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ppc825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2014年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80岁),患者入院后即刻采集性别、年龄、既往史、症状及体征等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详细记录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病、烟酒史及既往卒中史。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患者预后,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眩晕(占69.5%)和肢体无力(占68.3%),主要临床体征为肢体瘫痪(占54.9%)、Babinski征/Chaddock征阳性(占46.3%)、共济失调(占43.9%)、中枢性面瘫(占40.2%)。发病后3个月患者预后良好56例(68.3%),预后不良26例(3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低〔OR=2.648,95%CI(1.552,4.463)〕、发病至就诊时间长〔OR=1.784,95%CI(1.142,2.864)〕、既往有卒中史〔OR=4.402,95%CI(1.165,16.45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3.624,95%CI(2.360,5.714)〕、高血压〔OR=2.991,95%CI(1.886,4.705)〕、糖尿病〔OR=5.903,95%CI(3.884,9.025)〕、低密度脂蛋白偏高〔OR=3.052,95%CI(1.663,7.152)〕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为头晕/眩晕、肢体无力、肢体瘫痪、Babinski征/Chaddock征阳性、共济失调和中枢性面瘫,且入院时NIHSS评分低、发病至就诊时间长、既往有卒中史及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患者多预后不良。
其他文献
目前对英语专业中外教师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外教师合作和教学方式研究,很少关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质量评估。而教学质量评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否能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类人才培养中由于实践环节管理的不足而导致的最终无法实现行业岗位需求的现状,本文深入研究了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模式,找出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钢铁行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成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人工成本作为钢铁企业产品制造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成本和
医疗改革的直接获益者是民众,国家近年来也不断在颁布新政策来推动医改,随着医改进程的加快对医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医院日常经营和管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相应的做出
针对目前多媒体外语教学在全国外语教学中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其认识上的误区,本文从人文主义教育的角度并结合语言教育的本质对其弊端进行了分析,认为多媒体外语教学在一定程度
本文从联结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词根词缀联想、语义关系以及文化历史等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师对中高级阶段学习者的词汇教学效率。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nectionis
目的:观察桂枝汤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大鼠心脏去交感神经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5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弥可保组和桂枝汤各组分别给予弥可保和不同桂芍配伍比例的桂
<正>体育课堂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受教学环境开放、组织形式多样、干扰因素较多等因素的影响,课堂的纪律和学习常规的执行往往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开放教学中建立相应的课堂教
为研究有氧锻炼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 ,采用动态心电、血压监测技术 ,对 6名男性中长跑运动员和 7名健康男性大学生 6个月长跑训练 (2 0~ 2 5km/周 )前后的下体负压 (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