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价值和利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anw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的教学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学中理性地创设情境,有效地组织体验感悟,可以更好地运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去思考和探索,更好地引导学生根据教学情境去学习数学.
  一、从教学实际出发理性地创设情境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创设情境”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与改革的方向。多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基本上都是老师按教材去讲题目,学生做题目,都是照本宣科,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的,更没有教学情境。新课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基于教学情境,要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要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悟和学习,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去理解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去学习数学。特别是小学生社会经验和经历少,數学观念不强,一定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曾记得在刚进入课改的那段时期,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课,所观摩的公开教学课也好,自己上的公开课也好,还是平时的常态课也好,都为了迎合新的课改理念,几乎每节课都有课始或课中的创设情境。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加减运算的教学中,就可以创设关于数字运算的情境,让学生能直观地认识数字的变化,去更好地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如,我们学校一位老师曾经上的四年级上册《找规律》这节课。
  老师运用课件呈现了“美丽的兔子家园”图景,并提问导入:“同学们,美丽的树林里都有些什么呀?”
  学生热情高涨,稍做观察便有所发现:“高大的树!小伞一样的蘑菇!漂亮的手帕!可爱的小白兔……”
  老师趁机追问:“看到了小白兔,你想到了哪个故事?”
  并在学生说到“小白兔拔萝卜”的故事情节后指出:“今天,小兔子又要干吗呢?”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理性地组织学生体验感悟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利用的前提是情境的有效性。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那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数学课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利用生活情景,而不是去编数学故事。
  首先,这里的“情境”,画面是美丽的,情节是有趣的,课堂是热闹的,但作为教学灵魂的“数学训练”却被“打入冷宫”,学生主体的“数学思考”早已淹没在亮丽形式、趣味童话所引发的丰富联想之中,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况且,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这类 “情境”首先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其次,所能给予学生的,除了肤浅的视觉刺激,养成浮躁的学习品质外,根本与“找规律”沾不上边。试问:这样的情境怎么能构建促进学生思维的空间?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理性课堂教学创设的情境应该有利于学生对认知的理解和感悟,要设置合理的认知冲突。有趣的情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是浅层次的兴趣:新鲜好奇;而只有合理的认知冲突才能激发学生产生深层次的兴趣:探究欲望。
  我曾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课时,根据我们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由于我们学校地处花果山脚下,学生对花果山上的一切非常熟悉,于是在课的开始,我是这样设置情境的:
  老师课件出示四幅花果山上学生熟悉的建筑物、景点图片(多宝佛塔、玉皇阁、花果山上常见的美丽蝴蝶、黄蜂图)。问:“老师想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关于我们花果山的美丽图片,但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发现这些图片都是轴对称图形。
  老师追问:“关于轴对称图形,你还了解哪些知识?”
  学生答:“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这样很简短的情境(前后只用了不到三分钟),既能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本课学习做铺垫,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了承上启下、唤醒思维、激发思考的作用,最终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感染中步入新课学习的领域。
  如教学“认识多边形”一课,小学生对长方形和圆形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多边形缺乏认识,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多边形的感性认识,我们先让学生复习一下对四边形和圆形的认识,在这基础上在把四边形修改成多变形,让学生对比,找出多边形的特点。在学习五边形时,先让学生动手把四边形剪去一个角,那四边形就成了五边形,从而认识五边形。学生很快就能分清四边形与五边形的关系。再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图形的内角与边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多边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多少条边,就会多少个内角。经过这些活动,再让小组合作讨论发现并命名“六边形”。认识了以上几个平面图形后,再让学生围、找、折这些图形。活动虽然用去了一定时间,但学生头脑中留下了这几个平面图形清晰而深刻的表象,课上显示“动”了,气氛“活”了,空间观念也逐步形成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多边形的理性认识也形成了。
  三、结语
  情境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学中理性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组织体验感悟,可以更好地运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执政者肩负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任。加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逐渐放缓,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矛盾更加凸显,这对新一轮的社会事业改革形成了空前挑战。在中国今后的改革发展中,能否实现经济发展和惠民生的良性循环?如何深入改革基础教育以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广受关注的医疗、养老保险改革和发展如何推动?社会文化事
近年来,小学英语教学得到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同时产生的影响也是比较突出的,如果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没有按照合理化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到小学英语教学的综合成绩。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游戏教学法是比较理想的教学内容,能够在教学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获得提升。但是,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并不能随意地开展,应坚持在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落实较为有效的策略。文章针对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合
“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学语文的教学是有明确预设的教学活动。小学语文的教学预设包括对于教学计划的预设,教学内容的预设,教学进程的预设和教学方法的预设,但是小学语文的课堂却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教学的理解各不相同,小学语文的课堂是多变的,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预设,让预设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巧用预设,点燃小学语文课堂。  
目的建立低硒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低硒对心肌的影响。方法利用黑龙江地产酵母配制低硒小鼠饲料,使用配制的小鼠饲料喂养BALB/c幼鼠,经过4个月的喂养,测定血清、肝脏、心肌细胞
语言是人类主要的交流工具,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一个人各方面的发展都会起到重要影响作用。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需要加以重视,通过给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幼儿的词汇量等,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将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意义。下文将针对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获取知识、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