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天:七步让孩子学习快乐起来
家庭素质教育专家周天教授认为,“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协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关键和核心。为了让孩子快乐地学习,他认为大致可以采取下面的七步管理:
1.计划管理:要让孩子制定好整个学习计划(什么时间学什么的计划表)。2.预习管理:要让孩子进行课前预习,碰到不明白的,要在预习笔记本上记下重点和难点,上课时重点解决。预习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只需7-10分钟即可。3.听课管理:家长要同孩子沟通,不要讨厌某某老师,喜欢某某老师,导致偏科。听课要跟着老师思路走,将自己预习记录本上所记的重点和难点听懂并记忆在脑子里。4.复习管理:一是让孩子闭目回想老师当天讲了些什么,二是看书本复习,三是让孩子复述课文(阅读课文和讲课文自己讲给自己听)。每隔一段时间(20天左右)要复习一次,以便牢固地记住知识。5.作业管理:在做作业之前必须要让孩子先复习。6.错题管理:要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管理本”专门记录做错了的题,上面要写明错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方法等。7.难题管理:要让孩子准备一个“难题管理本”记录难题及解答方法。在解难题时要让孩子先做,花20多分钟都解不了的题,可以允许孩子问其他人,弄懂其解答原理。
武浩:有偿家教不全是师德问题
深圳市教育局发布消息称,自今年4月1日试行《关于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五不准”》以来,已有9名在职教师因顶风违反“五不准”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据此,武浩在《徐州日报》刊文指出,的确,既然家教可以有偿,谁能保证教师不去首先保证课内教学,反把精力投入到利益最大化的有偿家教上去?甚至故意课上讲得少、补课喂得饱呢?任何职业都需有禁区,将“有偿家教”作为教师职业的禁区,应该说相当合理,也大有必要。但是,假如就此认为有偿家教之风可以得到有效遏止,恐怕也过于乐观。事实上,市场的力量相当强大,教育领域同样无法免俗。有偿家教之所以有市场,有其内生性逻辑。如今的教育多以分数论英雄,而有偿家教又极具针对性,甚至可以立竿见影,在考场上收获奇效,因此有偿家教成为市场的香饽饽,也就不意外了。可见,有偿家教归根结底是畸形教育体制下的蛋,不能全怪教师的师德出了问题。唯有回归素质培养而不是知识灌输,教育和学生有更丰富的评判标尺,有偿家教才会失去功利化的市场动因,才会真正得到根治。
孙云晓:民主家庭的孩子成才率最高
孙云晓在东京答广东《新快报》记者问时,有人问“现在不少70/80后的家长认识到民主对待孩子的重要性,也很注意和孩子做朋友,但这是否又可能出现另一个极端,给了孩子过多的自由?”
