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只有运用好五步教学法,打造富有职教特色的高效课堂,作为职教工作者的我们才能真正激发中职生学习的热情。我以职高语文《胡同文化》为例,从“导、学、议、战、评”五大环节,来阐释五步教学法给中职生带来的情感的陶冶,灵魂的洗涤,艺术的享受。
【关键词】五步教学法 职教 高效课堂
人,首先为儿为女,接着为夫为妻,最后为父为母,然而,在所有角色中,如果有一段为师的历程,那么他的人生必定多了份精彩与厚重。我们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为人师,为职教之师,因此我们在“职业教育最伟大,职中师生最幸福”的精神坐标引领子下,拥有超乎常人的事业心,博大的爱心,更拥有豁达的胸怀,认真的态度。
然而,在职中学生的心目中,我们是否是一个乐于让他们接受的好老师呢?
从近几年专家学者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中职生而言,需要的,你给他,他会感激你;不需要的,你给他,他会讨厌。他们的内心里渴望他的老师能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唤醒学生对未来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呢?
我们就要打造富有职教特色的高效课堂,真正运用好五步教学法。我所指的五步教学法是指“导、学、议、战、评”。今年,在我校评教评学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之际,我也进行了一番对五步教学法的新的尝试和探索。现将这堂课汇报给大家:
我所讲的课是职高语文拓展模块《胡同文化》。讲课所在班级是高二建筑班。
候课:在《前门情思大碗茶》的歌曲中我们拉开了本节课的序幕,学生们有序进教室,看屏幕,共同感受那来自于胡同的浓郁京味。
精彩导入,引导学生透过胡同,解读胡同背后承载着的北京市民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心态,通过回忆作者以及创作背景,使学生对文章渐入佳境。
学习目标的呈现:采用填空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自主学习:在学生独立思考划分全文结构层次之后,采用两人小组分工合作完成。1.3.5、7列同学朗读文章第一部分,2.4.6、8列同学用笔勾画每一自然段中描写胡同的关键词、关键句。朗读结束后,两人互相交流达成共识,最后展示结果。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取人之长,扬长避短,加深同桌间的交流。学生展示完毕,我负责展示多媒体图片--北京胡同和老北京街景,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胡同。
在了解了什么是胡同之后,议部分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生活于胡同的北京市民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体现出胡同怎样的文化内涵。在小组合作探究之后,学生很快就能从居住环境、饮食追求、处世哲学、胡同文化的精义四个方面,得出封闭、易于满足、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忍”的文化内涵。
那么学生怎样才能更深地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呢?利用班级值周一周时间,我就让第一第二大组的学生自编自导了话剧《北京胡同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在课堂上,学生就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胡同文化内涵的理解。第三、四大组的学生边看边思考:他们的哪些语言表现了胡同文化的内涵?
让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的表演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老北京人的文化心态。在“演员们”的带动下,第三、四大组的学生也很快地找出表现胡同文化的语言,整个教室里都洋溢着学生的欢声笑语,是那样的其乐融融,而又充满了对知识的敬重。通过学生们的表演、展示,我真切的感受到“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的课堂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发展空间,使他们的才华得到尽情的释放。演员们的每句台词、每个动作、每种神态,包括场景、道具的选取,是他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一起构建智慧化课堂的体现。战的部分:直击高考,选取两道2016年对口升学复习指导13页的现代文阅读题,使高二的学生提前了解高考题型,把握学习重点,在学生的实战练习中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进行到这里,我也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以胡同文化为例该怎样对待处于现代文明中的传统文化?
针对我们班都是建筑专业的学生,我让第三组的学生,根据第一部分胡同的特点,用自己所学的建筑知识画出胡同原貌的平面图,并写出导游词,带大家去老胡同逛逛。
让第四组的学生在胡同原貌的基础上继承、创新、设计出可供人了解,老北京人回忆的胡同。
在我们的专业教师的悉心教导下,三、四组同学很出色地完成了胡同的制图。
第三组学生代表的导游讲解展示,根据所画的胡同原貌平面图,领大家去逛了一回老北京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风格迥然的胡同。导游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使大家如临其境。展示了职中学生自信明礼的精神风貌。在选人方面,三组同学特意选择了我们已考取了导游证的岂素芬同学为我们讲解。豈素芬同学也不负重望,展现了一名优秀导游员应有的素质,为全班同学树立了榜样,也为同学们提前适应职场做好了准备。
第四大组的学生也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他们将狭窄、拥挤、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胡同设计成服务于北京市民精神生活。具有老北京特色的胡同一条街。真正融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于一体,彰显了创新与传承并举,保护与发展并存的设计观念 。这一部分凸显了对口高考与专业技能的实战化。
在听了两位的解说之后,我也为学生们的成长而感到欣慰,随机点评了几句:听了大家的汇报,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似乎看到未来的北京所呈现出来的新的文化气息,也希望同学们能真正圆自己的建筑梦。
老师们,让我们在五步教学法的引领下,真正做到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学生专业实战化的场所;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的加工厂;让课堂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只要我们卓有成效的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只有我们精心优化每节课的教学结构,用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用情打磨每一个师生对话的细节,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才能给学生以情感的陶冶,灵魂的洗涤,艺术的享受。
【关键词】五步教学法 职教 高效课堂
人,首先为儿为女,接着为夫为妻,最后为父为母,然而,在所有角色中,如果有一段为师的历程,那么他的人生必定多了份精彩与厚重。我们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为人师,为职教之师,因此我们在“职业教育最伟大,职中师生最幸福”的精神坐标引领子下,拥有超乎常人的事业心,博大的爱心,更拥有豁达的胸怀,认真的态度。
然而,在职中学生的心目中,我们是否是一个乐于让他们接受的好老师呢?
