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特点及复习建议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gn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考试说明》对物理实验考查要求
  
  高考《考试说明》对实验考查要求体现在物理学科上为:⑴能独立完成教材中要求的14个学生分组实验。⑵对每个实验具体要求:①明确实验目的,②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③能控制实验条件,④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⑤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⑥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⑦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⑶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考试说明》对实验考查的这些要求在2006年高考物理实验试题中体现得特别好,现分析如下。
  
  二、 2006年高考物理实验题考查情况
  
  笔者归纳的2006年9套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相关情况如下表所示。
  
  
  三、 2006年高考实验题的特点
  
  认真分析上表不难发现,无论是理综高考还是单独的物理单科高考,实验试题总结起来有如下一些特点:
  1.理综实验题的分数都在16到18分之间变化,相对比例占10%—12%左右。单科高考中分值都在20分以上,上海卷更是高达30分,相对比例达20%。流行实验的组合考查,电学实验考查的比例很大。每一套试卷中都是考查两个以上的实验,并且都涉及了电学实验。
  2.基本仪器的使用是考查的热点。9套试卷中,有5套考查了基本仪器的适用,如北京理综卷考查了游标卡尺的读数,天津卷、重庆卷考查了多用表的使用等。
  3.实验的实际操作是考查的重点。如实验步骤书写、排序、纠错、补漏以及实验误差的排除等实验实际操作,要求学生要动手做过实验才能做好实验题。如全国II、江苏卷、广东卷、上海卷均有此类试题。
  4.设计性实验是考查的难点。从2006年的试题来看,试题加强了对实验创新能力和迁移能力的考查。如全国I考查了选择电阻设计电路的实验,四川卷要求学生利用米尺和铅笔设计测量金属丝直径的方法,上海卷要求设计实验测量安全阀内部能承受的压强等。
  5.实验基本原理和实验思想方法是考查的核心。9套试卷中所有实验试题均来源课本实验改编,课本实验及实验方法的延伸是实验命题的大趋势,因此深刻理解课本实验的原理,体会实验思想方法是实验学习的核心。
  6.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在试题中大量体现。实验数据处理是实验的重要环节,其方法有公式法、列表法、图像法、描迹法、逐差法等。北京理综、天津理综、重庆卷、上海卷等均考查了实验数据的处理。
  
  四、 实验复习的几点建议
  
  根据2006年高考实验题的特点对2007实验复习谈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对基本仪器使用能力的培养。高中物理实验涉及基本仪器常见的有13种,这13种仪器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对以上基本的实验仪器要掌握其构造原理、使用方法、量程的选取、连线、读数等等。
  2.重视对实验原理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重视设计实验方法的培养。实验方法及步骤、仪器的选择、数据的处理等一切与实验有关问题都是从实验原理中派生出来,只要抓住实验的原理,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设计型实验,就是要在理解课本学生实验原理和完成实验的基础上,灵活选择实验方法完成实验。因此对每个学生实验的复习要求(1)明确: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读数,④操作步骤(特别是容易遗漏和出错的重要步骤),⑤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包括平均值法和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是否合理和误差分析。⑥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⑦实验后的思考、体会等。(2)注意该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即教师引导学生研究用该实验的仪器、原理、方法还可完成哪些测量和验证哪些规律,如何进行,要求写出方案,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3.加强实验的实际操作训练。动手操作是实验的主体,没有操作过程便没有实验。对于19个学生实验,一定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操作。只有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实验,才有可能达到考试大纲中“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这一要求。放松对教材实验的操作,而游离于教材之外去追求新颖的所谓的设计性实验,这是舍本求末的错误做法。
  4.重视在实验中体现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复习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验中的方法,选好课题,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并要求写出有研究方案,实验器材,实验研究过程,数据统计与分析,实验方案的优点与不足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报告。
  
