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有效性分析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z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中小城商行)得到了迅猛发展,在金融体系中的占比明显提高,在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激励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小城商行业务趋向复杂化,经营风险不断加大,这些都对其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的有效监督职能,进而为经营层提供决策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小城商行;内部审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7-00-01
  一、中小城商行内部审计的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城商行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中小城商行规模小,组织架构较简单,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战略意图和经营理念更易贯彻执行,也就更容易实现改革。另一方面中小城商行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通过机构扩张和规模扩张所获得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小,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中小城商行战略管理层面前的巨大难题。如何使中小城商行的市场定位更加准确,经营管理更加有效,这不仅仅需要董事会和管理层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更需要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随时进行纠偏纠错,经营管理的有效性体现在机构的适应性上,而在经营管理中对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及管理情况等实施再监督的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决定了一个机构纠偏能力即适应能力。
  二、中小城商行内部审计的现状
  随着中小城商行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内部审计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目前金融业的改革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相比,中小城商行内部审计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
  (一)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
  目前,中小城商行基本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在董事会层面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负责对银行经营管理活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但是实际操作中负责具体工作的人员,仍是经营层下设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审计项目的确定也往往取决于经营层,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导致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不对等,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仍然难以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内部审计技术落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银行业务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几乎所有的商業银行业务都要通过计算机完成,这种变化使得银行内部控制部分环节前移向客户端,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形成了新的挑战。目前,中小城商行的内部审计手段明显落后,仍运用传统的查凭证、翻账簿、看报表的方式,取得审计资料,工作效率低,发现问题滞后,对问题的定性主观性强,没有专门的处理审计事务的系统软件,无法与业务处理系统对接,内部审计仍停留在事后审计的阶段。
  (三)内部审计力量薄弱
  目前,中小城商行片面追求资产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机构和网点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提高服务能力,中小城商行倾向于为工作人员设置更大的业务权限,以满足客户办理业务的需求,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员可以接触到现金和证券,并有权限进入客户的账户,加大了内部控制的强度和难度。而中小城商行普遍存在着内部审计力量薄弱的情况,导致审计监督不连续,审计面窄和间隔时间长,不能及时发现和揭露经营中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弱化了审计监督的作用。
  (四)内部审计范围有限
  中小城商行内部审计工作仍停留在检查会计凭证、报表等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业务操作是否合规、合法的事后审计层面,缺乏对信贷资产质量、风险责任、经济效益进行事前和动态的审计和监督,更缺乏对银行内部管理结构、内部控制状况、各岗位业务规范状况等做出总体评价和建议,与银行业务的日益创新,经营范围的不断拓展形成了鲜明对比,已经无法满足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自律、提高效益和防范风险的内在需要。
  三、提高中小城商行内部审计有效性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组织架构
  进一步建立健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的组织架构,撤销经营层下设的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及职责均上收至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全权负责经营活动的内部审计,分支机构的内部审计工作亦由审计委员会制定专人或专职部门负责,直接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委员会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在这种模式下,董事会可以通过审计委员会,直接掌握没有任何粉饰的经营活动审计结果,确保了内部审计在相对独立的职权下,有效开展审计工作,为决策层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二)扩大和充实内部审计范围
  加强对创新业务的审计,例如对金融衍生品、电子银行产品等的审计,通过审计寻求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平衡点。加强对混业经营业务的审计,将证券、保险、信托业务等逐渐纳入商业银行常规审计范围。加强对经营活动的事前和事中审计,逐渐将内部审计范围扩大到信贷资产质量、风险责任和经济效益的事前和事中监督,建立能够对内部管理结构、内部控制状况及各岗位业务规范状况等做出总体评价和建议的全流程内部审计。
  (三)改进和创新审计方法
  要实现对有关信息的优良管理,对信息及时予以识别、获取和加工,并采用便于有关组织及其员工在其履行职责时使用这些信息的形式,在企业内部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有效传递。运用计算机系统对商业银行的各种数据进行精确复核,既可以对会计报表与汇总报表进行全面复核,又可以从会计流水账逐级核对至总账,还可以将业务管理数据与会计报表数据进行复核。此外,同步建立审计数据库,实施流程控制和动态跟踪,并着手建立审计监督网络,与外部审计或政府审计协同运作,实现审计信息共享。通过网络对商业银行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查,真正达到防范和控制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丽丽.浅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垦,2013(3).
  [2]付伟忠.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有效性探索[J].新西部,2013(08).
  [3]李倩,何梦丽.中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改进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企业管理,2013(02).
  作者简介:高 瑛,女,汉族,中级审计师,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就职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
其他文献
电脑没有声音是件让人很郁闷的事,出现电脑没有声音问题,如开启电脑时无音,任务栏里的小喇叭不见了,往往使菜鸟们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实际操作过程中,谁都会遇到类似问题,
一、市场机制在化解生存发展需求与供给矛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人类生存发展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运动中,生存发展需求在质地效用上具有多样性和无限性,而在每一具体质地效用的需求量上则是有限的。主客体关系学将生存发展需求在质地效用上的多样性和无限性概括为“质无限”,将每一具体质地效用需求量上的有限性概括为“量有限”,将生存发展需求不断增长且质无限量有限相统一概括为“需求定律”。需求定律反映的是人类生存发
目的 探讨改变退火温度对甲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验指标有效性的影响.方法 将经测序证实的RASSF1A甲基化标本分别作为完全甲基化(100%M)和完全未甲基化的标本(0%M),按1
摘要:近年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并且社会取得长足进步,随之不断提高旅游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目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经济支柱。基于此,对于旅游业工作者,社会及相关企业对其要求日益提高。所以,中职旅游专业应越来越重视课堂教育及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包括外表形象、文化素养及道德品质等。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实践活动;职业素养;养成教育  针对职业素养而言,主要是指相关从业人员需具有的必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在计算机技术的引领下,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计算能力的增强,使各种信息的处理变得及时有效,复杂的计算工作变得简单易行。从1969年起,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把大量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大大提升了信息的处理和传递速度,使信息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上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开始建设,从此各种信息载体上的信息传播量急剧增长,大量的信息资源在信息网络上实现传递与共享,信息技
编者按 “非正规部门”一词源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原意是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1996年,中国引入这一概念,是指相对于传统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主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已成为企业家和经济界人士的共识。我们之所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因为它是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金运动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我们应从成本控制入手把财务管理推向一个新阶段,这是企业目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着重探讨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目标等问题。  关键词
【摘 要】在建筑质量的投诉中,渗漏水被投诉的频率是最高的,建筑渗漏除了会对建筑物的自身造成一定的影响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损失,使人们工作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建筑施工的控制力度,控制好防水防渗工作。本文笔者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一、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期刊
从继承、整理名老中医经验角度,系统阐释任继学教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病机的独特认识.任继学教授提出禀赋薄弱是慢性肾衰发生的重要原因,并认为饮食、情志不节均可化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