这确是让一些有觉悟的家长很困惑的问题。孙云晓说,研究证明,民主家庭的孩子成才率最高。但是,民主在今天是容易被误解的,比如,民主就意味着无限的自由,自由就意味着对孩子充分的满足等等,而这些都是对孩子的误导,把自由变成了脱缰的野马。实际上,儿童教育特别需要规则和习惯的培养,特别需要父母敢于对孩子说“不”,因为只有把民主与自由和规则与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谨防“游戏化”
8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大部分中小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并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建立心理咨询室的学校明显增加,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学历层次明显提高。
从被调查的1252份校领导问卷可看出,有1104所(88.2%)学校已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工作规划的学校达到1215所(97.0%),并且有1055所(84.3%)学校已经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其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达到872所(73.2%),有674所(77.3%)学校将该课列入课表。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学校中有1067所(89.6%)已设立心理咨询(辅导)室。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近九成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但却有20.4%的学生表示并不知道;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变成了“活动”(游戏),表面上学生参与性强,但深层次的感悟、情感与认识上的升华被忽略;所谓的催眠疗法、“沙盘游戏疗法”盛行,个别学校心理咨询中出现“治疗化”倾向
家庭素质教育专家周天教授认为,“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协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关键和核心。为了让孩子快乐地学习,他认为大致可以采取下面的七步管理:
1.计划管理:要让孩子制定好整个学习计划(什么时间学什么的计划表)。2.预习管理:要让孩子进行课前预习,碰到不明白的,要在预习笔记本上记下重点和难点,上课时重点解决。预习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只需7-10分钟即可。3.听课管理:家长要同孩子沟通,不要讨厌某某老师,喜欢某某老师,导致偏科。听课要跟着老师思路走,将自己预习记录本上所记的重点和难点听懂并记忆在脑子里。4.复习管理:一是让孩子闭目回想老师当天讲了些什么,二是看书本复习,三是让孩子复述课文(阅读课文和讲课文自己讲给自己听)。每隔一段时间(20天左右)要复习一次,以便牢固地记住知识。5.作业管理:在做作业之前必须要让孩子先复习。6.错题管理:要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管理本”专门记录做错了的题,上面要写明错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方法等。7.难题管理:要让孩子准备一个“难题管理本”记录难题及解答方法。在解难题时要让孩子先做,花20多分钟都解不了的题,可以允许孩子问其他人,弄懂其解答原理。
武浩:有偿家教不全是师德问题
深圳市教育局发布消息称,自今年4月1日试行《关于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五不准”》以来,已有9名在职教师因顶风违反“五不准”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据此,武浩在《徐州日报》刊文指出,的确,既然家教可以有偿,谁能保证教师不去首先保证课内教学,反把精力投入到利益最大化的有偿家教上去?甚至故意课上讲得少、补课喂得饱呢?任何职业都需有禁区,将“有偿家教”作为教师职业的禁区,应该说相当合理,也大有必要。但是,假如就此认为有偿家教之风可以得到有效遏止,恐怕也过于乐观。事实上,市场的力量相当强大,教育领域同样无法免俗。有偿家教之所以有市场,有其内生性逻辑。如今的教育多以分数论英雄,而有偿家教又极具针对性,甚至可以立竿见影,在考场上收获奇效,因此有偿家教成为市场的香饽饽,也就不意外了。可见,有偿家教归根结底是畸形教育体制下的蛋,不能全怪教师的师德出了问题。唯有回归素质培养而不是知识灌输,教育和学生有更丰富的评判标尺,有偿家教才会失去功利化的市场动因,才会真正得到根治。
孙云晓:民主家庭的孩子成才率最高
孙云晓在东京答广东《新快报》记者问时,有人问“现在不少70/80后的家长认识到民主对待孩子的重要性,也很注意和孩子做朋友,但这是否又可能出现另一个极端,给了孩子过多的自由?”
这确是让一些有觉悟的家长很困惑的问题。孙云晓说,研究证明,民主家庭的孩子成才率最高。但是,民主在今天是容易被误解的,比如,民主就意味着无限的自由,自由就意味着对孩子充分的满足等等,而这些都是对孩子的误导,把自由变成了脱缰的野马。实际上,儿童教育特别需要规则和习惯的培养,特别需要父母敢于对孩子说“不”,因为只有把民主与自由和规则与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谨防“游戏化”
8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大部分中小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并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建立心理咨询室的学校明显增加,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学历层次明显提高。
从被调查的1252份校领导问卷可看出,有1104所(88.2%)学校已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工作规划的学校达到1215所(97.0%),并且有1055所(84.3%)学校已经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其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达到872所(73.2%),有674所(77.3%)学校将该课列入课表。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学校中有1067所(89.6%)已设立心理咨询(辅导)室。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近九成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但却有20.4%的学生表示并不知道;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变成了“活动”(游戏),表面上学生参与性强,但深层次的感悟、情感与认识上的升华被忽略;所谓的催眠疗法、“沙盘游戏疗法”盛行,个别学校心理咨询中出现“治疗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