从近几年专家学者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中职生而言,需要的,你给他,他会感激你;不需要的,你给他,他会讨厌。他们的内心里渴望他的老师能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唤醒学生对未来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呢?
我们就要打造富有职教特色的高效课堂,真正运用好五步教学法。我所指的五步教学法是指“导、学、议、战、评”。今年,在我校评教评学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之际,我也进行了一番对五步教学法的新的尝试和探索。现将这堂课汇报给大家:
我所讲的课是职高语文拓展模块《胡同文化》。讲课所在班级是高二建筑班。
候课:在《前门情思大碗茶》的歌曲中我们拉开了本节课的序幕,学生们有序进教室,看屏幕,共同感受那来自于胡同的浓郁京味。
精彩导入,引导学生透过胡同,解读胡同背后承载着的北京市民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心态,通过回忆作者以及创作背景,使学生对文章渐入佳境。
学习目标的呈现:采用填空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自主学习:在学生独立思考划分全文结构层次之后,采用两人小组分工合作完成。1.3.5、7列同学朗读文章第一部分,2.4.6、8列同学用笔勾画每一自然段中描写胡同的关键词、关键句。朗读结束后,两人互相交流达成共识,最后展示结果。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取人之长,扬长避短,加深同桌间的交流。学生展示完毕,我负责展示多媒体图片--北京胡同和老北京街景,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胡同。
在了解了什么是胡同之后,议部分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生活于胡同的北京市民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体现出胡同怎样的文化内涵。在小组合作探究之后,学生很快就能从居住环境、饮食追求、处世哲学、胡同文化的精义四个方面,得出封闭、易于满足、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忍”的文化内涵。
那么学生怎样才能更深地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呢?利用班级值周一周时间,我就让第一第二大组的学生自编自导了话剧《北京胡同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在课堂上,学生就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胡同文化内涵的理解。第三、四大组的学生边看边思考:他们的哪些语言表现了胡同文化的内涵?
让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的表演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老北京人的文化心态。在“演员们”的带动下,第三、四大组的学生也很快地找出表现胡同文化的语言,整个教室里都洋溢着学生的欢声笑语,是那样的其乐融融,而又充满了对知识的敬重。通过学生们的表演、展示,我真切的感受到“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的课堂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发展空间,使他们的才华得到尽情的释放。演员们的每句台词、每个动作、每种神态,包括场景、道具的选取,是他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一起构建智慧化课堂的体现。战的部分:直击高考,选取两道2016年对口升学复习指导13页的现代文阅读题,使高二的学生提前了解高考题型,把握学习重点,在学生的实战练习中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进行到这里,我也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以胡同文化为例该怎样对待处于现代文明中的传统文化?
针对我们班都是建筑专业的学生,我让第三组的学生,根据第一部分胡同的特点,用自己所学的建筑知识画出胡同原貌的平面图,并写出导游词,带大家去老胡同逛逛。
让第四组的学生在胡同原貌的基础上继承、创新、设计出可供人了解,老北京人回忆的胡同。
在我们的专业教师的悉心教导下,三、四组同学很出色地完成了胡同的制图。
第三组学生代表的导游讲解展示,根据所画的胡同原貌平面图,领大家去逛了一回老北京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风格迥然的胡同。导游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使大家如临其境。展示了职中学生自信明礼的精神风貌。在选人方面,三组同学特意选择了我们已考取了导游证的岂素芬同学为我们讲解。豈素芬同学也不负重望,展现了一名优秀导游员应有的素质,为全班同学树立了榜样,也为同学们提前适应职场做好了准备。
第四大组的学生也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他们将狭窄、拥挤、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胡同设计成服务于北京市民精神生活。具有老北京特色的胡同一条街。真正融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于一体,彰显了创新与传承并举,保护与发展并存的设计观念 。这一部分凸显了对口高考与专业技能的实战化。
在听了两位的解说之后,我也为学生们的成长而感到欣慰,随机点评了几句:听了大家的汇报,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似乎看到未来的北京所呈现出来的新的文化气息,也希望同学们能真正圆自己的建筑梦。
老师们,让我们在五步教学法的引领下,真正做到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学生专业实战化的场所;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的加工厂;让课堂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只要我们卓有成效的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只有我们精心优化每节课的教学结构,用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用情打磨每一个师生对话的细节,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才能给学生以情感的陶冶,灵魂的洗涤,艺术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