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发展性教师评价主张教师评价制度应与奖惩制度分离。它不仅帮助教师指明方向,促进教师的发展,还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和幼儿园长远发展。作为幼儿园管理核心人物的园长,应该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推动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园里顺利展开,并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
园长 幼儿教师 发展性评价 学前教育
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而长期以来,我国对他们的评价都是自上而下的奖惩性评价。它是面向过去只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且很难注重到教师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个体差异,很容易影响教师的坦诚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者就提倡应对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园长作为幼儿园管理的核心人物,其在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含义和意义
发展性教师评价发端于20 世纪80 年代的英国,“它是一种新型的、面向未来的教师评价制度。它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更加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在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过程中,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具有主人翁的精神。它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向教师提供日后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从而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1]这种评价是一种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形成性评价,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发展性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指明努力的方向,而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有直接意义
现行幼儿园教师评价制度用行政的而非专业化的眼光和标准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然后把教师分成好、中、差几个档次,不仅给教师造成心理压力,而且严重打击教师的工作和进步的积极性。又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其劳动对象是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而又在主动发展的幼儿,如果幼儿教师不能全心投入工作中,不能正确引导幼儿,势必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教师的发展为目的的,把评价过程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性。这种评价降低了教师的思想压力,为教师提供信息反馈,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也就为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从而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工作和进步积极性。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也就更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并给予幼儿更好地指导,从而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发展性评价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认为,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主体,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2]幼儿教师工作本就具有艰巨性,不仅要照顾幼儿生活还要向幼儿进行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也就更需要公正合理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能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帮教师实现自身的发展和价值。发展性教师评价就很符合以上要求,它既注重教师个人的现在表现,也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而且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性,鼓励教师张扬个性,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内在潜能, 发挥教师的特长, 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此外,发展性教师评价还要求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在教师的表现,而应是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这就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教师间的合作,这就促使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发展性教师评价也要求教师与园领导的交流,而教师对园建设的建议也能促使幼儿园的发展。
二、园长在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中应起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第四部分明确指出: “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学校教育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3]由此可见,《纲要》倡导发展性教师评价。园长作为幼儿园最高行政负责人,其在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中应起的作用有:
(一)推动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幼儿园内展开
发展性教师评价并不是一种特定的评价方式,而是一系列能够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方式的总称。园长应该怎么推行发展性教师评价,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的制度。”[4]自评,即教师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的过程。这是教师主体性地位突出的典型表现。既然要以教师自评为主,这就需要园长尽快确定参照性强的教师自评内容,为教师客观认识自己提供依据。为了不将教师自评结果与利益挂钩,园长需强调教师自评只是为改进教育服务的。由于不同教师个体的起点与教学水平不可能一样,因此对不同的教师应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进修要求。“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的建立是解决这个问题很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逐步地、真实地把自己觉得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工作记录下来。通过成长档案袋的展示,教师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领域、成长历程,并加以评价和反思,以达到展现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欣赏自我目的。同时,这也为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提供依据。
(二)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提供良好的环境
园长要通过与教师沟通帮他们明确评价目的,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并能认真倾听教师的心声,倾听过程中适当运用欣赏性的面部表情,如赞赏的微笑,并能适当使用激励性语言,如“这个想法不错”;还要善于发现教师的优点,并给教师搭建平台展现自己。园长还要有开阔的胸襟和平和的心态面对每一位教师,也能接受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并为全体教师树立榜样作用,率先反思、总结自己在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工作,并且帮教师反思、总结以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师一起成长。以此营造一种在幼儿园有问题敢问、有建议敢提、有困难敢说、有想法敢实践的良好氛围。园长也要多了解教师在想什么和需要什么,并给她自我实现的机会。教师在这种自由、民主、平等的评价环境中自然会产生种被信任被理解被尊重和得到支持的感受,自然更愿意主动诚实汇报自己的评价结果,也会更用心工作和取得进步。
(三)从管理制度上保障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开展
园长应当结合教师职业发展总体情况,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法,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教师培训及对教师的评价应贯穿职前、入职、职后,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园长还应建立以园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个案研究(主要指教师教学个案研究)、研讨制度,引导教师相互评议、交流和研讨,并对自己或同事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评价,然后制定互帮互学的计划,帮助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以达到提高全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同时,还要加强评价过程中的专家指导。在以自评为主的发展性教师评价过程中,需要专家的意见和指导,从而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精力、财力的浪费和评价的盲目性。
总之,发展性教师评价确实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但是很实际地讲,考虑到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也并不能被完全摒弃,那么园长又该怎么做才能使它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并存而又不矛盾呢,这还是值得思考的。并且,每个幼儿园具体情况也不一致,园长应该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领会发展性教师评价内涵,开发出有园本特色的教师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斌华.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涂艳国.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4]教育部·教基[2001]20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教育部,2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发展性教师评价主张教师评价制度应与奖惩制度分离。它不仅帮助教师指明方向,促进教师的发展,还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和幼儿园长远发展。作为幼儿园管理核心人物的园长,应该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推动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园里顺利展开,并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
