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有140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本身是一个令人瞩目的世界政治现象.然而,学界尚未结合经验证据系统性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扩散的过程和规律.作者从结构层面来理解"一带一路"的全球扩散,将其在国际社会的接纳过程理论化为"浪潮"——众多国家采纳相同政策的集群——的生成过程.在区分浪潮的触发机制和推进机制两个维度的差异后,作者将共建"一带一路"视为一种纵向能动型浪潮.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中国的纵向力量对这一浪潮的触发具有关键影响;浪潮的
【机 构】
: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200433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上海200433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北京100084
【基金项目】
: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应用大数据技术预测全球突发重大危机事件引发的社会骚乱研究"(项目批准号: 20CGJ015) 的阶段性成果.感谢《世界经济与政治》匿名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文中疏漏由笔者自负.复制本文结果的数据和R代码以及本文的在线附录可以在Harvard Dataverse(https://doi.org/10.7910/DVN/N8B5BC) 下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有140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本身是一个令人瞩目的世界政治现象.然而,学界尚未结合经验证据系统性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扩散的过程和规律.作者从结构层面来理解"一带一路"的全球扩散,将其在国际社会的接纳过程理论化为"浪潮"——众多国家采纳相同政策的集群——的生成过程.在区分浪潮的触发机制和推进机制两个维度的差异后,作者将共建"一带一路"视为一种纵向能动型浪潮.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中国的纵向力量对这一浪潮的触发具有关键影响;浪潮的推进时机取决于参与国的能动性,它们的积极态度和选择对于"一带一路"的全球扩散不可或缺.在推断浪潮属性及其可观察影响的基础上,作者构建了一个涵盖192个国家在2014—2019年是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始数据集,并借助一系列空间模型实证检验影响各国参与的具体因素.统计结果表明,各国加入"一带一路"的选择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邻国是否加入和中国的政策规划等因素对一国加入"一带一路"的决定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一国与中国双边关系中的变量没有显著地影响该国的政策选择.这一研究在理论和实证层面深化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扩散的总体理解,对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CO),established in June 2001,is a compelling example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shaping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actice of multilateral diplomacy.As a permanent member of the United
本文以2020年4月佛山市的大数据样本为基础,利用多种政策评估方法,实证检验数字消费券的经济社会效应。研究发现:一是发放数字消费券有效促进了居民消费,且这种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二是数字消费券显著增加相关行业商户的交易额,对于复工复产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三是数字消费券对商户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规模较小、所受冲击较大或者自我恢复能力较弱的商户从中获益更多;四是通过数字消费券这种新渠道,财政政策可以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同时促进消费和复工复产。结合数字消费券这一实践,本文就数字财政建设进行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