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核能让你忘记切尔诺贝利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美国科学家设计了两种新反应堆。超高温反应堆可以兼顾安全和效率,改良的钠冷却反应堆会减轻废料带来的问题。
  
  1951年12月20日,美国爱达荷州Arco小镇外,当串在一起的四盏100瓦灯泡,闪烁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时,人类首次成功地用上了核能。
  与煤炭和石油化工燃料不同,核裂变是核能爆发的关键,它放射出的物质没有二氧化碳。一个核反应堆产生的能量来自其内部的能源棒,而每一个能源棒都充满了铀氧化物。每当内部的中子撞击铀原子的时候,原子就一分为二,同时散发出能量,并释放更多的铀原子,新产生的铀原子又与其他的原子互相碰撞,从而形成了一个反应链。这个过程中积累的热量能使水变为蒸汽,进而推动发电机旋转产生电能。
  由于铀原子裂变所产生的能量是燃烧煤炭所产生能量的一千万倍,因此理论上,核能是最具效率和经济价值的能源。
  具体来说,一座百万千瓦的火电站需要260万吨煤,而核电站只需要30吨的铀原料就可以。核电站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仅是同等规模燃煤电站排放量的1.6%,核电站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此外,核电成本优势突出。目前国际上成熟的核电成本普遍低于煤电成本,法国核电成本是煤电成本的0.57倍,日本是0.66倍,美国在1962年就已经低于煤电成本。
  
  核能到底有多危险
  
  但是,在近60年中,对于核能,公众更关心的是,核能可能带来的危害事件和能源废料。科学家还需要找到一个可行的、安全的、合乎法律的废料处理方式。“无论你支持还是反对,我们都已经在燃烧能源了,” 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Burton Richter说,“现在,6万吨燃料正在反应堆里燃烧着”。
  其实,内部人员比很多人更了解核设施的安全性。在美国的土地上,还没有一个人死于核事件;相反的是,从“大气净化力量”环保组织2004年的报告中显示,美国每年有两万四千人死于化工燃料产生的气体。正如绿色心灵组织的环保人士Moore所说:“在减少化工燃料的使用上,没有任何技术能比核能做得更多。”
  目前,在第二代核反应堆技术中,其安全系数已经能够达到一万个堆平均一年可能会发生一次堆心溶化的低概率。而在日本的第三代ABW2技术,则就到了10万个堆年可能发生一次堆心溶化。
  在新技术使用前,“全世界范围内除了深度掩埋核废料,还没有更好的办法。”芬兰TVO公司的副总裁安尼利·尼古拉表示。该公司在芬兰运营两座第二代核电站,他们采取的办法是将废料埋到深度在100米以下的岩石坑。而未来芬兰所有核电站的废料都计划放置在400米深的岩石仓库里。
  具体而言,处理核废料,国际流行的办法,除了污染较大的“适当包装、储存,一起直接处置”,还有一种“分离-嬗变战略”。其原理是先将乏燃料进行化学分离,再用嬗变装置将少数危险大、寿命长的毒素转换为稳定的核素或是寿命相对较短的核素。
  
