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提出应对“一带一路”倡议的11项措施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jh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美国学者杰夫·史密斯(Jeff Smith)在“传统基金会”发表题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China 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trategic Implic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Oppo-sition)的文章,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重塑印度-太平洋地区和欧亚大陆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给美国及其合作伙伴还有参与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他回顾了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为了寻找“一带一路”倡议的替代方案所做的努力。因此向美国政府提出了11项政策建议。美国政府有可能据此调整其对华政策,通过整合其与日欧盟国的关系而形成对中国的合力。
其他文献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诠释多限于哲学领域,研究结论存在学科视角局限.他的理论体系具有多个知识来源,探讨其理论要义须以多学科视角加以观照.翻译学科是其知识源头之一,也是哲学问题的本源,从翻译视角诠释其理论内涵与其思想轨迹和理论体系结构更为贴近,但这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德里达解构思想的基本逻辑可归纳为,以语言意义的不稳定性解构稳定性.他认为,语言具有多义性,这是意义不稳定的本源.翻译提供了两种语言接触的条件,语言接触释放了语言的多义性;"延异"是意义不稳定的根本原因,翻译是意义不稳定的条件.藉此德里达解构了
作为全球化石能源存储大国、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和排放大国的角色地位不会发生改变.全球气候治理的制度设计以及俄罗斯的地理国情使得它拥有大量碳信用额度和强大的碳隔离能力,无论作为全球碳库还是碳源,俄罗斯都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集体行动产生重大影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内外政策部署,具有显著的适应而非预防、聚焦本国而非放眼全球的"实用主义气候政策"特征.俄罗斯气候政策受多方因素影响,包括能源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利益、国际社会
日常语哲学派的代表人物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论"颠覆了真值语义论和"身教重于言教"传统观念;哈贝马斯进一步将其修补为"交往行为论",把奥斯汀仅在纯语用层面上论述言语意义的思路提升到社会学层面;福柯和布迪厄基于此发现哈贝马斯之不足:前者继续在社会学层面论述"话语权力论",后者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论述"符号资本",他们的研究进一步突出了"语言至上"的社会功能,大大提升了语言(言语、话语)在当今人文社会学科中的地位.正是他们的研究,使20世纪前60年的语言哲学在近半个世纪中得以延续,且不断被
实现从传统治水到水治理现代化的转型,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欧洲在治理莱茵河、多瑙河、奥得河三条跨界河流过程中,创造了一套"有机共治"模式,诠释了水治理现代化的要义以及如何实现科学、依法和民主治水的路径,为我国推进水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启迪.而综合各方情况看,当前我国尤其需要切实提高对推进水治理现代化迫切性的认识,不断增强用系统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精细化理念坚决贯彻到每项具体工作中去.
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城市政治生态学由英国学者埃里克·斯温格杜首次提出后,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政治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和剖析城市问题、推动城市社会—生态转型的重要理论之一.城市政治生态学第二代理论家超越了第一代"都市马克思主义者"的城市主义方法论,在社会—自然、城市—乡村的辩证视角下将城市视为社会—自然杂合体,并通过城市新陈代谢、城市足迹、自然资本化等概念阐释城市化的生态基础及其对自然的建构作用,打破了传统城市分析的方法论领土主义和二元对立的倾向.城市政治生态学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空间论
2021年11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与韩国经济人文社会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14届中韩人文交流政策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论坛的中心议题是"文化软实力、文化多样性与人文学".与会的中韩双方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中心议题,从"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竞争力:人文学的价值""人文学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中韩构建文化软实力的实践与经验"三个分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本文是一篇自传性评论,回顾了西班牙社会学家卡斯特尔在过去50年(1965—2015年)的学术生涯中发表的研究成果,其主线是关于权力的实地理论的探究。本文既呈现了该理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也不回避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在卡斯特尔看来,权力关系是社会各领域最根本的关系。本文将展示他如何使用此方法来研究城市结构和空间动态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影响、全球化进程、新的社会结构——网络社会的形成,以及数字环境下通信和权力的相互作用。最后,本文针对我们所生活的网络社会提出一个关于权力的网络理论。
本文试图阐明欧洲新民主国家转型后经济持续不平等的原因和方式。新民主国家的民主并不会减少不平等,因为在高度动荡的选举环境中,穷人在选举过程中的低参与度和新民主国家政党的弱制度化,使得为了赢得选举的执政党利用再分配的公共政策为其核心选民和投票率高、能提供资源支持的组织化公民社会团体谋福利,以维持并巩固其选民基础。政府偏向于忽视不爱投票的穷人的利益,针对穷人的定向支出被削减,穷人在国内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对欧洲31个民主国家进行实证分析后,本文提出了“中间选民”理论的修正版——“中间可能选民”理论,
欧洲外交关系理事会(ECFR)的“亚洲及中国”项目组于2018年10月在其官网上发表了新一期的中国分析报告《中国梦走向数字化:习近平时代的技术》(The China Dream Goes Digital:Technology in the Age of Xi)。该报告由四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智库的研究学者共同完成,并由顾德明(Francois Godement)作序。这四位学者分别是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普日科蒂尼亚克(Marcin Przychodniak)、自由研究学者德林豪森(Katja Drinha
2018年10月,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在官网登载了研究助理莫诗彬(Sabine Mokry)的文章《解码中国的世界秩序概念:中国学者如何反思和塑造外交政策理念》(Decoding Chinese Concepts for the Global Order:How Chinese Scholars Rethink and Shape Foreign Policy Ideas)。该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国内学界讨论世界秩序的主要概念和观点的分析,来理解中国领导层的世界秩序观,进而总结欧洲政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