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知的“太极拳走架与推手”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LR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有幸得到过多位师友的传授与教诲,使自己对“太极拳走架与推手”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现将有关回忆写出,所闻所见,或对拳友有所启迪。
  太极拳走架与推手,关系十分密切。北京吴式太极拳协会第一任会长刘晚苍老师七十年代末,曾与刘石樵合作撰写了一本专着《太极拳走架与推手》,内中详细讲述了“太极拳法既不是单纯走架,也不是单纯推手而能求得的。太极拳术的造诣必须是在走架与推手紧密结合中才能获得”。他们甚至认为,从“学以致用、体用兼备”的角度讲,“练时无人若有人,用时有人若无人”,概而言之:“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
  去年5月间,参加了一次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关于太极拳推手的研讨活动,我感觉,不少拳友对太极推手非常有热情,但对太极推手及其理念却缺乏较深的认识。“太极拳术是由拳架和推手两部分组成的,而太极拳架是基础”,这个观点,几乎是门内门外所有老武术家们的共识。可是到会的不少爱好者,认为学推手就是学推手,练不练拳无关紧要。这种认识,显然与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刘晚苍先生的观点相悖。
  刘晚苍先生的继任者——北京吴式太极拳协会第二任会长、我们的恩师王培生也同样认为:“太极拳的‘走架与推手’,它们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练拳架系锻炼身心以为体,学推手乃是通过对练磨练感觉的灵敏以致用。太极拳的功夫是长期在架子里练出来的”。正因为如此,“拳架练到一定的程度,才有条件学推手,否则没有一定的基础,‘推手’就根本不可能学好(笔者注:体用体用,有体才谈得上用);反之也一样,光练拳不学推手,等于学了‘半拉拳”’。因为“学拳架练的是‘知己之功’,学推手练的是‘知彼之功’”。俗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拳架子练到一定的程度,就必须学推手才全面,才算是“体用兼备”。而且通过推手互练,不但可以检验练架子时的指导理念是否正确,同时也是“体用兼备”和“身心兼修”进一步的修持和深化(笔者注:“身”:指的是体,姿势是否正确,运动时身体内、外、上、下各部位,是否符合要求;“心”,指的是“心性修养”。比如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不丢不顶”、“舍已从人”等,从思想上是否力求能做到。有没有争强好胜、怕输想赢、心浮气躁、自视甚高等心性修养差的表现)。
  认真练走架子,体的问题解决的程度,直接关系着学推手时进度的快与慢和水平的深与浅。这一点我有切身的体会。记得1963年,在武淑清师姐的引领下,我跟随白玉玺师哥到清华大学,拜见了吴鉴泉先生的高足、时任北京市武协副主席的吴式太极拳名家徐致一先生,学习吴式太极拳。白师哥和武师姐习拳多年,有较好的武功基础。来到徐老身边,徐老因材施教,开始让我一式一式照葫芦画瓢,学习吴式太极拳套路。因我对太极推手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则主要对我讲解属内家拳种之一的太极拳重意不重力、重柔轻刚等特点和太极拳推手为演习应敌之用,只是太极拳训练过程中学习听劲、懂劲的一个必要的途径和阶段,不是太极拳的打法。它专练感觉,主化不主攻。并严格按照不丢不顶,舍己从人的要领,手把手教我从基础人手,在单搭手画平圆、走立圆时,仔细体悟,出手与对方相搭,手头上不仅要表现出毫无侵犯之意(连眼神看哪都有讲究),而且在对方推来时,接触之处,要以静制动,既不能有丝毫的抵抗之意,也不能躲闪逃脱,必须在整个人保持自身平衡稳定的状态下,不先不后,用腰胯的变化来顺应对方的进逼……那时,我怎么动都感觉欠妥,不像徐老师教白师哥那样顺当,教套路的同时就一式一式剖析其着法,教推手时就在你来我往中,细讲内里意气和劲道的阴阳变化之妙。白师哥他们一听就懂一教就会,而我不但自己觉得“学得非常吃力”,而且也深感老师“教得十分费劲”,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基础差,“体”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条件尚不完全具备。
  七十年代中,有一段时间我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虽有明师指点,但把“真言”,“忠告”当作了耳旁风,没有按照太极拳的思维方式和特点来锻练,因此走了相当长的一段弯路。为了摆脱心中的困扰,曾随拳友祝大彤去拜见吴氏太极拳前辈名家杨禹廷先生。杨先生语重心长地提示我:“中心,重心,虚实要分清”。他提到北京线厂的王兆基,是杨老晚年收下的一个弟子,1963年才开始学拳,由于刻苦上心,不急不躁,练拳时(打基础时)专心致志,一丝不苟,按要领就练针尖儿那么丁点儿东西,又细又小,基础扎实,年头不长,拳打得就有模有样,入门儿了!杨老的言下之意,就是我可以去向王兆基取取经。
