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弹性成像对肥胖儿童肝脏特征的评估价值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瞬时弹性成像(FibroTouch)在肥胖儿童中的肝脏特征。

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利用FibroTouch检测来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5.0~18.0岁儿童229例(成功检测224例)。通过脂肪衰减参数(FAP)评估肝脏脂肪沉积,肝脏硬度(LSM)评估肝脏纤维化,最后入组206例儿童分为肥胖组(67例)及非肥胖组(139例),并分析肥胖组儿童的FAP与LSM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FibroTouch成功检测5~18岁非镇静儿童224例(男145例、女79例),成功率97.8%。肥胖组FAP值259.4(235.9~275.5)dB/m显著高于非肥胖组178.1(168.7~195.6)d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586,P<0.001)。肥胖组的LSM值5.9(4.5~7.5)kPa显著高于非肥胖组3.2(2.3~4.1)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832,P<0.001)。肥胖儿童肝脏显著纤维化比例为30%,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比例为6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百分位数(≥95%)是肥胖儿童肝脏显著纤维化(OR=1.267,95%CI:1.056~1.519,P=0.011)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OR=1.248,95%CI:1.007~1.546,P=0.043)的影响因素。

结论

FibroTouch可以成功应用于肥胖儿童并可准确评估其肝纤维化及FAP。肥胖儿童有较高的FAP、LSM值,增加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及肝纤维化风险。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及临床医生的主要评价体系有三大指标:科研项目、文章与成果奖,这个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提出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Center,C)",首先建立标准化、高质量的重大疾病与人群队列生物样本库(Biobank,B),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水准学科建设(Discipline construction,D),推进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T),最终实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类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受累部位包括皮肤、肾脏、血液、心脏等,胃肠道受累相对少见。抗核抗体是对SLE诊断非常重要的标志性抗体之一。本文报道了一例以腹胀、发热、多浆膜腔积液为主要表现,抗核抗体阴性的SLE,随着病程进展,患者逐渐出现多系统受累表现,通过糖皮质激素冲击、免疫抑制剂治疗,各受累器官功能逐步好转。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不完全血运重建对围手术期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8年6月至2016年7月242例80岁以上接受单纯OPCABG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院内围手术期资料,根据其是否进行完全血运重建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n=181)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组(n=61),分析高龄患者接受OPCABG不完全血运重建后的围手术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肌松解术治疗症状性前降支心肌桥的手术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54例症状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女20例,男34例,年龄60(51,64)岁,其中31例采用心肌松解术(心肌松解组),23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旁路移植组),比较两组手术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不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存在不同的炎症表型。慢阻肺的气道炎症是以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为主,近年研究发现某些慢阻肺患者存在气道嗜酸性粒细胞(EOS)炎症,且具有某些明显特征,是慢阻肺的EOS炎症表型,也称为EOS型慢阻肺。本文就EOS与慢阻肺的关系进行综述,有利于进一步了解EOS型慢阻肺,为慢阻肺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目的探讨一次性经皮经肝建立肝内胆管窦道,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在高龄肝胆管结石合并良性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肝胆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断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狭窄的56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穿刺引流,同时一次性逐级扩张穿刺窦道,在胆道镜下联合钬激光进行肝内胆管结石碎石、取石。分析术中操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
随着起搏器等心脏电子植入设备的应用日益增多,加之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等新型诊断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起搏电极相关三尖瓣功能障碍的认识更加深入。但由于三尖瓣功能障碍患者早期症状隐匿,导致诊断被低估或漏诊,而晚期发生严重右心功能不全后预后不良,治疗效果不佳。本文重点阐述起搏电极所致三尖瓣功能障碍的诊断及治疗。诊断方面首先对此类疾病需高度认识,并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保持较高的临床警惕性,推荐对起搏器植入的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以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宜兴市人民医院AECOPD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症状和粪便检查结果将对象分为病例组(45例)和对照组(83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因素。根据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拟合建立AECO
目的探索血浆葡糖鞘氨醇水平在戈谢病患者治疗随访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在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规律使用伊米甘酶治疗的戈谢病患者,分两组,组1为6例初治患者,包括1例壳三糖酶缺失型,年龄10~43岁,女4例,男2例,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壳三糖酶活性和血浆葡糖鞘氨醇水平;组2为6例长期接受特异性治疗的戈谢病患者,其中包括3例壳三糖酶缺失型,年龄17~32岁,女2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