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武术教育现状和体教专业武术课程改革

来源 :长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s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总结分析,确定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实际需求和教材内容调整意向,以及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以当前实际情况为依据,结合高校课程特点和改革的发展趋势,对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重新构建的必要性和改革现状进行分析论证,构思建立四类相对独立、目的明确而又系统完整、贯穿联系的武术类分支课程。
  [关键词]武术课程 教学现状 课程改革 内容重构
  
  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几乎处于名存实亡的现状,这是不争的事实。关于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当前可以说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毛泽东同志曾说:“教改的问题实质上是个教师问题。”实践证明,没有一支事业心强、业务素质好的武术教师队伍,要想搞好学校武术教学只是一句空话。在现行教育制度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当下中小学武术教师的主要来源渠道。如何根据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教学进行改革,以便培养出能够胜任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合格教师,为中小学武术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应该是我们从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工作者的首要课题。
  
  一、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对中小学一线的体育专家和教师进行访谈,悉听其多年的教学体验,记录和了解了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现状;采用文献综述法,查看相关内容的书籍和资料,探讨中小学武术教育课程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改革的形势。
  
  二、分析与讨论
  
  早在1915年4月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北京体育研究社许禹生等即提出《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将武术列为推广项目;1956年教育部颁布的第一部全国通用的《中小学体育教育大纲》中编写了武术方面的内容; 1961年规定了每学期武术课时数,小学6学时,中学8学时;1957年,一些体育学院和师范学院体育系把武术列入教学课程;1999年正式启动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间形成的课程标准初稿,对武术都做了明确的规定[1];2004年4月3日,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中指出,“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但事实是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武术课基本上是徒有虚名,甚至一些学校的负责人明确表态武术课可以取消。究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问题。
  (1)师资严重缺少。由于武术拳种较多、内容丰富,技术动作路线、方向复杂,不具备一定武术专业素质的教师很难能胜任教学的要求,其技术水平的优劣是直接影响武术教学开展的主导因素。根据蔡宝忠老师带领的《东北地区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小组所调查和了解的情况来看,在所调查的东北三省27所省会城市中小学时发现,有25.83%的学校开设武术课,而72.94%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造成的原因依次排列为:缺少武术专长教师、缺乏简明有趣的教材,其他教师不愿承担教学任务、学校无要求、受场地器材限制、学生不喜欢《教学大纲》中的武术内容等。
  另外,根据云南的调查资料:在调查的441名中学体育教师中不能掌握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的有268人,占60.8%;江苏的调查资料表明:对86所大中小学的575名教师进行调查,60%以上的人对武术不通或不感兴趣,只有10%的有武术专长;浙江省问卷调查42所中学173名体育教师武术教学情况,有104名教师上武术课,占总数的60%;有69名教师从不上武术课,占总数的40%;山东的调查资料显示:对133个市县、区所有的第一中学调查,有124所学校没有武术专长教师,高达93.2%。这种师资现状,是很难承担起学校武术教育任务的。[2]也正是由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武术内容在不断地削减,直到被其他体育项目所代替。
  (2)教材更新滞后,与时代节拍发展不相符。50多年来学校武术教育一直没有形成适合自己教学和学习的独特体系。学校武术教育不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不论是在繁华的闹市,还是在乡村小镇,不论是在大学还是中小学,甚至在专门培养专业武术人才的高等学校。人们看到的学校武术教材都是按照竞技武术技术要求编写的武术教学内容,主要以套路形式为学校武术教材的内容,既没有反映武术整体的技术体系,也没有突出武术的本质特征,而且没有反映出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兴趣。这也使学校武术教育出现了“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的情况。单一化、标准化、统一化的“国际武术竞赛套路”全面的垄断着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学校武术教育内容统一化、单一化特征显著,以至于出现了大批学生学习韩国跆拳道的情况。
  (3)武术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武术教学沿袭着几千年的传统理论和教法。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形式是“注入式”“填鸭式”,这种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只当作一个需要教育的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培养,而这种过于强调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性”,从而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致使学生认为武术是一门枯燥无味的难学的课程,学生的学习也变为被动学习,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反感和排斥。随着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武术教育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这种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必须由新的思想所代替。
  
