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变换的苹果园土壤全氮高光谱估测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土壤全氮(TN)定量光谱研究中普通光谱变换形式难以有效提高土壤全氮与光谱相关性、特征光谱信息提取困难的不足,探索精准度更高更适用于苹果园地土壤复杂情况的无损估测模型.本文以采自济南市长清区双泉镇苹果园地的163个棕壤样品土壤参数及其对应光谱为数据源,采用连续小波变换进行多尺度分析处理,研究不同光谱分辨率对估测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连续小波变换处理后,光谱对果园土壤全氮含量的预测能力明显优于传统光谱变换技术,与土壤原始光谱相比,基于连续小波变换构建的模型预测精度最大提高了0.47;经小波算法处理后,模型的预测能力随光谱分辨率的降低呈现出先降再升再降的态势,其中最佳精度出现在5 nm光谱分辨率处,决定系数R2=0.8181,RMSE=0.0047;40 nm光谱分辨率处的模型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研究表明,经连续小波算法处理后的宽波段光谱数据可以用于土壤全氮含量的精准监测.
其他文献
试验以美国草莓品种\'甜查理\'为父本、优系\'15-003\'为母本杂交得到的杂交后代\'19-002\'为试材,普栽品种\'红颜\'为对照,测定其感官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草莓杂交后代\'19-002\'在果色方面,L*、a*、b*、C*、H、CIRG与对照无显著差异.\'19-002\'的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糖酸比显著低于对照.\'19-002\'和\'红颜\'草莓果实香气物质测出160种,共
本文以\'徐蒜917\'为材料,研究不同颜色地膜(红、绿、银黑、白黑、黑、银、透明)覆盖后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及大蒜氮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透明膜覆盖相比,银膜覆盖处理具有提高大蒜生育前期土壤温度,降低生育后期土壤温度的作用,且保墒效果优于红膜与透明膜;银膜覆盖处理提高了返青期大蒜叶片NR活性,保持大蒜快速生长期GS、GOGAT、GDH较高的酶活性,并显著提高了抽薹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综上,银膜覆盖栽培有利于改善土壤的水热状况,提高氮素同化水平,适用于大蒜生产.
为研发高性能环保混凝土,本文通过在混凝土中分别掺入0%、0.2%、0.5%、1.0%和2%含量的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和碳纤维,通过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来得到最佳纤维掺量.通过试验得出:(1)在0%~1%的掺量中,随着纤维掺量的含量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越小.但当纤维含量超过1%时,纤维仍会使得混凝土坍落度下降但坍落度下降率在减小;(2)随着纤维掺量的含量增加,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减小,即混凝土的保温隔热性能越好;(3)在0%~1%的掺量中,随着纤维掺量的含量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大.但当纤
冻融循环作用下盐碱土的渗透规律十分复杂,在含水率、干密度和孔隙度的影响下难以评价盐碱土的渗透系数与众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而传统的渗透系数试验存在些许不足和不可确定因素.基于此,以山东省西南部黄河泛滥故区盐碱土为材料,试验土壤按照13%,16%,19%三组含水率梯度,1.48 g·cm-3,1.53 g·cm-3,1.58 g·cm-3三组干密度梯度重塑,经0,1,5,10,15,20次冻融循环后得到累计54组土壤样品,利用饱和导水率试验获得土壤渗透系数,利用压汞试验获得土壤孔隙度和区间孔隙体积分布,后通过B
针对我国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水平较低,很多地区仍采用手工作业的方式清除马铃薯秧蔓,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且效率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马铃薯杀秧装置,运用Solidworks进行杀秧装置的三维建模.通过ANSYS Workbench对杀秧装置进行模态分析以使工作频率避开固有频率,进而避免杀秧装置因共振而发生破坏.通过ANSYS Workbench/LS-Dyna对杀秧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显式动力学仿真,并以动刀片转速、刀具刃角和前进速度为试验因子进行虚拟正交仿真试验,对仿真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获得杀秧装
为对贵州省百花湖水库和红枫湖水库采样研究,本文通过目镜行格法观察和公式计算,并分析其水生态环境中浮游植物的种群类别、种群构成、功能群分布情况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两个相邻水库中浮游植物的种群构成类别相似.红枫湖水库的浮游植物种类明显多于百花库水库.百花湖水库小环藻和拟多甲藻是明显的优势种群,红枫湖水库中小环藻是明显的优势种群.浮游植物的群落构成受季节性变化影响明显,受环境因子水温(WT)和透明度(SD)的影响显著.
为探究不同土壤肥力情况下,小麦不同生长时期所需的适宜灌水量,提高小麦高水分利用效率,本文首先对播种前土壤主要肥力指标(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土壤碱解氮含量为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根据土壤碱解氮含量进行数据分组,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生长期灌水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碱解氮水平下小麦各个生育时期能保持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理论灌水量,为小麦的精准灌溉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
为提高土壤有机质高光谱估测精度,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本文提出正反向灰色关联度概念并建立了土壤有机质灰色关联估测模型.首先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采集的76个土壤样本为基础,对室外土壤光谱数据进行变换处理,然后根据极大相关性原则选取估测因子,最后建立土壤有机质正反向灰色关联估测模型,并利用平均相对误差(MRE)和决定系数(R2)进行模型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对数倒数的一阶微分变换处理是较为有效的,所选特征波段的相关系数均提高到0.6以上;13个检验样本的MRE=3.197%,R2=0.972.研究表明,基于正反向灰
土壤有机质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为实现对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快速获取,以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地区农田116个土壤样本为试验材料,利用ASD Field4地物光谱仪获取土壤光谱反射率,分析农田土壤的光谱反射特征,研究光谱反射率与定量化学方法测定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关系,构建土壤有机质快速检测模型.所得高光谱数据结合(Savitzky-golay,SG)平滑算法,原始光谱曲线的一阶微分、对数的倒数和对数的倒数一阶微分3种变换方式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相关系数法选取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敏感波段,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
为研究冻融交替作用对黄土高原北部土壤可蚀性的影响,选取黄土高原北部季节性冻融区的三种典型土壤(灌淤土、黄绵土和风沙土)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室内冻融模拟试验,利用基于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含量的EPIC模型与Dg模型估算土壤可蚀性K值,系统分析冻融交替作用对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可蚀性K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冻融交替作用使三种供试土壤粘粒含量显著减少(P黄绵土,利用Dg模型的估算结果与之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