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来源 :共产党员·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B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抓好招才引智,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现阶段,加快乡村振兴,农村地区不仅广泛需要农业实用技术人才、返乡入乡创业人才支撑,更急需扶智扶志、把关定向、创新引路等政治人才,而第一书记就是这样一支人才队伍。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机关事业单位的骨干,有高校的专家学者,也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更有业内的劳动模范。他们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开拓思路,盘活资源,各显神通。他们有的借助单位优势,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多彩驿站等红色阵地开展党性教育;有的把党建引领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盛京满绣扶贫车间等脱贫阵地,助推党支部引领群众致富;有的发挥智力优势、科研优势,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他们在强化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升上下功夫,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筑牢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效果好。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等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百姓致富,用智力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砥柱江山承重任,善加惜爱待真心。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到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不断提升,从项目建设到成果落地转化,从贫穷落后的旧貌到繁荣富强的新颜,乡村振兴之路离不开第一书记的奋斗。当下,贫困地区高素质人才总量依然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作用未能最大化发挥,第一书记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之一,我们要倍加珍惜,秉持正向激勵和多方服务新理念,借强用好第一书记能量,激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新作为。
   汇聚力量,不让第一书记一个人单打独斗。党委、政府主动出击,基层党组织积极配合,做好鼓励激励、关心关爱工作,成为第一书记坚强有力的后盾。从衣食住行用等全方面、多角度关心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事难题,让他们真切感受第二故乡的温暖。鼓励第一书记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紧扣乡村振兴主题,推动“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继续借助派出单位力量,通过项目倾斜、平台倾斜、资金倾斜,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同推进、共战斗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转变思想,促进第一书记发动乡村振兴头脑风暴。建档立卡村脱贫摘帽只是一个新的开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需要发动一场头脑风暴。持续转变落后思想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路径。基层党委、政府要充分借助基层党组织换届后新一批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现有和即将派驻的第一书记队伍,合力推进乡村振兴新思想落地开花。制订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破解办法,广泛宣传动员、选树先进典型,让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让第一书记带动村“两委”队伍主动作为,让百姓主动转变思想,跟上时代。
   持续发力,激发第一书记“输血”变“造血”能力。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人才是乡村振兴重要支撑。第一书记要主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项目兴村、产业兴村的同时,缓解乡村振兴中人才匮乏的难题,着重帮助村里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要围绕“谁来种地”“谁来振兴乡村”,坚持本地培养和引进输入相结合,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让乡村振兴从外部输血转变为内部造血,形成人才资源整体合力,让农村实用人才加入到乡村振兴建设实践中,形成乡村振兴建设的良性循环。
   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蹄疾步稳、阔步前行。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更是第一书记这支人才队伍贡献智慧的沃土,基层党委、政府要与广大第一书记一起拼搏、一起奋斗,汇聚人才力量,支持乡村振兴,实现美好愿景。
  (作者系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其他文献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诞生于苦难深重的中国,她犹如划破夜空的曙光,照亮在黑夜中艰难探索的人们。这样一个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绝非是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产物。  近代以来中国出路的曲折探索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绵延五千年的灿烂文
白晶莹今年58岁,年近花甲的她在周围人眼中,却是个精力充沛的“女超人”。   她是人民公仆,为脱贫事业自掏腰包,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心。   她是“草原绣娘”,传承一方技艺,有着“技达四海,能行天下”的信心。   她是脱贫领路人,足迹遍布全旗,有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   她是百姓贴心人,鞠躬尽瘁,有着“一言一行系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暖心。   她拥有多重身份,她是内蒙
北京市的一些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多了一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的是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受理、审批或群众来政务大厅未能解决的问题等,对于这样的问题,要成立专班,分析原因,限期解决。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彰显的是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为了让群众办事更顺当。在群众办事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让他们“无功而返”,不仅会让他们白跑路,更会增加一定的办事成本,也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