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大山有个约定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us_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年来,李咏红每年寒暑假都会到部队给孩子们上课,而写信,则成了李咏红探亲结束后每个星期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询问孩子们的学业,鼓舞孩子们的信心。虽然很辛苦,但李咏红乐在其中,她说:“这是我与大山的一个约定!”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刚刚备完课的李咏红拿起纸和笔,准备给那群孩子写信。那群孩子,不是大学校园里李咏红班上的学生,而是远在千里之外丈夫所在部队工区偏僻山村的小孩,还有丈夫十几名战友的孩子。他们是李咏红的一群特殊学生。
  难忘那座山
  2005年的夏天,李咏红带着儿子任彦铭第一次到部队探亲。之前,丈夫任中波告诉她,部队驻地很偏,身处莽莽群山。也许是从事艺术工作的缘故,李咏红压根儿就没放在心上:偏?能有多偏?可真等李咏红抱着孩子,背着大包小包往部队走的时候,算是领教了大山的“厉害”。
  由于施工会战,任中波无法到火车站接妻子。“先坐车到×××村,然后再往前走5里地”,带着任中波告知的地址,李咏红一路打听着往部队工区走。“同志,请问去×××乡×××村应该怎么坐车?”下了火车后,坐长途大巴、转小巴,李咏红不知道问了多少人,走了多少冤枉路,到乡里时天已经黑了。一问情况,李咏红傻眼了,乡里到村里还有十几里路,根本就没有通村公交车,只有赶集的时候,才会有车通往各村,平时基本上都是靠摩托车载人驮物。山里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天都黑了,哪还有摩托车的影子。这可怎么办?人生地不熟,找个旅店住下,自己一个女人带个孩子,怎么能放心;联系任中波,电话打不通。李咏红把心一横:就是走,也要走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咏红远远地看到身后有两束灯光,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错,那是汽车的灯光。李咏红像看到救星一样,站在原地使劲挥舞着手,生怕司机看不见。车子很快停在了李咏红面前,还没等她开口,车上一名穿着迷彩服的战士倒先开了口:“你是任副指导员家属吧,我是司务长张明,嫂子,快上车。”
  张明告诉李咏红,每年寒暑假来部队探亲的家属很少,谁家属来队,什么时候来队整个工区就传开了,官兵们像过年一样,张罗着为这家打扫卫生,为那家添点什么生活用品。“嫂子,你背着大包小包,带个孩子,又是往工区方向赶路,十有八九是来探亲的家属,我早就听说任副指导员家属今天来队,估摸着是你,还真猜中了。”张明今天早上带车出去采购蔬菜,回来的时候车抛锚了,耽搁了一点时间,没想到还帮大忙。
  等李咏红到工区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任中波早已在营区翘首以待了。见到丈夫,李咏红心中的委屈一下释放出来了。“什么鬼地方,除了山还是山,连手机信号都没有,以后再也不来了。”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困扰着所有来队孩子的家长,那就是孩子的学习教育。这些孩子在老家上学,寒暑假都会报名参加特长班、兴趣班之类的。休假到了部队,莽莽大山里哪还有什么特长班、兴趣班,寒暑假的时间就无法利用。军嫂们说,不带着孩子来探亲吧,全家一年里好不容易有个团圆的机会,而且如果孩子长期缺乏父爱或者父亲的教育,对孩子成长也不好。没办法,只能舍弃特长班、兴趣班的学习机会。
  哪个母亲不操心孩子的学习教育,不牵挂孩子的身体健康,同为人母、又是教师的李咏红更是如此,她觉得应该为这些孩子们做点什么。
  难忘那些事
  “我想办个特长班,给孩子们上课!”第二年来队,李咏红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时,任中波积极支持。一来可以把孩子集中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二来假期这么长的时间,可以让孩子们学点知识,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媳妇,特长班要真办起来了,算你大功一件,我那些战友就放心了。”
  可真要把班办起来,难度不小。首先是教学场所问题,工程部队营区都是依山而建,受地形限制,根本没有过多的房子;其次是教学用具,学音乐如果没有乐器,那等于纸上谈兵,孩子们也学不到真本领,还有书籍等教学必需品都是问题。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但水也是最坚强、最锋利的,正所谓水滴石穿。面对困难,李咏红告诫自己,有问题,不气馁,一个一个解决。为了解决书籍和乐器等难题,李咏红不仅自己拿出一部分钱购买教学用具,还积极发动学校和同学的社会关系,通过他们组织了一些爱心募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书籍、乐器短缺问题。此事,工区领导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们将工区前指的一间会议室腾出当教室,从连队学习室、工区图书室等抽出部分学习桌作为课桌;将工区军乐队的部分乐器、卡拉OK设备、音响等硬件设施,作为教学用具,供孩子们实践操作;官兵们自己动手为孩子们做了几个书架、乐器架。基本的教学条件够了,特长班很快开课了。那天,营区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官兵们挂灯笼、贴横幅、拉彩条,把教室打扮得像个儿童乐园。最高兴的当然是孩子们,十几个小朋友早早端端正正地坐在课桌前。“老师好”,“同学们好”……当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时,官兵们笑了,来队家属也笑了;微风吹过,山间花草树木扭动起来,仿佛也在庆祝这欢快的时刻。
  更惊讶的是来参加联欢的工区附近几个小山村的老乡,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参加特长班、兴趣班,“老师,我们的小孩能不能参加你们的特长班?”晚会后,李咏红被十几名老乡团团围住,有的还拉着工区领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来上课。
