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应用于严重烧伤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来源 :广东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tw961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源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的真实世界数据,观察和评价上市后的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在应用于严重烧伤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乌司他丁在严重烧伤领域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提供真实世界证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以“乌司他丁”、“严重烧伤”、“有效性”、“安全性”为关键词,从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中文文献;以“ulinastatin”、“burn”、“efficacy”、“safety”为关键词,从Pubmed、Elsevier等国外数据库检索相关英文文献,分析并归纳总结出乌司他丁在烧伤领域的主要应用情况。2.病例对照分析法。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平台,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G医院2015.1-2018.6期间符合严重烧伤的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乌司他丁组(UTI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急救处理措施,UTI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20万U/次静脉滴注,3次/d,连用7d)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烧伤总面积、伤后入院时间、年龄、性别、既往史、生命体征等);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3d、7d两组患者的血常规(WBC、PLT、NEUT%)、LAC浓度、凝血四项(APTT、PT、TT、FIB)、相关组织器官功能指标(CK-MB、SCr、BUN、TBIL)、临床结局、总住院时间、用药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等记录,并对停药一周后UTI组与常规组同期各实验室检查指标值的异常情况的比较进行卡方检验。通过统计软件SPSS 22.0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效性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不同时间点(治疗3d、7d)的血生化指标(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乳酸)、心功能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凝血四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生情况,并据此进行有效性的评价。安全性评价:(1)临床安全性评价:通过患者自发报告与主治医生对用药患者直接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监测和评价药物的安全性。(2)重要指标的安全性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在停药一周后的重要实验室指标:血常规检验指标(WBC、PLT、NEUT%),组织灌注指标:乳酸(LAC)、肝功能指标(TBIL)、心功能指标(CK-MB)、肾功能指标(SCr、BUN)以及凝血功能生物标志物(APTT、PT、TT、FIB)等的异常值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基于CHPS研究平台,共纳入98例严重烧伤病例,其中UTI组43例,常规组55例。(1)基线资料:UTI组与常规组的严重烧伤病例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既往史、合并症等基础资料以及伤后入院时间、烧伤总面积、生命体征、血常规、主要器官功能检查等基线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一般指标的改变:98例严重烧伤患者,在入院接受常规治疗3d后,两组患者LAC、WBC、PLT、NEU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UTI组的PLT较常规组同期相应指标升高(P<0.05),提示机体微循环和炎症情况有所改善(P<0.05)。治疗7d后,UTI组患者LAC、WBC、NEUT%水平较常规组同期相应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3)凝血指标改变:FIB在常规组治疗7d后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使用UTI组的患者在用药3d时FIB有所下降,7d时效果改善更加明显;TT在治疗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一直在正常范围内;APTT、PT在治疗7d后与常规组同期相比指标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主要器官功能指标的改变:在入院后两组患者在用药前BUN、SCr、TBIL和CK-MB等心、肝、肾功能指标均高于正常值,且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方案治疗3d后CK-MB、BUN、SCr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TBIL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7d后,UTI组SCr、BUN、TBIL、CK-MB水平变化较常规组同期相应指标均有下降(P<0.05),即UTI组病例的各器官功能指标值较常规组有所改善(P<0.05)。停用UTI一周后UTI组与常规组同期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生化检验(LAC、WBC、NEUT%、PLT)、肝功能(TBIL)、肾功能(BUN、SCr)及心功能(CK-MB)的异常值通过卡方检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并发症的发生情况:UTI组创面脓毒症和MODS等并发症的发生率[(χ~2=5.153,P=0.020<0.05)、(χ~2=5.385,P=0.018<0.05)]均低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6)总住院时间的比较:UTI组住院时间为(37.23±13.09)d,相对于常规组的(48.89±24.06)d,在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35,P=0.003<0.05)。(7)临床结局:UTI组与常规组临床结局的χ~2检验结果显示,UTI组与常规组相比,死亡率、自动出院率分别为(χ~2=1.292,P=0.439>0.05)、(χ~2=1.952,P=0.190>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另外,UTI组与常规组的预后良好情况相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281>0.05),但从整体上看,UTI组具有更高的预后良好率(74.42%vs 63.64%)。结论:(1)有效性评价:严重烧伤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对于改善其微循环以及减轻其心肌、肝脏、肾脏等主要器官功能的损伤,降低其ARDS、创面脓毒症、MODS等并发症,缩短其总住院时间,改善其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2)安全性评价:相对于常规组,UTI组的严重烧伤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说明乌司他丁应用于严重烧伤患者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型对慢性心衰患者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12例,心功能II级57例,心功能III级55例,采用跨理论模型对慢性心衰患者康复训练后分别检测心功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教学质量却没有同向提高。因此,了解国外先进的培养模式,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成为提升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从始发地到目的地,中途要在某地转乘另一班机飞往目的地,我们称为转机。从航线的缺乏和经济的角度来看,转机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有的人还偏爱于转机,不在于转机意味着省下多
税务部门的战略改革应当起始于组织结构的改革,设计出色的组织结构是有效的税务管理的基础,笔者从现代组织管理的角度研究税务部门的组织结构类型。
本文对目前城镇中压配电网的接线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单辐射线路、"2-1"单环网、"3-1"单环网、N分段n联络、电缆网"n供1备"(n≤3)、电缆网双环网(开环运行)等典型接线模式的特
随着中国民航业的蓬勃发展,持续增长的航班时刻需求与有限的可用机场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时刻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空中交通运行的关键瓶颈。研究我国机场航班时刻配置运行特征,突破航班时刻资源配置优化方法的关键问题,有助于缓解机场交通拥堵、避免航班计划性延误,从而提高航班正常率、充分利用机场时刻资源、提升机场运行效率。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航班时刻优化的研究发展情况,归纳了相关的理论基础、经典方法以及最新成
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资格证考核等方面分析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现状。结果表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识类课
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增长致使航班时刻日益紧缺,公平高效地分配好航班时刻意义重大。目前,立法上一般认为航班时刻是指航班在民用机场特定时段起降,但在是否包含使用机场设施与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的定位。“十三五”期间,深圳机场将主动顺应航空出行大众化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聚焦主业,能力建设是深圳机场十三五战略发展的重点,机场内部的运营保障高效协同能力将对主业发展起到关键性促进,地面生产保障业务是机场内部运营的核心业务,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协同决策,提高地面生产保障业务的效率,成为机场保障单位需要研究的新课题。在
致密气田储层渗透率低,递减过程中不同流态之间的过渡流动阶段被延长,气体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滑脱效应等诸多有别于常规气藏的特征,这使得产量递减规律变得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