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根性损伤两种神经电图-肌电图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两种神经电图-肌电图检测方法对臂丛根性损伤的诊断符合率。

方法

1997年前,对82例臂丛根性损伤用上肢五大神经代表肌肉及肩胛带肌群肌电图(EMG)、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诱发电位和传导速度(SNAP、SNCV)及体感诱发电位(SEP)进行分析诊断。1997年起.对118例臂丛根性损伤加测颈椎旁肌EMG、双侧膈肌的CMAP和斜方肌的EMG、CMAP进行诊断。

结果

1997年至今,臂丛根性损伤神经电图-肌电图的诊断和术中发现相比,诊断完全符合率为80%,完全及基本符合率为95.4%,比1997年前分别提高14.1%和10.3%。

结论

臂丛神经根性损伤加测椎旁肌EMG、膈神经、副神经肌电可提高臂丛根性损伤尤其是C5节后损伤的肌电诊断正确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病理类型的臂丛损伤后变性神经中胶原蛋白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SD大鼠不同病理类型的臂丛损伤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方法,分别检测变性的远端神经中Ⅰ型蛋白含量的变化及观察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结果胶原含量在节前组中术后6个月组略上升,节后组术后1个月组即开始上升,3个月以上上升显著。节后组胶原含量多于节前组(P<0.01)。结论节前损伤远端神经中胶原增生较节后损伤轻且速度缓慢。
期刊
目的:用化学及冷冻干燥方法处理鸡趾屈深肌腱,选择性地去除其腱细胞成分而不破坏其胶原纤维,以建立一种能显著降低肌腱抗原性,而不明显损伤肌腱强度的异体肌腱处理技术.方法:用1:1三氯甲烷/甲醇(CM)混合液及含碘乙酸、乙二胺四乙酸、叠氮钠的转移液浸泡肌腱后,-4℃下真空冷冻干燥.用CM处理的冻干肌腱作同种异体移植,同时以新鲜异体及自体肌腱移植作对照.结果: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生物力学分析、大体、显微及超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发生在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要点.方法:采用锁骨上下联合切口,充分显露锁骨下动脉全段及瘤体,采用血管重建、动脉破口修补及包裹修复法修复损伤动脉.结果:本组4例,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患肢血循环良好.结论:锁骨下动脉解剖位置特殊,损伤后修复较为困难.采用包裹法修复简单易行,特别对发生在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的假性动脉瘤,尤为适宜.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