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国外研究表明,集群作为产业价值链集合的空间载体和生产组织方式,已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本文从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特征入手,详细分析了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原因及条件。
  [关键词] 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集群 集聚
  
  现代服务业集群是现代服务业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并由此带来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机构的集合,是现代服务业空间组织结构的一种表现。与制造业集群形成不同的是,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高度依赖于城市经济发展所缔造的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并更重视集聚的空间载体所具有的区域环境和人才积聚等基础条件,对全球市场的依赖更大,而且现代服务业集群对外部知识、信息等要素的使用更多,对自身的创新要求更高。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把建设商务中心区、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作为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举措。
  一、现代服务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1.大都市性与地方根植性
  都市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发源地,大多数高端服务活动都主要集聚在大城市、特别在国际性大都市。这些城市往往成为跨国公司总部的聚集地、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等。可以说,现代服务业集群天然产生并发展于大都市。正是由于现代服务业的大都市性,使得集群企业不会象制造业集群企业那样容易因为原材料成本、税收政策等因素而迁移。绝大多数现代服务业必须借助于大都市的载体来实现,集群一旦形成,其地方根植性就要远远强于制造业。
  2.非正式网络性
  现代服务业集群内的机构之间构成一个非正式网络组织,具有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机制。这种结网行为不是通过契约进行,而是建立在非正式的信用和社会根植的基础上,不仅相互间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隐性知识能得到有效传播和共享。
  3.协同竞争性
  相比于制造业集群而言,现代服务业集群更多的是水平关联型集群,集群企业面对共同的市场和用户。企业因为都市的基础和吸引更大的共同客户而集聚,集群企业仅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避免同质竞争。
  4.区域创新性
  一方面,现代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的服务有助于制造业的创新;另一方面,集群企业间的共享和交流机制亦为自身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可以说,现代服务业集群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5.空间载体的特殊性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对外部环境尤其是人才资源、相关产业发展以至政府管理水平的要求更高,而受原材料成本的因素影响相对于制造业要小,故其对集聚的空间载体有着特殊要求。中央商务区因其良好的配套环境、大量现代服务业所需的优秀人才和有实力的市场主体,成为了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平台。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兴起的web集群,因其资源共享更彻底、学习机制更便捷灵活、产业进化更快速等优势成为了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新形式。
  二、现代服务业集群形成的原因
  企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就是为了獲得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利益,同样,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也是为了获得这两方面的利益。
  从需求角度看: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是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对于提供差异化服务的企业来说,消费者的搜寻成本是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降低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入,最终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而且,消费者的信息是创新的源泉,服务部门生产与消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更多消费者的信息流能使服务企业开发出更接近消费者需求的服务产品并建立服务体系。
  从供给角度看:相关企业的聚集,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以较低的成本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是现代服务业集群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能分摊一些基础设施使用成本而获得一些成本利益。有现代服务业滋生的特点决定,企业的聚集不再仅限于原料、劳动力资源成本的考虑,而是基于信息和技术渠道的畅通。企业集群形成后,由于其成本和信息资源优势,吸引新企业的进入,使得集群规模不断扩大。
  三、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条件
  1.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是集群发展的前提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服务业发展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及特定经济时代相联系的,是经济服务化的产物。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制造业本身出现了“服务化”趋势,极大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服务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的产业结构演变又为现代服务业大规模的发展奠定了前提基础,制造业的郊外迁移,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集群发展有了主导产业基础,而当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大都市形成现代服务业的强大集聚规模效应。
  2.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条件是集群发展的基础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外在形态作为载体和平台,而且更需要有一套适宜的制度环境提供保障。中央商务区或产业园区完善的硬件设施,如发达的现代通讯设施、便捷的交通网络、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等,都是吸引服务业企业集聚的重要方面;政府对中央商务区或产业园区的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独特的产业导向政策、特定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都能有效地引导现代服务业企业集群发展。
  3.大都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集群发展的依托
  诱导产业集群形成的特定因素有很多,“特定的历史背景、良好的相关产业状态、一两个创新性企业”,都能诱发产业集群的形成,但这些特定因素都必须具有不可移动的本地特有的特征,是稀缺的、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都市在特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基础上积淀起的城市经济社会,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独特的品牌效应,促使企业自动地向这些城市区域集聚发展。
  4.专业服务人才的规模和素质是集群发展的保证
  现代服务业是高技术、高知识密集、高附加值的产业,人在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人才的积累和集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大都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纳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其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也能有效培育人才和提高素质。
  5.面向全球的市场需求是推动集群发展的外在动力
  大都市中央商务区或产业园区的总部经济非常发达,大量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总部的集聚发展,使得总部通过一张由现代电子通讯技术和空间旅行路线交织而成的巨大活动网络,能够对全球生产进行控制管理。这样的城市面对的己不仅仅是一个当地市场,而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市场网络,强烈的市场需求诱发有关服务性企业的崛起和发展,从而促使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网络集群在服务半径上更能突破地域的限制,面向全球市场提供服务。多样化的网络沟通形式能很好地满足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的条件,而现代服务业中的很多无形产品也可通过网络进行送达,这些都有助于网络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6.服务创新是推动集群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集群能有效提升创新能力,服务创新对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服务创新能提高服务供给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保持现代服务业集群中心的前卫性和对其他产业的指导和带动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不断集聚;另一方面,集聚规模的扩大又进一步增强了服务业集群的成本优势,强化服务的边际报酬递增效应,专业化分工效应和正的外部性效应,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形成有效的竞合机制、产业共同进化机制和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朱欣苑: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研究,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15日
  [2]蒋三庚:现代服务业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2月
  [3]代文秦远建:基于产业集群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3月
其他文献
独立担保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对独立担保制度的风险进行分析,是我们研究并完善独立担保制度的需要,也是我们有效避免其在实践中产生负面效应的需要。
安乡县地处洞庭湖滨,是一个典型的湖区县。县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外洲面积大,且常年种植芦苇、南获4400hm^2。每年6月份,芦荻管理机构常用2,4-D丁酯(苯氧乙酸类激素型除草剂)防除芦、
烟草潜叶蛾又名马铃薯块茎蛾,俗名串皮虫、绣花虫等,属世界性分布害虫,在国际国内均属检疫对象。烟草潜叶蛾主要蛀食叶片。在全国各大烟草产区均有发生,尤以贵州、云南、四川、河
抗虫棉因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抗棉铃虫特性,故种植该棉能减少落花、落铃,提高结铃率.在栽培中必须根据其生理特性,辅之以配套的栽培措施,才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战后的日本虽然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但一大批科学家及技术人员得以保留,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二是日本企
茶新菇又名茶树菇,学名Agrocybe cylindracea(DC.exFY)R.Maire属担子菌纲、田头菇属,是我国近年来新开发比较成功的珍稀菇菌之一,仅古田县年栽培量就突破1亿袋,成为主栽品种之一。随
通过2003—2004年连续2年的系统观察与调查,已初步查明锦屏县飞虱天敌有11种,以黑肩绿盲蝽、蜘蛛为优势种群,且二优势种群对稻飞虱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达不到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