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来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a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光学比浊法及TEG法检测氯吡格雷治疗前后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并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连续7 d给予氯吡格雷(75 mg/d),于服药前及治疗后第8天采用光学比浊法及TEG法检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并判断是否存在氯吡格雷反应低下。结果:光学比浊法测定的氯吡格雷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84.09±9.22)%及(72.11±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6,P<0.05)。TEG法测定的氯吡格雷治疗前、后血
其他文献
本文分别从我国外语教学目前的现状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阐述在外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重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并提出了为实现二者的兼顾,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本文回顾了假释制度的发展以及我国大陆假释制度的完善历程,在充分肯定其卓越贡献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初步分析了我国假释制度的主要的局限性:(1)假释率太低,相对比率和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