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qeed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立人”,目标是“只在于对人整体发展的一种成全”,教师的角色应转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教育观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机遇和挑战。我们不仅要改变教育观念,而且要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驾轻就熟的教育方式、教学行为,以便培养出更多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一、 新的教育观念的核心
  
  教育的新观念是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所有学生及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获得尽可能的发展。教师要把成“人”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就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㈠ 把关注学生发展放在首位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关注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是泥土,可以烧成砖瓦;是铁矿,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可以放出光彩。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为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光。我们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㈡ 感悟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生活体验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情如何,内心体验有无,态度的肯定与否,教师都应感悟到,而不应无视学生的情感反应,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用心感悟就体现了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
  ㈢ 倾心学生的人格养成和道德生活教育
  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它不仅是学科知识传授的殿堂,更是人性养成的圣殿。教师要不断挖掘各种道德因素,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对于表现好的行为和品德要大加赞扬,不正确的要引导纠正。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过程,真正实现在传授知识中传授正确思想。
  
  二、 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育是一门人学,教书是育人的手段,培养学生如何成才是教师的中心任务。这就决定教师必须尽可能适应未来社会各类人才的基本要求,狠抓促进学生早日成才的基本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展、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为此,教师必须努力转变观念,做到以下几点:
  ㈠ 由重视知识传授,单纯的教书匠变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能力,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新形势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变为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方法。耐心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适时转变角色。
  1. 教师应成为研究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而要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就要建设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2.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具有两大内涵:一是能力培养者,二是人生引路人。两者都要求:①建立有生活意义的课堂教学新常规;②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③帮助学生选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达标的最佳途径;④发现并凸显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的价值意义,提供心理支持;⑤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这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造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㈡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以生活为基础,以所学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才能适应新时代。新时代的新要求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学会求知,是教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是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生存,是能使人在不断发展中日臻完善,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命运,并使人生丰富多彩。
  ㈢ 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的本领
  现代社会,获取能力比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学生要主动地进行学习,就必须获得学习的本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好的老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主动学习原则”告诉我们,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应当在给定的条件下,尽量多地靠自己去发现要学习的材料。为此,要做到:
  1. 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帮助学生理解、适应、创造社会。
  2.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实行对话式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而对话式教学正适应这一要求: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种对话式教学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通过交流对话,获得新知识成为被教,而学生通过交流对话,表达自己观点成为在教。这种对话式教学会极大地促进学生思考,与教师一起共同探讨未来的世界。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不断被激励去主动地探索。这种学习也不再被局限于教师所讲的范围,而是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创新。“对话式教学”使教师改变了原来的角色,从知识给予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探究者。这种以民主平等为导向的价值观激励教师和学生去了解世界,改造世界。同时,这种教学使教师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在交流中知道教师的意图,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能力。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师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
  总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要使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习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作为教师,要认清教师“转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以便担当起新形势对教师所要求的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任务。
   (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从理论上分析金融市场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影响机制。之后从数理角度,进一步论证青海省金融市场发展与家庭收入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并且青海省金融市场发展是居民家庭收入增长格兰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每个班主任也都希望自己管理的班级班风纯正、学风浓厚,成为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便于老师组织教学的良好班集体。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可以说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成果的体现。一个班集体的面貌如何是班主任综合修养与工作深度的反映,对学生来讲,良好的班集体能为学
摘要:旅游专业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如何把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应用性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和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从旅游专业英语教材的使用现状出发,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旅游专业实施英语教材规划的可行性,并分析了旅游专业实施英语教材规划的优势。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专业;英语教材;规划    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提出要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并
近几年,在国内外牛、羊养殖业中,布鲁氏菌病出现新的流行病学特征,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炎性肠梗阻与机械性肠梗阻处理方法不同,提高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能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2001~2007年,我科共收治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