  谈起工区附近几个小山村的孩子们,李咏红的心是痛的。这些小山村说是村子,实际上根本没有聚集在一起。房屋犹如繁星般散落在连绵的群山山坡上,落后,是最明显的印记。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照明基本靠油。离他们最近的一所学校是十多里路远的乡综合学校,就是这样,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上学,上学似乎成了孩子们最强烈的愿望。很多老乡家甚至仅仅只能维持温饱,对孩子的教育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李咏红见过一个小女孩丝丝,上完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每天就是赶着家养的几只小山羊上山吃草。李咏红问过她想不想上学,丝丝的回答让李咏红心里一震:上不起,我向爸妈哭着喊着要上学,但没用,后来我就不闹了。而那些能上学的孩子,寒暑假也不会像城里小孩那样,有兴趣班、特长班供他们选择,喂鸡喂羊、照看弟弟妹妹成了他们寒暑假中的主要“任务”。   李咏红想帮助这些村里的孩子,可现实条件又不允许。如果让他们来上课,自己一个人根本没有精力顾及,而且教学条件也不允许。面对老乡们的请求,李咏红狠心地选择了回避。
  晚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天空飘着蒙蒙细雨。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十几名老乡家的孩子自己带着板凳、背着书包,冒着雨齐刷刷地站在教室门外。当李咏红走近教室的时候,他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早!”李咏红不忍心去看孩子们充满渴望的眼睛,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渴望。“走,咱们今天先到解放军叔叔的饭堂里上课。”经工区领导同意后,官兵们的饭堂成为临时教室,另一边则抓紧时间调整教室。
  很快,工区新盖了一间活动板房作为特长班的教室,并添置了一些教学用品,特长班教学逐渐步入正轨,孩子们在李咏红的教育下,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收获快乐,收获成长。
  暑假结束李咏红回家的那天,几十名孩子和家长站在临时来队房外欢送她。“老师,今年寒假你还会来吗?”孩子们期盼的眼神让李咏红心酸。她知道,这群孩子喜欢音乐,如果自己不来的话,他们上特长班的机会就没有了。李咏红于心不忍,她坚定地承诺:“来,一定会来,你们等我!”
  难忘那份情
  “确实不容易!”问起李咏红这六年来的坚持时,她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除了教学的艰辛外,家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丈夫任中波顾不上,全靠自己一肩扛。
  李咏红研究生毕业找到工作后,一直想考博士,但平时学校里课程紧张、教学任务重,每年的寒暑假就成了复习的最好时机。可自从担负起教育山里那群孩子的特殊任务后,李咏红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自己的事情,只能把考博的想法放进肚子里,一心一意履行自己的诺言。
  父母亲希望任中波春节休假,全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过个年,可那样的话,李咏红就不能到部队,特长班也就无法上课了。李咏红和任中波两人合计出一个办法,每年春节李咏红带着孩子到部队过年,等寒假结束特长班结课后,任中波再申请休假,和李咏红一起带着孩子回家。
  有些亲戚朋友对李咏红的做法不理解,有人开玩笑:“奉献了丈夫,现在又把自己搭进去了。”李咏红总会告诉别人,莽莽大山可以阻断孩子上学的道路,可阻挡不了孩子们腾飞的梦想。自己坚持来工区上课,就是想帮助孩子们去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而且自己这么做,也是对那些可爱的老乡们尽自己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朴实的山村人待人接物,尤其对他们的恩人,总是不遗余力,拿出他们最大的能力和热情。得知假期结束李咏红即将离开部队的消息后,村子里男女老少都自发来到工区欢送。阿琴大嫂连夜赶做了一双绣花鞋,还仔细地用红绸布里三层外三层包着,生怕弄脏了;七十岁高龄的陈奶奶拄着拐棍,拎着自家腌制的腊肉和新鲜的土鸡蛋,一定要李咏红捎回去;一大早孩子们就从山上采来还带着露珠的鲜花,编织成漂亮的花环献给他们的老师……
  在李咏红看来,这些老乡很朴实,甚至朴实得很伟大。国防施工难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导弹阵地周围山上开荒的田地不能种了,唯一的经济来源、种的果树也不能要了,有的甚至要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房屋。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即便有再多的困难,老乡们该放弃的放弃,该搬家的搬家,像导弹工程兵一样,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2007年5月,工区驻地遭受了50年不遇的山洪,洪水引发山体滑坡,进出工区的道路被冲毁,淤泥、石块、树枝堆积如山,别说车子无法通行,就连人员进出都困难。由于食物得不到补充,很快,工区食品告急。正当工区组织部分官兵准备往外“突围”的时候,附近村子里十几名老乡背着米、面和饮用水,打着赤脚,踩着没膝深的淤泥、拄着拐棍,艰难地朝营区走来。“人民军队人民爱,这不是一句空话!”每当想起这段经历,任中波感慨多多。
  在别人看来,李咏红已经付出了很多很多,可在她自己看来,还有很多工作在等着她,困难依旧很多。她说:“大山那里有情有爱,大山已经把我和孩子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2012年《解放军生活》笔会来稿)
其他文献
1996年12月11日,香港会展中心,董建华在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的投票中高票当选特区首任行政长官。彼时的总监票人名叫梁振英。梁亲手将投票报告呈交给时任特区筹委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签字。  为此,梁振英特意买了支国产的“英雄”牌钢笔请钱签字。在大会通过报告确认董当选后,钱其琛请董建华吃午饭,梁振英在席间请求钱把笔亲手送给董建华。“这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礼物。”梁振英回忆说。  15
妈祖信俗是重要的海上精神文化遗产,是海上丝绸文化交流之路最好的精神连接纽带。妈祖信俗的传播在地理路径、信众路径、历史路径上贯穿海上丝绸之路始终,形成了代代相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