烈刺激性咳嗽、胸闷2h就诊。体查:呼吸急促,肺内少许哮呜音。立即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右主支气管异物,以支气管异物钳钳夹出1粒花生米。异物取出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