  超高温反应堆:提升50%效率
  
  最近,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研发了两个新的设计:超高温反应堆(VHTR)和钠冷却反应堆(SFR)。两者的安全特性结合起来就可以防止反应堆热量过高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科学家希望这些新发明能够最终抹去人们对“三里岛”核泄露及“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痛苦回忆,同时推动核工业的发展。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采用了过时的技术,而且它的这种堆型本身在设计上就是存有缺陷的。按照核反应堆安全保护的相关要求,在铀裂变产生热量时,反应堆的工作应该是负温度效应:当温度逐步升高时,核反应堆的反应性就会呈反方向地逐步下降;而反应性下降,其产生的能量也就会随之减少,这样就能将温度逐步降下来。如此反复循环,使反应堆中堆心(堆放核燃料并燃烧工作的地方)的温度始终能够保持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当时采用的是正温度效应,应堆工作越久,温度就一直上升,到后来就把堆心给溶化掉了,加之又没有建造安全壳,缺乏第四道保护屏障。所以产生了核爆炸泄露事件。
  而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在发生事故时,由于有了防护墙,虽然造成了堆心溶化事件,但放射性物质并没有对外泄露。
  这次美国科学家研发的超高温反应堆,有一个由石墨制造的反应堆核心,可以在非常高的温度下仍然保持硬度和形状不变。氦气将反应堆冷却,并且把热量输送到外核。反应堆利用二氧化铀粒子来保证在高温下不发生挤压和放射出裂变物质,而且这些粒子也都是覆盖着一层石墨的。因此,超高温反应堆能够把氦加热到1000摄氏度(1800华氏度)以上——这是目前存在的反应堆能达到温度的三倍。进而氦的热量能够产生蒸汽来推动发电机。
  与切尔诺贝利反应堆不同的是,超高温反应堆是负温度效应,这意味着反应堆永远不会达到足以让自己崩溃的高温。“无论人们做错了什么”INL 的科学家McCarthy说,“假如有任何异常的事情发生,设备就会自动停止运转。”
  超高温反应堆发电的效率大概比全美效率最高的反应堆高40%多。它产生的热量还可以供附近的工厂使用。该设备能够利用高温蒸汽电解分离水分子,进而生产氢燃料。因此,它在生产氢能源方面的效率比现存设备要高50%。2005年美国能源部门已经授权INL建造超高温反应堆,它将于2018年到2021年间建成。
  但是科学家首要问题是技术上的障碍。例如,坚硬的新合金可能是保护反应堆里层的必需物品。“但目前反应堆的材料时常不能匹配所应承受的温度和压力,”Richter说,“即使找到了匹配的材料,为了那些正在建设中的超高温反应堆设备,可能还要花费数百万的美元。”
  