  按杨老的指引,我们去了正义路(王兆基练拳的地方)和北京线厂宿舍看望过王兆基。听到是杨老介绍来的,王师叔(论起传承渊源和辈分他是我的师叔)很高兴,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王师叔说他能跟杨老学拳,实乃机缘巧合。文革时期红卫兵破四旧,杨老不能公开教拳了!他找到杨老,不是有什么远大抱负,只是为了强身健体,那时悄悄到杨老家学拳,“单兵教学学了好些年。现今能明白一些有关练习太极拳理儿了。并不是自己有什么高明之处,无非是遇上了个好老师,赶上了个好机会。从自己来说,只是,打基础时,老老实实听从杨老的话,从细处着眼,一点一滴严格以求。他说那时杨老教拳,不是一气儿先把整趟架子拉下来,是学了一式,上、下、内、外,都达标了(指符合基础入门中、正、安、舒、轻、灵、圆、活八字要求),老师才教下一式。杨老认为:“一式太极,式式太极”。他曾说:“老架八十三式,共326动,循规蹈矩,不急不躁学完一套得三年零一季,即三年零三个月”。可是仅这一点,许多人就没有那个耐心难以做到。用王培生老师的话说,就是:“现在学拳的人都有一个通病,贪多,求快。今天练了这个明天又想练那个;上一个式子还未熟,就想强习下一式;姿势还未准确,又求用法;推手未全,就想比划大履;刀剑未精,又惦着要学粘杆。诸如此类,以致乖谬成型,反致一事无成”。他认为,“太极拳是内家拳,心静用意,以意为先。其功夫乃是太极拳的理念和汗水加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层一层拾级而上。俗云:万丈高楼平地起,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筑成的。一切事情都是这样,学习太极拳也不例外”。正因为王兆基师叔学拳时不急不燥,整趟架子是杨老一式一式“看”出来的!基础扎实,首先“体”的问题解决得好,所以,他行功走架时神舒体静、身上松透了,不能摸,不能按,一摸自己脚下发浮,一按就被反弹出去,就像我有一次攥住杨老的胳臂曾经体会到的那样。而且也没有见他怎么动,身体好像有弹簧一样。奥妙在哪呢?   往深里讲就必须提及三丰祖师在《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中说话:“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故习此拳,亦须如此。若心不能安……,气不能聚……,心性不相接,神气不相交,则全身之四体百脉,莫不尽死,虽依势作用,法无效也”。这篇百余字的短文,内涵极丰:首先它涉及到“拳以载道”、“拳与道合”的问题。“拳”与“道”两者之间,乃是一种“象于外而藏于内”的表里、本末的关系。不管太极拳是文练还是武练,其最终目的都是透过表象而深究其本,即“求道”、“悟道”、“证道”。乃是身心兼修,特别是心性的一种修为。如用太极先哲李道子在《授秘歌》中精辟地表述即是:‘尽性立命’。它不但锻炼人的体魄,而更主要的是不断修炼着人的灵魂”。正如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所说:“练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的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又说:“最高境界的太极拳,乃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总之,对习练者来说,道与拳,此两者既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
  向王师叔请教,交谈中谈到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不丢不顶”。他认为,太极拳修炼的是心性。常人的习惯,遇到来力,总是不容易做到“用意不用力,”“不丢不顶”。手头上不是出力顶抗,就是把手缩回,要不就在下面作文章,把体重从前挪到后,或者索性就边抗边退,身体一点一点往自己后腿上坐。按他讲,所有这些都不对(笔者注:因为,后退时自己给自己的后腿不断层层加码,增加压力,把体重扎死在后腿上。一旦遇上大力,在超负荷的情况下,也还是必倒无疑,因为在与对方拼气力耗体能,所以也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用郝少如的话说:“两腿虚实必须分清,虚非全然无力,着地实点,要有腾挪之势。腾挪者,即虚脚与胸有相系相吸之意,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贯于实股,支柱全身,要有上提之意”。他边说边比试,我感到:1、王师叔不是单纯地把体重从前挪到后,一味往后腿上坐;2、后退时,他是在动,但不是一般的往后退,而是感到他从下往上有一股有前有后的涨力反弹过来,使进攻一方有站立不稳不敢继续使力之感。
  王兆基师叔谈拳,不但爱讲杨老怎么怎么说,而且他熟读“拳经”、“拳论”等典籍。他认为这是前人宝贵经验的结晶。他平时练拳,就是按杨老提示:反反复复、一点一滴静心体悟“拳经”、“拳论”等典籍的各种要求。力求能做到“不思而得”。比如《十三势行功心解》:“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他认为,练拳时,举手投足,处处都应该松净自然,不能有任何使用拙力的地方,这样全身才能符合要求。怎样才能使“周身俱要轻灵”起来呢?前人在《十三势歌诀》中早有提示:“尾间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从身法上讲也就是面容端正、眼平视、下巴微收、头若悬珠,身体松净,神凝于耳,同时夹脊舒直、尾间对正鼻尖。