  三、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内容改革构建的思路与设想
  
  1.武术课程改革构建的必要性。通过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分析和中、小学当前武术教育的改革趋势可以发现;一是当前很多体育教师武术专业教学技能较差,对他们而言上武术课有困难,能不上还是不上的好。二是目前学校武术教材都是按照竞技武术技术要求编写的武术教学内容,主要以套路形式为学校武术教材的内容,既没有反映武术整体的技术体系,也没有突出武术的本质特征,而且入门难,技术动作较为复杂、动作路线难记,不符合中小学的教学实际情况。三是教学方法单一、空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讲清动作内涵及其运用,学生也没有领会动作的精妙,只是简单地进行肢体动作的模仿,不知其所以然。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从社会低层上升到国家层面,比以前更规范化、标准化了,强调动作工整,而技击性则少提或不提,也就渐渐失去了攻防作用。正是这些因素制约着武术教育的发展,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武术,还研究得不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兴趣需要,造成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上武术课的局面。因此,武术的课程内容和体系,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必须依据当前和未来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和趋势,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
  2.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改革的现状与趋势。从目前有关资料和调查发现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与体系建设、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教学探索与现状分析、学生能力培养等六大领域。对学校武术教育的整个内容和结构和课改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提出设想的主要有;一是上海体育学院的邱丕相教授从高屋建瓴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当前的学校武术教育,他在《“温总理,你会武术吗?”引发的思考》《当前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等文中都明确指出了当前体育院系武术教学的各种弊端,认为在教学模式上应该从“基本功—规范化套路”的竞技武术教学模式向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招法—套路—招法”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适当简化“繁杂、枯燥、难学、没用”的套路,创建出短小精悍、动作简单、易于记忆、打练结合、适用性强的动作组合和小套路,并积极在传统武术中汲取、挖掘、继承和发扬优秀招法,为建立新的武术教学模式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现状的研究中,湖北大学体育学院蔡仲林教授在《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现状调查研究》一文中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这一具体教学群体做了调查研究,认为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要向着“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等方向进行相应的改革,并依此设想构建新的体育教育专业武术类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使武术课程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3]。
  3.武术课程内容体系重建构思
  (1)构建思路。针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新教材及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时计划的实际情况。根据《新武术纲要》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指导精神,遵循青少年“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上手”的原则,汲取传统武术营养,对传统武术进行科学的综合创造。同时对原有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进行调研、分析、论证,以武术各项内容的主要任务和作用为依据,根据明确地教学目的划分、精选出各种类型的课程基础教学内容,并相对分类,形成不同的独立组合个体结构,使整个武术课程内容主体贯穿,课程的教学内容个体特色突出,既可连贯系统的实施教学,又可单立分段完成具体教学任务。在保证武术课程内容必要的基础性和科学性前提下,充分体现出武术课程从知识到技术的系统完整,突出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在学校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中的实用性,发挥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健身、防身、修身和娱乐价值,形成具体作用和任务明确,结构完整、各具特色的分支课程内容,使整个武术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任务明确、灵活实用、完整系统。
  (2)武术课程内容设置的构想。根据现行武术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材内容结构,以及武术教学的特点,结合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本着切合实际、适应发展的原则,以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的内容为基础,拟建立组成4类分支课程内容。
  ①武术基本功和组合。拳谚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对于将来从事学校武术教学的教师来讲,不练功的负面影响就不仅仅是自己“到老一场空”的问题了。尤其是武术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一般来说,学生对武术的了解大多是从老师的示范表演中获得的,所以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武术课的热情和对武术运动的喜爱程度。武术基本功和组合是原武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它一直是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作为新课程独立使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武术基本功内容重点以臂、腰、腿、桩四种功法为主干,但要包括各种器戒基本功。须知武术基本功是自身学好套路和格斗技术的基础,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示范能力和指导武术练习能力。身体素质加强了,还可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所以,注重和强化武术基本功教学和练习是武术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②实用性攻防技击武术。武术中有许多譬如擒拿手法、摔法,特别是在诸多传统拳术中都有类似的“绝招绝技”,教师可以充分汲取这些宝贵的资源,挑选精练出一些技术动作传授于课堂,比如,太极推手、八极拳的对接、现代散打等,而不必拘泥于特定的教学内容。实用性攻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技击方法的千变万化,既能丰富教学内容,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也使武术功能之一——防身自卫很好地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③健身娱乐武术。健身的目的是增进身体健康,有一定娱乐性的健身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健身效果。体育健身是目前体育教育最为突出的改革特征。单列设置该类课程具有重大意义。健身娱乐武术不属于技术性内容范畴,应定位为正确运用各种武术技术和动作进行健身的综合能力,因为所有的武术项目内容都可以用于健身,关键是手段和方法的运用。该类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全面了解和学习武术各类项目的运动特点,掌握在健身锻炼中各自效果突出的武术健身机理,并且能根据不同目的、任务以及学生(锻炼者)的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而且能行之有效的武术健身内容。
  ④武术道德和武术文化鉴赏的武术教育。高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基地,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各种文化知识都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在武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向他们传授一种怎样的价值取向,这直接作用到他们以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去学习和对待武术。武术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受中国传统文化乳汁滋养的结果,它不仅有精湛的技艺,而且富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因此武术在教学中仅从习练拳脚、健身防身的小武术观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大武术观,从武术内层和深层认识武术的哲理、伦理和学理。
  
