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札记(之十)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e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路边风光不咋地
  
  这次在欧洲转到的国家中,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比较大,经济总量分别居欧洲第三、第一、第四位,都是富裕的国家。听到对三个国家国民特点的概括:法国浪漫,德国严谨,意大利随意。觉得有一定道理,却又不完全同意。例如,穿着最能体现国民的生活质量,进而展现人的气质。而意大利人就最讲穿着,满街的绅士,倒是法国人很随意。我倒是感觉,要是用浪漫、严谨、随意来概括三国的市容及村庄,却比较的贴切。依我看,巴黎就是一个半老的徐娘;德国的科隆、法兰克福、慕尼黑,像健壮的大小伙;罗马分为古城新城,反差太大,老城像沧桑的太婆,新城像稚气的孩童。
  三个国家的路边景观,差别也非常大。一路从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到穿越奥地利,风光是越来越好,特别是进入奥地利,在阿尔卑斯山中穿行,感受就是两个字——陶醉。
  可是,一进入意大利,就发现变化极大。虽然,车子还在阿尔卑斯山脉中行驶,可是,在大坡度的弯道上没打几个弯,皑皑白雪再也看不见了。雪松、冷杉等寒温带植物越来越少,变成了矮小的灌木林、杂树林。大约半个小时,出现了连绵的陡峭的高山,望去,很壮观,却很光秃。山脚下的农庄,早已不是德国、奥地利路上所见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地分布在山腰山脚,而是密密匝匝地挤在山脚下、公路边。农房再不是灵巧的各具特点个性化的木屋,而是混凝土建筑,别墅不像别墅,楼房不像楼房。路旁不多的农田,是一块块的葡萄园,葡萄早已收获,显得干净。偶尔,远远见到果园,也不知是苹果还是红果。
  还是在威尼斯的那个傍晚。本来天冷,又历经了踏水活动,美丽的威尼斯还印在脑海里,高兴,于是,就开启了茅台。众人象征性地喝了点,我却占便宜饮了约三两,也许是劳累的结果,也许是疲劳的解除,竟然话语滔滔不断。大家谈起今天的路游感觉,特别地逗我,要我谈感想赋诗一首。我不假思索,大声道:“意大利,意大利,路边风光不咋地。绝对不如奥地利,更与瑞士无法比。”虽然,我们没有取道瑞士(尚未加入欧盟),但他们有人到过,说比奥地利还奥地利。大家听了大乐。都表示概括的好,通俗。有位团友又逗:“加个横批吧”。横批?又不是对联。加个标题吧:“威尼斯不错”。这几句不知能不能算“打油”?结果大家笑翻。
   其后两天,从威尼斯到佛罗伦萨,从佛罗伦萨到比萨,从比萨到罗马,奔驰六七百公里,路边的景观没有太多的区别,不同的是,到了比萨,看见了类似三角梅的植物,感到了热。到了罗马,看到各处都植有高大的松树,每一棵大松树的树冠都修饰成巨大的球状,松树成为特色景观,也应算做奇观吧。从意大利的北方一路向南走来,大家都越来越感觉出与国内似曾相识的模样,与中国的发达地区差别不大。
  
  古希腊文明
  
  “言必谈希腊”,是一句很老很老的话,似乎是用来讽刺那种自以为见多识广的人。今天,我也来个“言必谈希腊”,但决不敢自卖自夸。可是,究竟谈希腊的什么却令我费思量。尽管我对希腊神往久矣,可是早年学到的点滴的希腊历史、文化知识大多淡漠了。
  


