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手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屈光回退一例
【机 构】
:
261000 山东,潍坊眼科医院,261000 山东,潍坊眼科医院,
【出 处】
: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5年17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糖耐量异常(IGT)人群和已确诊2型糖尿病(DM)尚未进展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人群的视觉功能的异常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探讨糖代谢异常造成的视网膜损伤。方法横断面研究。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有2型DM病史10~15年但尚未进展至DR的患者76例为2型DM组,同期、同院就诊的IGT病史3年以上尚未进展至DM的患者79例为IGT
目的探讨高能量紫外线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术对难治性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就诊的药物及羊膜移植手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予行高能量紫外线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术。手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随访,对患者行疼痛感评分、常规裂隙灯显微镜检查、IOP、视力、前节OCT角膜厚度测量及内皮数量和形态检查。使用
视力表是眼科临床和视觉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检查工具,现针对临床和研究中比较容易被误解的视标增率、视力记录和部分研究论文中出现的视力统计等问题进行阐述,并以此解读视力表的设计核心内容,这将有利于对视力表的科学理解,避免应用上的失误,使视力表的使用更加科学和规范,如此可获得准确的视力记录和统计结果,使之更好科学应用于视力普查、眼科临床和科研等。
目的分析眼底血管样条纹(AS)并发CNV的临床特征,探讨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AS合并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1例(42眼)AS的临床资料,包括BCVA、眼底表现、FFA、ICGA以及OCT。其中18例(22眼)合并黄斑CNV,先采用PDT治疗,3d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定期随访,至少随访12个月。随访时如发现视力下降、黄斑区出现
角膜胶原交联术经过十余年发展,在欧洲已成为治疗膨隆性角膜病变的常规手段,可以有效地阻止角膜膨隆的进展,同时在眼科临床其他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该技术仍在国家审批过程中,我国作为角膜植片严重匮乏、广泛大量开展角膜屈光手术、严重感染性角膜炎仍是主要致盲因素之一的国家,我们亟需重视对角膜胶原交联术的认识,倡导并推动该技术在我国眼科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眼表综合分析仪在干眼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70例(135眼)干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查指标包括眼表疾病指数(OSDI )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ⅠT)、睑板腺分泌物性质检查,以及利用眼表综合分析仪系统–––Keratograph 5M进行泪河高度测量、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以及睑板腺检查。Keratograph 5M与传统检查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干眼患者睑板腺状况评分与OS
目的探讨改良Yokoyama术治疗高度近视限制性内下斜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11-2014年江苏省中医院6例(8眼)高度近视固定性内下斜视的手术效果。术前CT检查眼外肌位置及组织变化。术前、术后9个诊断眼位检查眼运动功能。术前、术中行被动牵拉试验以评估肌肉的限制程度和功能。以改良Yokoyama+内直肌后徙术对患眼的眼位进行矫正。结果CT显示患眼眼外肌出现移位。术前被动牵拉患眼内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