  (责任编辑孙晓雯)
其他文献
高中历史新课程采取的是“模块”结构,与传统的课程结构相比,特别突出的一点就是,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是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为核心,并且其内容都是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因此,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采用主题教学是课改所向、大势所趋。  “主题教学”就是把历史学习内容设计成单个或多元化的“主题”,重新规划和整合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以“主题”立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引,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设
一提到跳蚤,人们就会顿生厌恶。它传播鼠疫,危害人体健康。不过从仿生学的观点来看,跳蚤也有“功”。  跳蚤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1100种。跳蚤身长只有0.5至3.0毫米,体重仅200毫克左右,但它弹跳的高度可达到350毫米,堪称跳高冠军。更令人惊奇的是,跳蚤每4秒跳一次,能连续不断地跳78小时,垂直起跳所用的力为其自身体重的140倍。  跳蚤形态简单,性能复杂,骨骼异乎寻常。它的骨架由柔软无色的几
摘要 高考改革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的态度。由教育风险的定义与一般分类展开,引发高考改革的风险定义和要素,并以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为例,从高考改革的利益主体角度提出了高考改革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做好高考改革的顶层设计,做好高考改革方案的风险管理,做好高考改革的配套工作,做好高考改革的风险指标等。  关键词 高考风险 风险因素 教育风险 浙江省
一、问题背景  高校招生录取制度问题一直是全社会的关注热点,它关系着每个考生的前途和几百万家庭的命运,关系着素质教育平稳健康开展,关系着高校人才选拔和社会公平公正。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要完善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等[1]。因此,高考改革虽然艰难但必须不断探索向前迈进。  国家教育部近年来
2007年高考早已结束,但是,围绕高考的后期话题依然连绵不绝,大有超越高考本身之势。拿高考作文而言,目前网络上对2007年的高考作文评述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虽然,不乏大家评述得深刻透彻且有一定启示,但是笔者经过详细考证发现,他们也只是就事论事,就作文论作文,而没有超越作文本身、 超越地域限制去发现2007年全国作文的考试思想和命题规律。鉴于此,笔者通过对2007年高考作文的整体分析认为,2007年
高中生也能创办属于自己的创客空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中学高三学生苏祺伦就是这样一位创客达人。他酷爱科学,不仅创办了“守望者”创客空间,还带领创客团队获得了多项科技创新类比赛大奖。  苏祺伦小时候养过蜗牛,就是为了观察它的无性繁殖;在透明罐里养过蚂蚁,就是为了观察蚂蚁如何挖洞穴、搬运东西;养过蝌蚪,就是为了观察它尾巴如何退化,又如何变成青蛙……  苏祺伦喜欢观察动物,还喜欢养花,在他的家里养着四
在第二季《国家宝藏》节目中,故宫博物院的国宝——“样式雷”建筑烫样一经亮相就引来众多话题,一个关于雷氏家族建筑技艺的传承故事随之展开。  烫样就是立体模型,为皇上御览而制造,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产物。因为需要熨烫,所以被称为烫样。清朝建筑工程在管理上跟唐朝的制度相似,有内、外工之分,工部营缮司掌管外工,内务府营造司承办内工。营造司设有样房、算房,样房负责设计图纸、制作烫样,制作烫样的专门机构为样式房
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心、爱护和教育,他们在安全、健康、学习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平江县是全国第一批革命老区,也是著名的将军县。全县只有10% 为平原,其余都是山地与丘陵,是典型的“山区县”。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资源匮乏,这些导致农村地区人们的收入来源十分有限,许多农村青壮年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以养家糊口,因此平江县的留守儿童数量很大。  一、活动目的  1. 初步了解我县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凸显。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人民法院审结的案件中,2002年青少年罪犯数量为217909人,占刑事罪犯总数的31.0%;2007年为316298人,占33.9%[1]。2012年3月11日晚,三位在地方法院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结合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与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一位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在回答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时谈到,在她“从事20多
一、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活动及其相关特征描述  A中学是江苏省的百年老校,也是一所四星级省级名校。其百年的历史发展,为学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办学传统。先进的管理理念、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卓越的教学质量为学校赢得了省级名校荣誉和显赫的社会地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之后,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都把教育或学校发展规划当作引领教育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