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历史上的疾病与医学》中译本出版
【出 处】
:
中华医史杂志
【发表日期】
:
2015年45期
其他文献
清代医家赵濂《内外验方秘传》一书,初刻时间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今见4个木刻本,分别藏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镇江市图书馆、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皆为原板挖补后刷印,刷印时间不同,内容多少不一,统称为清光绪刻本为宜。《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录的该书刻本信息“清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刻本”有误。
在经过宋代炮制工艺发展的黄金时期之后,明清时期的炮制工艺和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些医家关于炮制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地黄、麦冬等常用药物的传统炮制工艺提出了质疑,炮制新见与坚持炮制古法的医家之间出现了学术争鸣,标志着中药炮制学的进步。回顾明清时期关于中药炮制工艺理论的争鸣,可以为继承和发展传统炮制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自1887年创建至今,已从一间实验室发展为下属27个研究所和中心的联邦机构,成为世界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之一。纵观其创建与发展历程,拨款持续充裕,立足基础研究、适时调整重点,扩展资助范围、注重人才培养等经验值得借鉴。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医学的目的、价值与意义,医学史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题之一,西医通史的教学也随之发生变化。医学史不再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成果史、理论变革的思想史和医疗技术的变革史,而是科学家、医生以及普通人群在不断认识与改造医学过程中所展现的具体而丰富的人类生存样态。西医通史教学应调整教材的编写,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和考试的内容、方式,突出文化视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最早可以追溯到1896年英国外科医生Beatson报道的采用卵巢切除术治疗绝经前复发转移乳腺癌。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复发转移后的解救治疗及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最初的单纯切除内分泌器官、他莫昔芬、药物性卵巢去势、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4个方面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变迁进行综述分析,可以总结出不同时代内分泌治疗的特点,为探寻新的发展趋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