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在中国流行的文化原因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sea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韩国电视剧在中国流行范围很广,大量的韩国明星为中国观众所熟知,本文结合韩剧特点,从流行文化的传播条件,以及多方面的维度来分析韩剧在中国流行的深层次的原因。
  关键词:韩剧;文化视角;共享性
  在90年代末期,中央电视台率先引入了韩剧,香港的凤凰卫视也是播放韩剧非常重要的平台,很多韩剧在中国取得了骄人的收视率,如《大长今》《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等,韩剧为什么能够在中国久盛不衰?首先是由韩剧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韩剧类型丰富,侧重展示多方位的社会生活及普通人的情感追求。生活化的剧情、强烈的时代感、完美的画面、音乐的和谐、市场化的运作,这是其在中国风行的基础。
  从过程上看,流行是传播的结果,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流行的传播方式不尽相同,在现代社会大多是从大众传播媒介传向社会大众的。但无论如何,传播得以实现的条件是清晰的,这些条件运用的充分性决定了传播效果的好坏,从而也决定了是否流行和流行的程度。韩剧得以风行也是受这些条件影响和决定的,我们从以下四个条件进行分析。
  一、文化共享性
  文化的共享性是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首先韩剧的风行是由中韩文化的共享性决定的。韩国的流行文化不是简单的传统的韩国文化。它是中介文化,亚洲文化和欧洲文化融合改造过后递交的作业,是传统与现代的糅合。最热门的风潮由欧美最先走进日本和韩国,再从那里分流,亚洲的时尚潮流多是从那里兴起并熏染了独特的理解后蔓延开来。所以中国观众接受韩剧要有对这两种文化的理解和解读。
  (一)中韩文化。从地缘的角度上看,中韩两国同处于东亚地区,相似的地理因素孕育了许多共同的文化,因此存在文化的趋同性,文化起初、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有相同之处。儒家文化的影响,使两国同属于重人伦为内在本质的文化圈,并且深刻影响中韩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相近。而交流和往来更加深了文化范围内的相互了解和学习,长此以往,中韩文化的共享性使中国人对韩国文化产生的心理认同。这是两国跨文化传播和文化共享的基础,对双方来说有十分广大的共同的意义空间。
  (二)中西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日益发展,西方文化以其绝对强势当然也包括独特的文化充斥着全球。韩剧是韩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统一,由于中国文化与其皆有契合之处,对双方都有一定的认同和理解,韩剧被中国观众接受也在情理之中了。
  二、传播关系
  传播关系是在文化中发生的联系。韩剧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历史上由来已久的交往关系里,转型中的中国风行起来的。
  (一)全球化语境推动下文化输入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卷入了全球化浪潮,这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政治上,也渗入到不同的文化形式之中。
  (二)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中国现在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文化由单一向多元发展,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化的过程之中。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革命性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行为方式乃至观念变化,新阶层的出现和阶层结构的变化等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氛围,这都为韩国流行文化的输入提供了条件。
  (三)历史上,中韩两国的交流
  在长期的历史岁月里,两国在文化交流中,韩国在大量消化吸收汉文化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东方文化。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后,随着两国政治、经贸、教育、科技交流的飞跃发展,两国文化交流也顺畅发展。根据两国政府部门商定的年度文化交流计划,两国民间、政府间的文化交流正在正常进行。而且在两国政府部门推动下,中韩两国的民间文化交流十分活跃。这种背景下,韩剧更成为韩国文化产业输出和中韩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三、传播媒介
  前面提到,流行是传播的结果,在现代社会流行的传播主要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由此而形成独特的媒介文化。媒介文化的生长条件是由大众媒介的传播功能和社会的流行趣味共同构建的。这种全新的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成为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大众媒介便是一架便捷的造神和造梦机器,是现代神话孕育的温床。
