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口语教学的研究开始了较有深度的探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文轻语的现象,使语文教学中的口语教学沦为形式。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已成为我国当前语文教学和教育心理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评价观察点;亲子教育;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绘制评价表,辅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朗读习惯
低年段语文作业中,朗读、背诵、看图说话等口头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表面上看,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是相当饱满的,学生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上述口头作业,那口语表达能力也必定有所提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的这类口头作业完成率相当低。究其原因就是口头作业难以像书面作业一样进行批改,口头作业的检查也往往是风声大雨点小。因此,要提高低年段学生的口头作业完成效率,评价的目的还是要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朗读习惯为主,因此,评价的内容和观察点可以从“兴趣”“习惯”“成果”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表1的评价观察点,主要将重点放在对低年段学生兴趣和习惯的观察上,借助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的方式来检查与落实,重在培养低年段学生能按时、认真地完成口头作业;学业成果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第二天的课堂交流,或者早读时,以老师当面检查的方式进行。
二、借助APP,学生互评点赞,激发学生朗读欲望
本学期,我引进了“晓黑板”APP,在预习读课文环节,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上传一遍自己朗读的课文语音到“晓黑板”,并点击其他学生的朗读语音,对你觉得读得最好的小朋友进行点赞。第二天,点赞人数最多的那个小朋友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这个新型的预习朗读课文环节,顿时变成了全民运动,不仅学生朗读得很投入,就连我们平常容易忽略的认真倾听也跟着一起得到了训练。家长也参与其中,对朗读好的学生进行表扬,甚至私下联系对方家长,讨教經验。
学生互评是最有说服力的评价,既可以起到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的作用,也有激励学生你追我赶,营造班级良好竞争氛围的作用。家长的积极评价,既是对自己孩子学习情况的了解,也是亲子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创设情境,渗透生活意识
学生口语表达的最终目的是走向社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语表达的评价也应该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例如二年级第一学期听说活动“老师我想对你说”,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模仿老师或者学生进行对话。重点指导和评价学生在情境表演中是否说话大方,有礼貌,“学生”能否将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说清楚,说完整;“老师”能否对“学生”的话做出相应的回答并表示感谢。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全员参与,彼此互动,充分表达,这样做既有利于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有利于在评价中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轻松、平等的评价氛围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结合教材,根据评价要点,设计辩论式的好话题,抓住课文中的典型事例,或者生活中人们有争论的话题,让学生开展“辩论赛”或者“实话实说”,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各抒己见,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表现自我。二年级第一学期第19课《狐假虎威》课后有这样一个说话设计:“课文说这只狐狸很狡猾,可有的小朋友说这只狐狸很聪明,你说呢?”这样的说话练习,既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又启发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自由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在进行评价时,我们可以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的敏捷程度,发表意见时的姿态、语调做出综合评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叶如田.构建口语交际评价体系 促进口语交际能力发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4).
作者简介:姚蕾,女,1987年生,上海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毕业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评价观察点;亲子教育;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绘制评价表,辅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朗读习惯
低年段语文作业中,朗读、背诵、看图说话等口头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表面上看,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是相当饱满的,学生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上述口头作业,那口语表达能力也必定有所提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的这类口头作业完成率相当低。究其原因就是口头作业难以像书面作业一样进行批改,口头作业的检查也往往是风声大雨点小。因此,要提高低年段学生的口头作业完成效率,评价的目的还是要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朗读习惯为主,因此,评价的内容和观察点可以从“兴趣”“习惯”“成果”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表1的评价观察点,主要将重点放在对低年段学生兴趣和习惯的观察上,借助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的方式来检查与落实,重在培养低年段学生能按时、认真地完成口头作业;学业成果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第二天的课堂交流,或者早读时,以老师当面检查的方式进行。
二、借助APP,学生互评点赞,激发学生朗读欲望
本学期,我引进了“晓黑板”APP,在预习读课文环节,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上传一遍自己朗读的课文语音到“晓黑板”,并点击其他学生的朗读语音,对你觉得读得最好的小朋友进行点赞。第二天,点赞人数最多的那个小朋友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这个新型的预习朗读课文环节,顿时变成了全民运动,不仅学生朗读得很投入,就连我们平常容易忽略的认真倾听也跟着一起得到了训练。家长也参与其中,对朗读好的学生进行表扬,甚至私下联系对方家长,讨教經验。
学生互评是最有说服力的评价,既可以起到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的作用,也有激励学生你追我赶,营造班级良好竞争氛围的作用。家长的积极评价,既是对自己孩子学习情况的了解,也是亲子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创设情境,渗透生活意识
学生口语表达的最终目的是走向社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语表达的评价也应该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例如二年级第一学期听说活动“老师我想对你说”,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模仿老师或者学生进行对话。重点指导和评价学生在情境表演中是否说话大方,有礼貌,“学生”能否将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说清楚,说完整;“老师”能否对“学生”的话做出相应的回答并表示感谢。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全员参与,彼此互动,充分表达,这样做既有利于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有利于在评价中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轻松、平等的评价氛围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结合教材,根据评价要点,设计辩论式的好话题,抓住课文中的典型事例,或者生活中人们有争论的话题,让学生开展“辩论赛”或者“实话实说”,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各抒己见,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表现自我。二年级第一学期第19课《狐假虎威》课后有这样一个说话设计:“课文说这只狐狸很狡猾,可有的小朋友说这只狐狸很聪明,你说呢?”这样的说话练习,既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又启发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自由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在进行评价时,我们可以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的敏捷程度,发表意见时的姿态、语调做出综合评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叶如田.构建口语交际评价体系 促进口语交际能力发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4).
作者简介:姚蕾,女,1987年生,上海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毕业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