  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是希腊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雅典卫城、德尔菲太阳神殿、奥林匹亚古运动场遗址、克里特岛迷宫、埃皮达夫罗斯露天剧场、提洛岛上的阿波罗宗教城、维尔吉纳马其顿王墓、圣山等,都是使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漫步其间,会有置身于神话世界,回到荷马史诗时代之感。可是,我们在雅典的时间只有两天,又除去海上一日,在浏览市容之外,我们的游览只能局限在雅典,重点选择了雅典市内的卫城、宙斯神庙以及位于雅典最南端的苏纽海岬旁的波塞冬海神庙。
  因为雅典卫城是第一个到达的景点,印象也最深最好,所以,我的“言必谈希腊”就谈谈卫城吧。
  卫城建在一座石灰岩山岗之上。我们在山脚下仰视,高度大约过百米,并不嵯峨,更不险峻。山下遍栽着橄榄树,挂满了绛紫色的橄榄果实。在橄榄林中拾阶而上,五六分钟,来到山门。这是一群大理石建筑,虽然已经破败,但从山门中间宽大的门廊和两边并列穿插的多利克式、爱奥尼亚式柱廊,可以感受到当年的雄伟气势。是日,游客甚多,我们跟着人流,踏上了通往卫城的圣道,进入了古城堡。
  在城堡的中心,有一座宏伟的建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巴特农神庙,它是雅典最著名的古迹之一。巴特农神庙在希腊语里意为“处女神庙”,是为了供奉雅典城邦的保护神雅典娜而建。神庙主体建筑是长方形的白色大理石殿宇,全长69.5米、宽30.8米,分为前殿、中殿、后殿。四周为柱廊,用46根高30米、直径2米的大理石柱支撑。石柱采用朴实而浑厚的多利克柱式,下粗、上细、中间略微向外凸起,呈现出庄严雄伟的气势。巴特农神庙是希腊人追求理性美的极致表现,例如柱身看起来等宽,实际上是中间略粗,以此矫正人类视觉的错觉;又如柱子看起来都是垂直,其实不然,越外围的柱子越向中间倾斜等等。整个神庙处处都体现了黄金分割的原理,称得上是多利克式建筑中的最高杰作。
  在巴特农神殿左边的悬崖边缘,是建于公元407年的依瑞克提翁神殿,前面的一座仅一层,后面的两层依悬崖低下去的地势而建。和神庙合为一体的是少女门廊,由六尊少女像代替石柱围绕而成,设计很有特色,由于少女的头部须支撑沉重的殿顶,故颈部不能太细,设计者于是从少女颈部垂下一缕秀发,增大了受力面而不失其美,又用花篮放在头顶,作为柱托。
  巴特农神庙的北边,是雅典娜尼基神庙,又名无翼胜利女神庙。建于公元前421年,前后有四根爱奥尼亚式列柱,内有一尊没有翅膀的雅典娜神像。据说在争战中力求胜利的雅典人,故意把胜利女神的翅膀切下,以求胜利长留。
  卫城的建筑与地形结合紧密,极具匠心。如果把卫城看作一个整体,那山岗本身就是它的天然基座,而建筑群的结构以至多个局部的安排都与这基座自然的高低起伏相协调,构成完整的统一体。它被认为是希腊民族精神和审美理想的完美体现,最集中展示了希腊的古代文明。雅典卫城不仅是3000年来雅典宗教活动的中心,这座建在高地的城市还具有战时市民避难之处的功能。卫城坐落在面积约为4平方千米的一块高地上。坚固的城墙筑在四周。站在卫城之巅,就可以体会出它的安全感。自然的山体使得人们只能从西侧登上卫城。高地东面、南面和北面都是悬崖绝壁,地形十分险峻。站在山岗上,新雅典围绕在它的四周,特别是山脚下橄榄林中密密匝匝的大理石红瓦建筑群,是雅典市最华丽的部分。数千年沧桑,古老兼现代,在这里尽收眼底。
  到雅典游览,如果不了解古希腊历史,不了解古希腊神话,不了解古希腊建筑,在那些无数珍宝早已被掠夺了的、在战争和岁月的侵蚀下斑斑驳驳早已破败的古老建筑面前,有的人会发出没啥好看的叹息。在确实没有“看头”的希腊古代文明遗址前,我想起了北京周口店,两者却有难得的共同点。希腊人不会在那一处处遗址上进行复原或添加一座新的建筑物,他们世世代代守卫着原汁原味的古代遗迹,在那些历经岁月沧桑的断壁颓垣前,我们看到了希腊人的历史审美观和至高至深的文化底蕴。文明古国如果没有这些平平淡淡的遗址来承载,希腊也就不必言了。
  雅典的市容,与这次先后到过的其它西欧国家首都相比,也有显著的差别。雅典新城很平凡,繁华度与中国的一般省会城市差不多,比不上我们的许多大城市,也加深了对“我们的城市建的像欧洲”这句话的理解。
  