  媒介文化的造神机制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填补了中国民众尤其是都市消费者在社会转型期的心理空虚和迷茫,为其提供了一个宣泄渠道和缓解压力的好办法。世界的联系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在疏远,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电视人”,将感情寄托在电视等媒介编辑的一系列符号的意义中回味一样的经历、体味不一样的人生。虚假的个人想象空间带给了他们心灵的慰藉,电视及其通过这种渠道传播的电视剧成了他们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传播方式
  在电子文化时代,由于电子媒介的作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由间接性变为直接性,观众简直用不着思考、用不着理解、用不着想象,就可以直接感受,直接看、直接听。
  电视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现实与影像就处于一种新的关系之中。电子媒介与市场的结合,必然形成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被动的文化行为。现代神话依靠电视这一媒介手段,并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便可成为一种物美价廉的商品,并且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色彩、光线、煽情的语言、真实的镜头、拼接的画面以及多媒体技术等等构成了一个时空包围圈并一步一步逼近观众,满足了他们的感官需要,使其沉浸在其间,不能自拔。艺术再也不像古典时代艺术创作那样神圣、神秘、永恒。机械制作、大量复制、流水线上的文化制品充斥文化市场,把创作和欣赏带入新的境界,观众有时也变成了作者。
  韩剧在制作方式上有别于中国电视剧的产生。中国电视剧需要编剧先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要把这个故事编写成剧本,最后导演与编剧对剧本进行完善之后,才进入拍摄阶段。而韩国电视剧是在拍摄过程中,在观众反馈的基础上逐步完成的。观众的反应是电视剧是否继续拍摄的唯一根据,受观众欢迎故事就一直发展下去,一旦观众对故事失去兴趣,电视剧就会应声而止。
  韩剧就是利用电视这样的电子媒介,收买了广大的中国观众。韩剧《蓝色生死恋》和《冬季恋歌》的导演尹锡湖在介绍韩剧的制作时曾说:“韩国电视剧是在流水线上完成的艺术作品,是有它自己独特的规律的。”他认为现在韩剧在后期制作上追求尽善尽美,完全按照电影镜头的标准精雕细琢,使每个镜头都充满美感,正是整个行业人员在每个环节上都精益求精,才使得韩剧在亚洲久盛不衰。
  综上所述,韩剧是在文化全球化、中国的转型时期得以发生,以文化的共享性为基础,依靠大众媒介产生的媒介文化,采用电子媒介的各种光怪陆离的手段使观众深陷其中,并感到其乐无穷。因此,韩剧在中国的风行是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盛爱.韩国流行文化的特性研究[J].文化学刊,2011(2):16-18.
  [2]赵知坚.韩国电视电影的成功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传播,2005(2):42-47.
其他文献
复合构词作为汉语主导性的构词方式,揭示出汉民族认识世界、概念建构的方式.从偏指的角度就汉语双音复合词的分类问题展开探讨,首先界定偏指的概念,然后以名量复合词的归属问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中国的经济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便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对接,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在中国召开。因此,口译在国际会议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高级别的政府级会议还是商业会谈,口译的作用都不容小觑。虽然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都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但是对于文中出现的模糊语现象还亟待我们更深一步的探索,尤其是外交用语中的模糊语现象。模糊语由于其自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代表作.该作品在人物、情节和语言方面都具有主观想象色彩,体现出极强的象征主义.作品中的红字“A”的多种象征意义
随着合肥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影响力的扩大,景区标识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课题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选取合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景点标识语翻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企业在推进和谐企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先形成适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说我国的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大笔勾勒出的一幅幅草图,那么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逐渐确立,国有
期刊
目的研究枳术宽中胶囊对动物抑郁模型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试验、悬尾试验、利血平拮抗、5-羟色胺酸(5-HTP)增强,大鼠慢性应激等抑郁模型,观察枳术宽中胶囊的
《新唐書》的版本問題,清代以來的書目、版本學論著中偶有提及,民國時期張元濟輯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時也有探討,但較爲零散。之後則以日本書志學家尾崎康(Ozaki Yasushi)的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