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尝试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liuxie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当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模式,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巧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能够创设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身边具体的生活实际,把教材内容和生活现实结合起来。一堂新课的导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到这节课。当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往往是非常愉快的。如果教师在导入新课环节不能创设吸引学生的情境,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节课无疑是失败的。因此,教师要将学生兴趣及时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巧妙导入新课,教学效果就会很明显。
  如在讲余弦定理时,上课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幻灯片,展出雄伟高大的六盘山的几幅图片,然后运用动画软件在六盘山山底打通几条隧道。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笔者做了如下开场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加快宁夏南部山区与其他地区城市建设步伐,缩小城市之间基础设施差距,自治区政府准备于年底在宁夏固原六盘山修建12条隧道。为了打通隧道,我们以隧道的两个出口为三角形的底边B和C,以山顶为A点,画一个三角形。在△ABC中,已知AC=b,BC=a,∠BCA=C,求:c。”这样的导入贴近生活现实,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的过程。在这样切合实际的问题导入下,学生都来了精神,各抒己见,当起了小工程师。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亲临从不同途径发现余弦定理的过程,这样的导入必然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巧设悬念,以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画出一个三角形图形,讲解道:在修建隧道时,由于山大沟深,工程人员在修建每一座隧道时,首先需要测量出山脚的长度,而两山脚之间的距离是没有办法直接测量的,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山脚的长度呢?这是一个比较贴近生活的打隧道求距离问题,这个情境设计是笔者结合教材以及宁夏的区域特点,在充分把握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引申出自己新的理解,原创的一个问题。高中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深入,自主探究意识不强。这个例子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也使生长在南部山区的学生产生明显的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意识倾向。同时“余弦定理”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五第一章中的第一节内容,把新知识、新问题带到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思考解决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以余弦定理这节课为例,可以给学生创设如下问题。
  设问1:请问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解决求距离的问题?
  设问2:你为什么想到用向量?求线段的长度可以转化为求向量的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确定。)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有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交流探究中,要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出余弦定理,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体验。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发现新问题,解决设计好的问题。
  3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提升学习动力
  许多学生开始学习几何时,都有一种畏难情绪,这时就是几何画板发挥作用的时候了。这个软件功能强大,能将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动态画面,很适合数学教师的教学需要。在课前笔者针对几何画板的用法和功能,对学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几何画板的操作讲解,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构造出一些作品。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拖动鼠标,改变图像形状,直观形象地体会形和数的变化。如三角形及菱形这一部分,为了使得学生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笔者采用几何画板工具,画了一个立体三角形,然后可以任意拖动一个点改变立方体的大小及形状,学生从中可以直观地概括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使学生对于边与边的位置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运用几何画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确实掌握得很好。但合理选择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的教学内容、方式却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4 理性看待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
  信息技术指导下的数学教学能够节省时间,相比传统的在课堂上手绘图方便多了。一位教师在讲“圆”的轨迹这节课时,为了体现现代教学新思想,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在让学生练习做题时,会做题的学生并不多,这让笔者感触很深。在下午评课反思时,就听到好多同事评论道,多媒体技术的功能非常强大,但这节公开课完全可以脱离媒体进行教学。信息技术融入几何课堂教学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目的是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同时在课件制作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使许多信息技术优势得不到体现。
其他文献
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迅速发展,2008年,平江区政府、教育局进行了教育资源的区域优化,2009年7月,善耕实验小学整体搬迁至平江新城新校区。如今善耕实验小学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已走向优质发展的快车道。   善耕实验小学由政府投资1.2亿新建,占地3.2万平方米,生均拥有15.2平方米。原设计规模为6轨,计有多媒体教室36间,专用教室14间,教学辅助用室12间。2009年由
在总结传统家具制图与AutoCAD辅助设计两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将两门课程融合后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及实施。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新的课程内容能够促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对探索"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研完了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主体的生物净化剂多级串联处理含镀废水工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单柱最优条件为:上升流速4L/h,生物净化剂量100mL,处理水量1L,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