  四、 结语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与中小学武术教学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密切关联的互动关系。虽然各自的教学层次和教学任务不同,但是相关的教学内容是直接联系的,胜任中小学武术教学是高师武术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针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需求,建立重构教学目的明确、内容特点突出、相对独立的4类分支武术课程。既能体现武术课程的科学系统性和课程改革的趋势,又能适应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学的现时需求,并且符合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邱丕相.“温总理,你会武术吗?”引发的思考[J].武术科学,2004(4).
  [2]蔡宝忠.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有米难为无巧妇之炊”[J].中国学校体育,2007(5).
  [3]蔡仲林,翟少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现状对策研究[J].武术科学,2004(10).
其他文献
近几年,公证业务发展迅速,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也为市场所需求。但是,我国公证债权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起步晚,程序滞后,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本文先明确了赋予
本课题立足于新疆生产实际,研发马细管精液(鲜精、冻精)的制作、保存和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人工授精技术中涉及的同期发情、输精等技术研究与应用,研制新型马恒温采精器及配套物品
随着我国社会体系发展的不断健全,人民群众对于法的意识愈发的强烈,社会对于法的重视程度也愈发的增高,人们对法律的意识是国家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础,它很大程度上能够直接反映
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了民族个性,保护非物质文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护激发人类创造力的源泉。现在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新路径的研究,有利于构建私益
目的:探讨高频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联合氨溴索治疗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85例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分成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通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工作形势更加严峻,工作内容更加繁杂,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地调整转变工作思路,搭建新的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吉林师范大学在学生管理工作项目化的基础上,挖掘优势,凝练特色,提出“项目品牌化”理念,进一步推动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项目 品牌 高校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发展到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的新阶段,可是由于传统的英语授课模式长期存在,高职英语教学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新情况。本项目旨在讨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英语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思路。并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探索,进一步深化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关键词]工学结合 教学改革 高职英语  [中图分类号]G712 [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Interim 18F-fluorodeoxyglucose(FDG)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I-PET/CT) is a powerful tool for monitoring the response to therapy in diff
伴着和煦的春风,鲜花为劳动而盛开.今天,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迎来了自己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此,我们向为首都发展建设辛勤耕耘并立下汗马功劳的工人阶级和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