  钠冷却反应堆:可以燃烧废料
  
  钠冷却反应堆依附于一个全新的裂变概念:即用核燃料集中撞击铀原子和中子。这将产生比当前热反应堆多近百倍的能量,并且只需要使用燃料潜在能量的1%就可以了。钠冷却反应堆还可以燃烧其他反应堆的核能棒,消耗铀浓缩过程中剩下的铀,减轻核废料产生的问题。美国原子能工业专家组的科学家估计,钠冷却反应堆产生的能量足以满足美国人本世纪的需要。二次燃烧核能棒还能减短放射物质衰减的时间;反应完成后的废料会在一百多年后就消失,而并非几百年。
  不幸的是,钠冷却反应堆中用于传送内核热量的钠叫人忧喜参半。不像水,液态钠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冷却剂,它并不能阻止快中子的运动。虽然在正常的大气压力下运行,它也能提高安全性。但是液态钠不能传热,这使得它很难对反应堆运行时的热量传输进行监控。为了弥补这个缺陷,INL的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个电脑模拟器,用来模拟液态钠在快速反应堆中的运行情况。
  因为反应堆有燃烧废料的能力,一个改良的钠冷却反应堆最终能够减轻废料带来的问题。然而即使是在最佳状况下,二次使用的燃料仍旧会产生足以影响几个世纪的放射性危害。核工业还将不得不继续面对人们对反应堆的极度恐惧。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美国在精神疾病方面的诊断、治疗研究,正逐步成为全世界的模板。但事实上,不同社会环境、信仰在精神疾病里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现代西方医学技术蒙蔽了我们的双眼,精神疾病纷纷被打上“美国化”的标志,而社会文化因素往往为人们所忽视。    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些左翼倾向的美国人总是喜欢担心美利坚的流行文化是否已经侵蚀到他国的体系中。他们批评麦当劳分店遍布世界各地,讽刺耐克鞋厂建在了马来西亚……
早在几年之前,新能源车大多只是个“概念”,实现量产的可能性不大,它们亮相车展多少有些作秀的成分。而到了今天,新能源车已经逐渐从甜点变成了重磅主菜,成为展现车企实力的象征。一家参展企业就说过,没有新能源展车,那就彻底“out”了。    去年7月,在陆家嘴捣腾金融的几位朋友参与了一场先锋行为艺术——十万白领一同“宽衣解带”。不用想入非非,所谓宽衣解带就是脱去西装,解下领带,一身短装,清凉办公。其实这
炎炎夏日,我们更喜欢待在清凉的空调房里,PC硬件也一样。夏季由于环境温度更高,对散热器其实是一个挑战,特别是高端处理器在高负载时,功耗更大,发热量也更大,这就需要散热器拥有良好的性能,避免处理器“中暑”宕机。传统的散热器不论是风冷还是水冷,绝大部分都是带有风扇的,有风扇就必定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噪声,这对于想要追求绝对静音的用户来说达不到要求。此时,被动式散热器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目前市面上针对高端处
天灾降临、恐怖袭击、金融海啸……当遭遇生存危机时,都市人该怎么办?我们将回溯生存主义的发展史,并从中寻找答案。    人物:詹姆斯罗尔斯    Q:如果你住在一个人口拥挤的国家比如中国,你会采取哪些必要的灾难应对措施?  A:我会建议人们跟任何生活在乡村农耕省份的亲属保持密切联系。如果有那么一天情况变得非常恶劣,你可能不得不依靠他们,才能有一个可以避难的场所。我还会建议为你的家人逐步准备食品供应。
地震发生时,恰逢凌晨,很多人从睡梦中惊醒,仓皇出逃。灾区满目可见破碎玻璃、倒塌房屋、断裂桥梁和倾翻车辆,触目惊心的惨状仿佛《2012》电影中的世界末日。“地震造成摇晃持续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3分钟,但却让人感觉永无止境一般,就像好莱坞恐怖电影那样。”灾民如是说。    2月28日,在圣地亚哥西南322公里的海滨度假胜地佩尤韦,三名警察正在受到海啸袭击后凌乱不堪的海滩上搜索遇难者。  2月27日,智利
她更渴望站在一个法治的平台,站在一个现代企业制度的平台上,而不愿意继续躲在权力和资本的阴影里瑟瑟说话。从这里出发,胡舒立今天的所有努力,就具有重大的史学意义。    胡舒立11年的经济话语,如今读来,并不过时,大多数文章今天如在杂志上再刊登一次,仍然叫人坐立不安。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要么是胡舒立视野开阔,她一直比别人看得远,看得透;要么就是这些年中国的经济格局并没有根本意义上的进步,财大了,气粗了
高贵出身,英俊潇洒,200年来英国最年轻首相,卡梅伦就像一个最熟练的演员一样,在不同的场合都能表现出差异化的面孔。     2010年5月5日,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在韦克菲尔德一家超市里对工作人员发表演讲。  2010年4月7日,卡梅伦骑着自行车外出。在他眼里,自行车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上佳的公关工具。    5月11日,伦敦又阴沉了一天,可保守党人大卫卡梅伦的心情却很晴朗。在经历了二战后英国最大
荣念曾创办的“进念二十面体”曾经影响了一批香港年轻人,20多年过去了,他认为现在很多文化组织虽然越做越大,但其实都是企业组织,而不是一个能影响文化发展的机构。如今被邀请合作执导世博会日本馆演出活动的他,正酝酿一个计划—向日本方面提出请日本演员去南京作一次演出。他认为,南京也好广岛也好东京也好,都要有个反思的文化中心,而不是文化消费中心。    交谈中,荣念曾时常开怀大笑,一副乐天派模样。他的戏剧里
如果你是MSN用户,打开MSN,再点击左下角的小蝴蝶,你会看到什么?蓝白色为底的新闻弹窗,下面是必应搜索引擎。这个弹窗已经伴随了中国用户5年,不过不久的将来,或许你会看到一个新的弹窗,除了蝴蝶,还有一个红色的“易”字,下面的必应,旁边也许还有一个有道搜索。  这并非空想。现在关于MSN中国50%的股权问题,网易正在同微软进行着秘密谈判。    MSN的中国之旅    把时间先回到2005年5月11
当全球电视业在向“制播分家”、“频道产品化”转型时,TVB依旧独力包揽制播合一的大旗。当陈奕迅等巨星开始拒绝TVB时,人们都在猜测,后邵逸夫时代的TVB,真的已经到达了临界点?    虽然过去两个多月了,TVB电视城的围墙上,还挂着台庆42周年的标语。  曾经有媒体认为,邵逸夫的生日就在TVB台庆日(11月19日),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不过,邵逸夫的年岁比TVB要高出一倍有多,这本身就是一个商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