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中国的宏观调控经常被看走眼,以至于被一些经济学家讥为“微观调控”。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如果说是宏观调控,动利率就是了,但我们却要直接干预要素——土地的配置,甚至要规定房子的面积。宏观主体做微观主体的事,在中国确实不必大惊小怪。在说明这一问题时,最容易也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中国国情”。现阶段,在中国的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宏观主体)与市场(微观主体)的地位和角色,的确不同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