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7313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物新教材,全面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运用适合生物新教材教法的各种教学手段与措施,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情境、情感情境、交流情境等,以促进生物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关键词:情境;问题;实践;情感;交流
  
   一、问题的提出
   生物是实验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应试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形象资源,借助于生物学本身的魅力,拓展生物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形象生动的生物学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氛围中愉快地接受生物学知识。
   二、初中生物课堂情境创设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探究
   初中生物课中有许多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教师应正确运用并把握尺度,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重点,激发其学习欲望。这样通过学生自己感受等手段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从“被动接受”转到“主动探究”,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教学心脏和血管的生理功能一节,需要介绍心率,心动周期等知识,教师可先让学生用右手手指轻按左腕桡骨头尺侧,摸到脉搏后说明这是桡动脉,它的搏动和心跳一致的。然后要求数自己的脉搏。教师计时0.5min后停止,让学生举手的方式来分别统计80次/min、70次/min、79次/min、60次/min的人数。然后提问:为什么大家都静坐在教室里,而每个人的脉搏次数并不完全相同呢?心脏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停地跳动,为什么不会疲劳呢?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想,寻求原因。
   2.创设实践情境,变“单一学习”为“综合实践”
   生物是实验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创设丰富的实践环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实验技能,发展探究能力,从而变“单一学习”为综合实践,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实施综合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演示实验与自主探究实验,鼓励学生团结协作,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过程。
   3.创设成功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教学情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使学生成功地学习,使其体验并获得学习的快乐。教师可采用“异步教学”、“因材施教”等方法措施,让学生都能从独立的自我调节中获得成功。例如,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一些简单的应用性问题,对思维活跃开阔的学生提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问题,使他们都有发言和正确回答问题的机会。考核命题要考虑让好学生考出水平,让努力掌握了最基本内容的差生得到及格以上的分数,使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创设情感情境,变“潜在学习”为“成功学习”
   优秀学习品格的形成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的不断良性循环,而完成这一过程的本质力量是发自于情。为此,教师备课时必须深入钻研教材,进入角色,投入感情,并借助多种手段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氛围。“面山则情满于山,面海则意溢于海”,使学生的情与教者的情相沟通,相交融,从而体味文中深层的含义。
   例如:教学分析人类活动破外生态环境的实例,伴着低沉、 优美的马头琴声,屏幕上出现了清清的河水,肥美的绿草,洁白的羊群,这时画外音响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随着教师满怀激情的朗诵,学生随之陶醉。教师话锋一转,现在的内蒙古草原却很难再见到这样的景象。由于过度开垦、放牧和草场退化,出现了严重的土壤荒漠化。教师痛心疾首,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鸣,从而唤起他们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和责任感。真情感动学生,没有灌输,没有牵强附会,“润物细无声”。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精神依托,不失时机在各个环节有目的激励、鼓舞学生,使其产生内驱力,主动学习知识。
   5.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中学生思维活跃,个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发挥个性,又能相互配合,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生物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通常以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教师要合理安排小组成员及分工,尽可能使每个形学生都能产生使命感,以形成有利于人际沟通和分工合作的良好氛围,培养他们乐于合作、共同分享信息和成果的团队精神。例如,在学习完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后,启发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植物在高温炎热的夏天不易被晒死?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什么说植物造林能调节气侯?高大树木顶端所需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怎么来的?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启发,破疑解难,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森林附近经常下雨是什么原因?对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正面回答,而在表扬和肯定的同时,提出一些与此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找资料互相讨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寻求答案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创新,并且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结束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生物新教材的实施为情境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舞台,而情境教学又为充分阐释生物新教材提供了武器,充分挖掘情境教学的潜能,因材施教,因时施法,不仅可以将教材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增强学生探究生物学知识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何标良.《谈创设实践情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生命世界.2009,(07).
  [2]王立军.《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教学情境创设》[J].教学交流·理论版.2010,(08).
  [3]林胜其.《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学情境的创设》[EB/OL].http://www.pep.com.cn/czsw/jshzhx/jxyj/jxpj/201008/t20100830_823767.html.
其他文献
目的:为改善腭裂修复术后语言障碍患者的说话功能。方法:对6例腭裂术后语言功能极差患者,根据腭咽闭合功能障碍的程度,分别采用了咽后嵴成形和咽后瓣移植等二种方法,进行二期
近日,Novell公司正式揭开了其Wolf Mountain集群技术的面纱,Novell公司试图通过Wolf Mountain技术,在公共框架下联合现有的集群方法、网络协议和传输手段。接近Novell公司的
摘 要: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政治;情感教学     我在多年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那种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
9种氨基酸复合(混)固体肥料配方在5种作物上的盆栽及大田对比试验表明,氨基酸复合(混)固体肥是一种可以与目前推广使用的优质复合肥相媲美的新型优质肥料。应用于木本作物如柑桔、桑
报道了6种采自青岛地区的土壤纤毛虫,包括两种国内新纪录:尖顶管叶虫,苔藓长颈虫。文中对所涉种类的活体形态、银线系和纤毛下器等做了详细描述。 Six species of soil ciliates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背离了学生和时代的需求。教师照本宣科地“满堂讲、满堂问”,使课堂气氛单调沉闷,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剥夺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但是,语文又是一门基础学科,如果语文教学的效益不高,势必影响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爱学、乐学,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笔
李丹阳——一位靓丽的四川妹子,确切地说,应是穿着军装的川妹子,是著名军旅歌星中明亮的一颗。丹阳生在秀丽的巴山蜀水,长在富庶的“天府之国”。和众多的川妹子一样,喜爱对
青岛市2002年将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遭遇意外伤害、突生大病的困难家庭提供应急救助。 据了解,这一制度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配套,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充。青岛市民政
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定位监测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有机肥,副区为无机肥,计24区。14年(1980—1993)试验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区和无肥区,土壤耕层有机质呈缓慢下降趋势,年公顷有机质矿化量为270—480公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