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改变与细菌鉴定

来源 :临床输血与检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d_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后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及其对临床细菌鉴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万古霉素体外诱导试验将1株临床分离的异质性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h-VRSA)逐渐诱导为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观察原代菌和诱导菌的生长特征和生化反应,并使用VITEK32和MicroscanWalkAway40进行细菌鉴定。结果 h-VRSA和VISA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改变为:菌落大小不等、色素由淡黄色变成灰白色、溶血环消失,血浆凝固酶、甘露醇、甘露糖等生化反应由阳性转为阴性;对杆菌肽
其他文献
为分析、评价本地区无偿献血宣传、动员、招募工作的有效性,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WHO《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要求,对辖区内3474名固定献血者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
目的探讨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前S2抗原(PreS2-Ag)与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20例HBeAg阴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ELISA法检测血清PreS2
目的了解3年来梅拢地区志贺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的变化. 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志贺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并对部分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占63.6%
目的探讨在骨科手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自体血回输组和异体输血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h血常规、凝血状态、术中出血量、异
目的探讨少白细胞机采血小板质量和输注疗效.方法检测少白细胞血小板中血小板含量、白细胞混入量、红细胞混入量等指标,并对输注疗效跟踪调查.结果血小板含量(3.0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