园长 幼儿教师 发展性评价 学前教育
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而长期以来,我国对他们的评价都是自上而下的奖惩性评价。它是面向过去只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且很难注重到教师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个体差异,很容易影响教师的坦诚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者就提倡应对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园长作为幼儿园管理的核心人物,其在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含义和意义
发展性教师评价发端于20 世纪80 年代的英国,“它是一种新型的、面向未来的教师评价制度。它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更加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在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过程中,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具有主人翁的精神。它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向教师提供日后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从而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1]这种评价是一种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形成性评价,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发展性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指明努力的方向,而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有直接意义
现行幼儿园教师评价制度用行政的而非专业化的眼光和标准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然后把教师分成好、中、差几个档次,不仅给教师造成心理压力,而且严重打击教师的工作和进步的积极性。又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其劳动对象是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而又在主动发展的幼儿,如果幼儿教师不能全心投入工作中,不能正确引导幼儿,势必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教师的发展为目的的,把评价过程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性。这种评价降低了教师的思想压力,为教师提供信息反馈,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也就为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从而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工作和进步积极性。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也就更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并给予幼儿更好地指导,从而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发展性评价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认为,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主体,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2]幼儿教师工作本就具有艰巨性,不仅要照顾幼儿生活还要向幼儿进行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也就更需要公正合理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能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帮教师实现自身的发展和价值。发展性教师评价就很符合以上要求,它既注重教师个人的现在表现,也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而且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性,鼓励教师张扬个性,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内在潜能, 发挥教师的特长, 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此外,发展性教师评价还要求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在教师的表现,而应是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这就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教师间的合作,这就促使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发展性教师评价也要求教师与园领导的交流,而教师对园建设的建议也能促使幼儿园的发展。
二、园长在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中应起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第四部分明确指出: “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学校教育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3]由此可见,《纲要》倡导发展性教师评价。园长作为幼儿园最高行政负责人,其在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中应起的作用有:
(一)推动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幼儿园内展开
发展性教师评价并不是一种特定的评价方式,而是一系列能够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方式的总称。园长应该怎么推行发展性教师评价,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的制度。”[4]自评,即教师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的过程。这是教师主体性地位突出的典型表现。既然要以教师自评为主,这就需要园长尽快确定参照性强的教师自评内容,为教师客观认识自己提供依据。为了不将教师自评结果与利益挂钩,园长需强调教师自评只是为改进教育服务的。由于不同教师个体的起点与教学水平不可能一样,因此对不同的教师应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进修要求。“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的建立是解决这个问题很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逐步地、真实地把自己觉得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工作记录下来。通过成长档案袋的展示,教师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领域、成长历程,并加以评价和反思,以达到展现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欣赏自我目的。同时,这也为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提供依据。
(二)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提供良好的环境
园长要通过与教师沟通帮他们明确评价目的,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并能认真倾听教师的心声,倾听过程中适当运用欣赏性的面部表情,如赞赏的微笑,并能适当使用激励性语言,如“这个想法不错”;还要善于发现教师的优点,并给教师搭建平台展现自己。园长还要有开阔的胸襟和平和的心态面对每一位教师,也能接受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并为全体教师树立榜样作用,率先反思、总结自己在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工作,并且帮教师反思、总结以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师一起成长。以此营造一种在幼儿园有问题敢问、有建议敢提、有困难敢说、有想法敢实践的良好氛围。园长也要多了解教师在想什么和需要什么,并给她自我实现的机会。教师在这种自由、民主、平等的评价环境中自然会产生种被信任被理解被尊重和得到支持的感受,自然更愿意主动诚实汇报自己的评价结果,也会更用心工作和取得进步。
(三)从管理制度上保障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开展
园长应当结合教师职业发展总体情况,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法,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教师培训及对教师的评价应贯穿职前、入职、职后,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园长还应建立以园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个案研究(主要指教师教学个案研究)、研讨制度,引导教师相互评议、交流和研讨,并对自己或同事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评价,然后制定互帮互学的计划,帮助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以达到提高全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同时,还要加强评价过程中的专家指导。在以自评为主的发展性教师评价过程中,需要专家的意见和指导,从而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精力、财力的浪费和评价的盲目性。
总之,发展性教师评价确实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但是很实际地讲,考虑到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也并不能被完全摒弃,那么园长又该怎么做才能使它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并存而又不矛盾呢,这还是值得思考的。并且,每个幼儿园具体情况也不一致,园长应该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领会发展性教师评价内涵,开发出有园本特色的教师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斌华.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涂艳国.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4]教育部·教基[2001]20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教育部,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