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验性学习与大学生思维的发展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enmem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心智、思维还未成熟,且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他们面对的是需要具有辨证特性的思维才能解决的大量结构不良问题。文章提出体验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个人的情商和思维能力为目的,希望帮助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体验性学习 高校 大学生思维
  [作者简介]陈思玉(1978-),男,江苏扬州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江苏 常州 213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主体体验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SJB880063)
  [中图分类号]G62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190-02
  
  高等教育得以存在的关系,首先不是教育与哲学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就是教师与学生围绕作为客体而存在的高深学问知识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之一,同时也是教育客体,是追寻与研究高等教育本体的方向之一,同时,这种集主客体双重特性于一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心智、思维和环境都处于一种复杂状态,包括大脑结构和心理结构以及文化心理素质、语言特征等方面的状态,这种状态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本体追寻与研究的复杂性。
  
  一、大学生思维的特性
  
  探寻人的思维必须以人的本质为起点。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从古至今,有着多种解释,在不同的层面对人的复杂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揭示。在近现代,人们认识到人不仅仅是个体层面上的实体,而且,人更重要的是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马克思给人下的定义是: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极其简洁的一句话充分展示了人的复杂性。现代使用“成人”这一概念,多是着眼于人的年龄、体能和智能,从而理解为“成年的人”“达到完全发育的人”,而较少注意它的道德内涵。在孔子和儒家的思想里,所谓“成人”,更多的还是指人的道德人格的养成。“成人”,当然先是一个年龄概念。早期儒家强调“人”与“禽兽”的区别,无非是讲人具有社会性,人具有道德属性,应与其他动物有本质不同。人的道德属性的形成过程从婴儿阶段就已经开始,从那时起就已经会观察这个世界,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思维,这种思维随着人对客观世界了解的不断深入也在不停地发展,直至他们步入成年,这种思维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辨证特性的思维。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多在17周岁至22周岁。当一个人从走人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即是其步入成人阶段的一个标志,同时也进入了一个复杂的阶段。从年龄的角度看,这一阶段是青春期阶段和成人阶段之间的一个过渡期,同时也是简单思维与具有辩证特性的思维融合最紧密的一个阶段,他们是在两种思维支撑下完成思维任务的。年龄上和生理上进人成人阶段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已经跨越了青春期,其实这两种思维之间没有明显的分水岭,而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相互重叠并控制着一个人的行为,大学时期正是这很长一段时间里关键的一段。
  对于青年来说,进人大学学习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表面上看,这种转折是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的环境的改变,实际上这个阶段正是青年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上大学是绝大多数青年及其家人的强烈愿望,被认为是青年生活中的积极事件,但是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角色要求的变化,大学生面临着很多的压力与挑战。他们还没有真正走上社会,还没有能够摆脱家庭和学校的干预,他们还没有能够自食其力,他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校园里,即使现在的大学校园已经不再是象牙塔,已经与社会有了广泛的接触,但是他们的心理还是介于一种过渡状态。
  
  二、大学生思维的复杂与矛盾
  
  作为高等教育的教育客体,大学生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具有社会性的复杂的个体。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度过的,人的一生中所遇到的问题从本质上来看,可以分为结构良好和结构不良两种。结构良好问题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有唯一正确的解决途径;二是解决问题必须遵循特定的程序、方法和步骤。这种问题不受背景影响,运用形式运算和形式逻辑即可解决。结构不良问题则不能通过特定的程序与步骤来获取唯一的、确定的解决途径,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将情感和认知高度地整合起来,运用辩证运算和辩证逻辑去解决。
  进入大学以前,人所面临的问题以结构良好为主,学习上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学习更大程度上停留在学校和教师的安排上,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被学习占有,与社会接触不多,或者说即使有接触,接触面也是狭窄的。人在这一阶段需要处理的问题是简单的,或者是在成人指导下完成的。
  进人大学后,大学生面临人生重要的转折期,没有了有形的束缚,可是大学生会面临更多无形的束缚,教学模式的突变,情绪情感的困惑,职业选择的压力等,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理虽然日趋成熟,但生活经验缺乏,尤其是直接经验极度缺乏,间接经验也不充裕。因此,虽然他们考上大学,但他们的独立能力基本上还停留在青春期的水平,存在一种“青春期自我中心”现象。他们相信自我的力量,常常宁愿服从于“观念的格式”,也不愿意服从“现实的系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深陷于理想与现实的鸿沟之中,行为与思想背道而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凸显,是人生情感异常丰富和强烈的时期,也是性情极不稳定的时期,这一时期通常是与挫折和失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世界观、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期。学习与社会工作经历及生活经验的不断增加,使得不断增加的个人主观知识经验与已获取的客观文化知识不断整合,逐渐出现了一种不同于儿童期和青年期的新质思维一辨证思维。但是,大学生年龄结构上的成人性质和心理活动及认知水平的低龄化和不成熟性形成了一对矛盾,再加上由于所处的特殊社会历史时期、年龄的特殊阶段、生活的特殊环境、教育的特殊内容和担当的特殊角色与使命,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是很难正确合理地去面对和解决这些结构不良问题的。要良好地应对这些复杂局面和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加强大学生现代辨证思维的培养和锻炼,体验性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
  
