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者悖论”的再探讨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81868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悖论问题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而极其重要的跨学科性难题。近年来,对它的多维度研究已经成为哲学、逻辑学、语言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形成了数家争鸣的局面。尤以有关“说谎者悖论”的争论为多。导致“说谎者悖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分清逻辑语叉意义上的“真、假”和普通语义意义上的“真、假”。只要我们分清这两种不同语义的“真、假”,所谓的“说谎者悖论”也就自然而然地消解了。
其他文献
众多的成语词典中都收有“付之一炬”,其中对于“炬”的释义在辞书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炬”作名词,解释为“火把或是火”,持有此意见的有《汉语成语辞海》、《现代成语巨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等辞书;另一种则认为“炬”应作动词,解释为“焚烧或是烧毁”,赞成这种意见的有《汉语大字典》、《汉字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辞书。  析其因在于,将“付之一炬”中的“一”理解为:(1)数词“一”后省
前不久听了一堂公开课,授课的是一位年轻教师,授课内容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了之后,受益匪浅。下面就这堂课中的几个环节谈谈我的感受。  环节之一:教者在抓住课文题目中“从……到……”引导学生分析写作思路后,要求同学找出分别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段落,并据此将课文划分为两个部分。学生在快速阅读课文后讨论时,出现了分歧:第9段是属于写“百草园”,还是属于写“三味书屋”的文字。对出现的这
20世纪50年代,史学领域的“五朵金花”之所以光彩夺目,主要还是源于史学自身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正因为这些史学问题与意识形态处于同一语境之中,从而决定
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在全球不同背景下强制性地运用单一制度必然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危机凸显了这种冲突,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