  高天上流云惊涛也壮丽
  
  每一次乘飞机翱翔蓝天,就惊叹先人们惊人的想象力。少年时看吴承恩笔下《西游记》天宫地府,仙山琼阁,孙猴子翻筋斗,腾云驾雾,十万八千里,令人想入非非。还有学毛主席诗词《鸟儿问答》,老人家借二三千年前的庄子写“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是何等的惊异。更令人惊异的是先人们想象预言的“神话”,而今都变成了现实。
  从雅典飞法兰克福,短短的两个来小时,也让缺乏想象力的我看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绝对想象不出来的空中美景。
  


  为了赶八点半的航班,我们五点就起了床。六点半到雅典机场,忙活了退税手续,七点就进入了候机厅。想不到却一等再等,看着窗外的雾霭,心中着急也无济于事。十点钟,方才登上了舷梯。
  又是希腊奥林匹克航空公司,空中小姐美丽而活泼,可是,飞机却是令人难解的陈旧,旧到了让人怀疑资本主义。没有电视可看,没有音乐可听,座前小拉桌不知飞到何处,好在客舱不满,有许多空座,我换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飞机穿过稀薄的雾气离开了地面。望着渐远渐渺的雅典,我的心忽然留恋开来。
  从雅典到法兰克福,将飞越整个巴尔干半岛,阿尔巴尼亚、前南斯拉夫,都是熟悉的国家,能从空中俯瞰到吗?哪怕是一山一水。
  我从舷窗往外看——哇——舱下是无边的白云,像一块巨大的白毯铺向天边,与湛蓝的穹庐相接,晦暝变幻的云山雾海,像魔术师手中的道具,忽聚忽散,我连忙从行李中取出相机,透过舷窗,将天宫中的美景纷纷摄入镜头。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再往窗外眺望,天,似乎更蓝。俯瞰,依然是白茫茫的一片,却已不是白云,大自然魔术师的手下已变幻出连绵起伏的雪山。啊!阿尔卑斯山!一座座山头白雪皑皑,像起伏的云海,又好似万马奔腾,更是国画大师笔下的一抹抹勾皴点染。山与山间,山头之下,是蓝色的森林。飞着飞着,山头的雪不见了,山峦之间,是一条蜿蜒的蓝色的大河,像一条灵活的大蛇,游动在蓝色的海洋中。会不会是多瑙河?我估计是她。于是,我又摁下了快门。
  不知过了几许,发动机的轰鸣声变成了轻轻的喘息。看时间,该快降落了吧。我望着窗外,又出现了云海。平铺的地毯上冒起了一根数十米高的烟柱。我感到好奇。更令我好奇的是,这烟柱总是不离开我的视野,飞机似乎停泊在凝固的白云之上。身边的团友说:那是人工造成的气流,可能是地面还有大雾,也可能是等待航空管制的解除。好奇的我走到舷窗的另一侧,低头俯视,这一侧也有一根云柱。此刻,我才感觉到飞机像一只巨大的风筝,被无形的力量固定在白云之上,轻轻地、轻轻地抖动。
  又过了多久?是一刻钟?还是半个小时?闭目养神间,发动机的喘息突然变成剧烈的轰鸣。机身抖动开来,下降,再下降,穿过云层,拨开气流,掠过山岗,不到两三分钟,稳稳当当地降落在宽阔的跑道上。机舱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技艺高超的机长,也是留给自己的一份记忆。谈不上惊,更说不上险,却很难忘记。
  法兰克福到了。十二点半。再有两个半小时,我们就要登上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踏上归国的行程。(全文完)
其他文献
我们把悉尼作为我们澳洲之行的最后一站,首要目标是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考察当地的地产项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和中公司的澳洲客户。尽管在澳洲时间安排有些紧,我们还是按照高档、中档和经济型兼顾的原则,分别对数家市区的公寓实地勘察,并受国内朋友之托,特地驱车前往近郊的田园别墅了解情况。    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的合作伙伴Cathon先生,每到一处都耐心地讲解当地的售房规定、物业情况、税务情况和楼房周围的设
纽英伦的秋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因为它的红叶而美丽。每年到了9月中旬,美国东北部纽英伦地区的天气预报,除了报告天气以外,就开始多了一项内容——每天预报该地区红叶变化的程度以及最佳观赏的地区;到了此时,美国人说“See foliage”,也变成了特指看红叶。  在麻省以及附近地区,观看红叶的最佳季节是在10月的中旬,看红叶的最佳地点是在北部佛蒙特、纽罕布什州的山岳地区;但查了地图发现这两个州最为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