  三、体验性学习对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
  
  体验性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发源于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经验学习”。要保障人类经验的传承和改造,学校教育就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而要获得真知,则必须借助运用、尝试、改造等实践活动,这就是著名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体验性学习并非第三种学习理论,是一种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学习,它既区别于传统理性主义的教学方法,又区别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学习结果呈现的仅仅是过去的记录,而不是将来的知识,而体验性学习是以自然、 社会为舞台,以活动为道具,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个人的情商和思维能力为目的,让知识在学习者的体验中连续地发生并被检验的一个学习过程。体验性学习通过系统的设计,把学习者导入学习情境之中,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学习,产生更具体、更明确的感动和体悟,从而促进思维发展由封闭转为开放、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实现由简单向辨证的顺利转向。
  
  1 体验性学习有助于思维发展由封闭转为开放。思维能力不是由教师直接传递给学生并由学生完全接受的东西,更多的是依靠学生自己在经验世界中的摸索、体悟和积累等一系列体验过程,依靠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这种摸索和体悟所得进行内化,从而逐渐掌握应该怎样思维。体验作为一种图景思维活动,不是以单纯语言文字符号的逻辑转换为主的逻辑思维活动,而是以图景转换为主的图景思维活动,这个过程不是知识的累加和认识的深入,而是需要置身于世界之中并与世界融为一体的过程。体验性学习提供的是一种开放的环境、开放的思考空间,拒绝用固定的目标限定人,用封闭的形式束缚人,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开放地纳入学生的不同认识、突发的灵感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在体验性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从一种封闭的状态中走进一个开放的世界,在学习中主动地探索外部世界,自觉地认识自我、追寻自我、提升自我,学生思维的辨证性、逻辑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提升。
  
  2 体验性学习有助于思维发展由被动转为主动。目前,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大部分仍处在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单向的信息传递使教学活动成为以教师、教材为媒介的文化知识迁移过程。课堂教学传承文化知识无可厚非,而且大量的知识储备也是发展思维的基础,掌握知识的多少、知识积累的厚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维能力的高低,但是知识渊博和学富五车绝不意味着思维能力高人一筹。一个人的思维只有在学习、探究、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随着主体自身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思维的发展具有主动特性。体验性学习对思维发展的影响正是顺应了这一特性,让学生有充分自由的思维主动性。体验性学习营造的是一种积极参与的环境态势,强调的是一种主体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在体验性学习环境中,每一个个体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和尊重,而这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前提。人与人之间物质的交换不增加财富总量,而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产生的效果是几何级的增加,这其中正是因为作为主体的人积极参与了思考,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并经历了环境的检验,获得了有效的反馈,形成了一个思维训练有效的系统。
  
  3 体验性学习有助于思维发展由简单转向辨证。高校教学一直以各种各样知识的传授为主要任务,学生的学习自然也就成了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这种传统的知识传递理念在今天正逐渐被越来越快的知识更新速度所改变。体验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愈知愈不知”之境界,让知识在学习者的体验中连续地发生并被检验的一个学习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从而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体验性学习还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在使用之后产生的正反效应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懂得知识不仅能带给人类福音,也能让人类深陷其中,被知识束缚住手脚。体验性学习训练的目的是让商学院的学生不仅学会解释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更要学会思考资本主义导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工学院的学生不仅是学会用科技知识去改变人们的生活,要认识在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还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理学院的学生不仅会解释经验世界的内在规律,更要审慎基因工程引发的伦理问题;法学院的学生不仅要成为合格的律师,更要懂得如何捍卫人权法治。经过一系列的主体体验,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将会被激发,思维空间会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辨证思维能力将逐渐成熟。
  
  [参考文献]
  [1]唐迅.教育本体论的嬗变与素质教育本体论命题的创化[J]大学广州师范学院学院(社会科学版),1999(10).
  [2]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朱成科.论作为教育本体论的教育哲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9).
  [4]拉尔夫·D斯泰西.组织中的复杂性与创造性[M].宋学峰,曹庆全,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5]Levinson.DanielJ.A Conception of Adult Development[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6(41).
其他文献
犬疱疹病毒病是幼龄犬只中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犬疱疹病毒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被感染的幼龄犬死亡率可达到100%。犬疱疹病毒病的病原菌为犬疱疹病毒,临床上同时会出现呼吸道
无抗养殖是指不使用抗生素的养殖模式,主要是基于保障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而推行的一种养殖模式,目前在蛋鸡养殖领域实行最好;临床常见地替抗药物种类有中兽药、微生态制剂、
随着国内保险市场竞争的加剧,保险公司对数据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主要分析了保险公司存在的三大数据问题,归纳了数据治理在保险行业的特定含义,并描述了实施数据治理的
[摘要]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1月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的行开颅手术后并发感染的患者3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2例患者(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对照组178例患者(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摘要] 目的 总结婴儿脚气性脑病的临床体会,治疗经验及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2月~2005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婴儿脚气性脑病患儿23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23例患儿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结论 维生素B1对于治疗婴儿脚气性脑病临床效果明显。
利用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病鸡,取病料对其进行RT-PCR测定。同时,注意鸡的胚胎形态变化的特点,观察是否符合生物学特征,最终表明成功分离到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
本文重点浅析当前蛋鸡养殖场加强环保的必要性,依据我国蛋鸡养殖场环境保护情况,从创新思想理念,提升养殖人员综合素养,完善圈舍条件,提升生产环境质量,加强防疫工作,严格管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养殖过程中一种危害严重的鸡接触性传染病,文章重点对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 流行特点、 诊断和治疗等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通过分析总结治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