从内到外把精神提起来,周身将会感到轻松便捷,毫无迟重之虞。所谓“尤须贯串”,是指动作和意气的走向,必须保持有条不紊,连续不断,像江河里的水一样,川流不息。这样气势才能饱满,没有凹凸和断续之病。至于“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用杨老的话来说,就是手和脚要说上话,手脚配合要协调一致。说到这,王师叔特别强调,因为“其根在脚”,“形于手指”,手是听命于脚的,它只能待命而行,不能自作主张,脚有什么感觉,手就有什么感觉。杨老爱说:“手不能使力,只能静静地轻扶着架子(笔者注:“轻扶”,就是跟接触点似挨非挨,若即若离;“架子”:自己盘拳,指一式一式的动作路线,与人推手,指对方身上的接触点。谚云:我不把对方当拐棍,也不给对方当拐棍。郑曼青则说:“我不给别人当肉架子”)。此外,太极拳强调“其根在脚”,首先是要求能够接上地力,底盘稳固,再就是符合“脚下松力气血行”的机理,做到“根起根落”。出手根(脚下)、中(腰间)、梢(手头);回来梢(手头)、中(腰间)、根(脚下)。所以有的前辈讲:化、打、拿、发,就在脚下起落之间。但尽管如此,统帅“脚下”变化的还是“心”,从根本上讲,一切又都是按照“先在心,后在身”、“意气君来骨肉臣”的规律磨练自己,改变自己通常的行为习惯的。谈到孙禄堂先生对太极拳的论述:“太极拳乃研求一气伸缩之道”、“此拳在假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一动一静纯自然”,师叔更是非常赞赏,认为,“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是值得太极拳爱好者付出毕生精力去探寻的远大目标”!
其他文献
记叙文以叙述为主,以生动的故事打动人,故事应该围绕立意展开,这样故事的生动性、曲折性,才有生命力。记叙文不同于议论文,抒情和议论部分不能太多,否则会减弱叙事的生动性。但是,由于考场作文的特殊性,文章的韵味是需要的,但也不能太朦胧,所以巧妙的点题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点题要自然  2011年,笔者有幸参加高考作文阅卷。感受颇深的,是记叙文点题不自然的问题。很多文章刻意点题,降低了文章的等次。文章出
臧佩林,男,1941年生,辽宁抚顺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名医,1 966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曾任第二届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传
摘要:医院的监管是一个很系统化的问题。从医院的性质入手,提出对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分类监管。另外分别从市场调节和政府监管的关系入手,为医院的监管找寻一种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医院性质;医院监管;分类监管    1 医院的性质    不同类型的医院,其性质是不一样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从更本质上讲,应该是一种公益性的福利事业单位,但也具有一定的营利性。而营利性医疗机构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营利性企
再当今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下,企业要更好的在社会中发展立足就应该不断看清企业劳动组织在企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工会组织在维护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意义,对
日本正金银行对汉冶萍公司的借款,表面上符合一般商业借款,但实质上是一种资源控制和经济侵略的手段,这些外国金融资本深刻影响了汉冶萍公司的发展历程。这些经验对于当下的
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实践性,要求学生走进社会,通过社会实践、生活实践进行自主学习,以获得现实社会最直接的感性经历体验,从而提高学
曾经的IT培训第一股达内教育,已经连续两个季度没有发布相关财报了.rn2018年,达内教育收入22亿元,巨额亏损5.9亿元!其中销售费用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管理费用6.4亿元,同样
期刊
本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从建设学习机制,用党建促进学校型企业建设、加强学习网络建设,用党建促进学校阵地和打造创新型企业,用党建精神文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入手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体制转换过程中,高校财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高校财务状况失衡、过度融资以及校企连带责任风险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已经成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