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基聚醇钻井液体系在巴喀地区的现场试验

来源 :石油钻采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喀区块2500 m以下井段有巨厚煤层且分布段长,地层煤线胶结疏松并夹杂煤层间碳质泥岩。新井眼钻开后应力获得释放,极易导致坍塌掉块形成近似椭圆的井眼,造成蹩钻、起下钻阻卡甚至井眼报废等恶性事故。通过三次回收率和岩心浸泡等室内实验评价了胺基聚醇AP-1的防塌能力,并优选出了胺基聚醇钻井液体系配方。室内研究表明,该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和抗污染能力,其塑性黏度为24 mPa.s、动切力为11 Pa,岩心渗透率恢复值81.9%~89.6%。柯21-平1井的成功试验表明,该钻井液体系有效地解决了下侏罗系煤层及碳质
其他文献
轮古油田井深油稠,地层供液能力较差,单一的举升工艺很难适应油田生产的需要,因此应用了以稀油为动力液的有杆泵—喷射泵复合举升系统。为了解决目前稀油用量较大的问题,提出
为了指导自动垂直钻井工具的研究开发和现场应用,并且为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底部钻具组合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在充分调研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自
由于海洋油田开发的特殊性,渤海油田油水井多数采用电潜泵生产。由于电潜泵井采油树电缆穿透器处经常发生漏气、鼓包、着火等现象,研发了一种新式高效自密封电缆穿透装置。介绍
滞留量是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水溶性聚合物在现场应用条件的局限性,利用淀粉-碘化镉比色法研究了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在人造均质岩心中的动态滞留规律,并考
深水钻井是中国石油近期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温度对钻井液流变性能影响显著,深水低温给钻井液流变性调控带来了巨大挑战。分析了国外深水低温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规律研究
UAQ海上气田在开发利用3口先导井眼的过程中,面临导管架安装误差及气体泄漏情况下的海底泥面回接、定向钻遇坍塌性页岩层Nahr Umr层、高温高压酸性气藏中的4800 m深钻短半径
川西须家河组砂岩储层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加砂压裂和常规酸化增产效果均不理想,致使大量的天然气资源难以有效动用。分析了须家河组砂岩储层压裂、酸化改造过程存在的问题,
采用常规有杆抽油设备进行斜井开采时会引起杆管偏磨等诸多问题,基于这一技术难题根据液压原理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水动力无杆采油系统,避免了杆管偏磨,尤其适用于斜井。从地面液压